(高三历史试卷)-823-河南省洛阳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9814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823-河南省洛阳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历史试卷)-823-河南省洛阳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历史试卷)-823-河南省洛阳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历史试卷)-823-河南省洛阳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历史试卷)-823-河南省洛阳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823-河南省洛阳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823-河南省洛阳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历史段考试卷(必修二中国史部分)历史段考试卷(必修二中国史部分)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客观试题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客观试题 30 道题共道题共 60 分;主观试题分;主观试题 2 道,道,40 分。满分分。满分 100 分。时间为分。时间为 1 小时小时 一、一、选择题选择题 1欧洲中世纪谷物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三至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过是六倍。而从云梦欧洲中世纪谷物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三至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过是六倍。而从云梦 竹简的材料来看,早在秦汉时期中国谷物的收获量就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古代中国农业竹简的材料来看,早在秦汉时期中国谷物的收获量就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古代

2、中国农业 相对发达的主要原因是相对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 A封建政府重视农业生产封建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B基于农业的精耕细作基于农业的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的使用与推广铁制农具的使用与推广 D黄河、长江流域适宜农业发展黄河、长江流域适宜农业发展 2 礼记礼记月令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藉田” ;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 桑养蚕仪式,称为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亲蚕” 。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 B

3、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3北宋北宋参寥子诗集参寥子诗集记载:记载:“农夫争道来,聒聒更笑喧。数晨竞一虚(同墟,即集市)农夫争道来,聒聒更笑喧。数晨竞一虚(同墟,即集市) 或携布与楮(纸品)或携布与楮(纸品) ,或驱鸡与豚,纵横箕帚材,琐细难具论。,或驱鸡与豚,纵横箕帚材,琐细难具论。 ”这段材料集中反映了这段材料集中反映了 A宋代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农村集市贸易的发展农村集市贸易的发展 C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D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商品

4、种类迅速增加 4 “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田制不立、 不抑兼并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 ”以致以致“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的景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土地兼并这一千百年来的问题在宋代得到基本解决土地兼并这一千百年来的问题在宋代得到基本解决 B宋代统治者通过实施土地兼并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的不景气状况宋代统治者通过实施土地兼并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的不景气状况 C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

5、久安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久安 D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5.据记载,明朝据记载,明朝“山西大同一带虽然寒冷,但陆驮水航之物,藏山隐海之珍,靡不辐辏而至者,山西大同一带虽然寒冷,但陆驮水航之物,藏山隐海之珍,靡不辐辏而至者, 而转贩之力也而转贩之力也”。这段材料突出反映的历史信息是。这段材料突出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明朝山西成为全国经济中心明朝山西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B明朝山西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明朝山西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明朝长途区域性贸易发展迅速明朝长途区域性贸易发展迅速 D明朝政府改变了对商业的政策

6、明朝政府改变了对商业的政策 6明末松江府明末松江府“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赋税)十倍宋也。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赋税)十倍宋也。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 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通徭,泛指徭赋)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通徭,泛指徭赋)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 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 ”材料反映当时松江地区材料反映当时松江地区 A普遍种植棉花,土地收入提高普遍种植棉花,土地收入提高 B赋税负担沉重,人民无法承担赋税负担沉重,人民无法承担 C种棉纺纱织布,赋税来源改变种棉纺纱织布,赋税

7、来源改变 D实行工商皆本,商品经济发达实行工商皆本,商品经济发达 7中国传统工艺如蜀锦某些制作工艺在古代就已失传。究其原因,最有可能是中国传统工艺如蜀锦某些制作工艺在古代就已失传。究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官营手工业技术的封闭性官营手工业技术的封闭性 B传统制作工艺难教难学传统制作工艺难教难学 C国家对技术传承重视不够国家对技术传承重视不够 D传统工艺品市场需求不足传统工艺品市场需求不足 8、 左传左传隐公八年(公元前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记载,郑国和鲁国不经周天子同意,擅自相互交换了年)记载,郑国和鲁国不经周天子同意,擅自相互交换了 枋田和枋田和 许田。对此,周天子也只好默许。这说明许田。对

8、此,周天子也只好默许。这说明A重农抑商政策确立重农抑商政策确立 B土地公有制形成土地公有制形成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井田制遭到破坏井田制遭到破坏 9、自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自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机工”伫伫 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机户”雇佣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也出现在江南其他一些暮息而归。这种现象也出现在江南其他一些城市。城市。 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 B粮食产量增加产生大量过剩劳动力粮

9、食产量增加产生大量过剩劳动力 C劳动力专业化出现劳动力专业化出现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 10. 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 诗经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11. 苏轼曾经指出: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民庶

10、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 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 ”苏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苏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 主要问题是主要问题是 A.宋代时期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宋代时期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B.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C.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 D.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 12. 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

11、商局时说: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 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 ”这表明兴这表明兴 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3. 19 世纪世纪 30 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年

12、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 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不被发掘出来,那么, “将他们与世界将他们与世界 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 。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 A垄断贸易的要求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资本输出的要求 14. 表表 2 18701910 年中国一些进口贷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年中国

13、一些进口贷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年份年份棉布棉布金属和矿物金属和矿物机械机械187028.05.8188024.95.5189020.25.70.3190021.54.70.7191014.74.31.5表表 2 反映出(反映出( )A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 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 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 15. 下表为各民族工业营业额(假定下表为各民族工业营业额(假定 1930 年营业额为年营业额为 100) ,造成表中数据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是,造成表中数据发生如此变化的原

14、因是年份年份 行业行业19301933棉纱(营业额)棉纱(营业额)19301933针织(营业额)针织(营业额)10025面粉(营业额)面粉(营业额)10050卷烟(营业额)卷烟(营业额)10050A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 B帝国主义转嫁经济危机帝国主义转嫁经济危机C国共内战的爆发国共内战的爆发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6. 报载,武汉工人提出报载,武汉工人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于多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于多 消灭一个敌人消灭一个敌人” ;鞍山钢铁厂工人;鞍山钢铁厂工人“把行李搬到工厂,昼夜守护在高炉旁把行李搬到工厂,昼夜守护在高炉旁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 先后生产了大批军锹、军镐、炮弹钢、副油箱等,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质量先后生产了大批军锹、军镐、炮弹钢、副油箱等,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质量” 。上述场景出现在。上述场景出现在 ( ) A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抗美援朝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