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643-海南省海口市高三高考调研历史试题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9418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643-海南省海口市高三高考调研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试卷)-643-海南省海口市高三高考调研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试卷)-643-海南省海口市高三高考调研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试卷)-643-海南省海口市高三高考调研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试卷)-643-海南省海口市高三高考调研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643-海南省海口市高三高考调研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643-海南省海口市高三高考调研历史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海南省海口市届高三高考调研历史试题1.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一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选项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二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卷本卷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 中说,诸子百家“其言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

2、相成也” 这反映了诸子百家A.在理论上求同存异 B.有相互融合的特点C.均为稳定统治服务 D.最终达到殊途同归2 战国时长梧地方守护封疆的人对子牢(孔子的学生)说,从前我种庄稼,耕地粗疏马虎,而庄稼收获时也就用粗疏马虎的态度来报复我,我来年改变了原有的方式,深深地耕地,细细地平整禾苗策茂、果实累累。材料表明A.战国时生产力已有较大提高 B.耕作态度对产量有决定性影响C.耕作技术水平低导致了歉收 D.当时的农业已经出现精耕细作3 据记载,东汉桓帝时规定“婚姻之家及两州,不得交互为官” ,如官员史弼,本应出任山阳太守但由于岳父母家恰好在山阳辖内,于是史弼上书自陈应回避,被调任为平原相这说明桓帝A.

3、将地方的人事任免权收归中央 B.已认识到地方割据的根源C.有意防范地方势力膨胀的危害 D.注重维护察举制度的公平4 张炎在词派中评价宋词中的某流派时说:“簸弄风月,陶写性情盖声出于莺吭燕舌间稍近乎情可也 ”这表明该流派词作A.构思深细缜密,意境婉媚轻柔 B.气势豪迈飞动,场景宏阔雄壮C.视野雄奇广阔,气象恢弘奔放 D.题材狭隘空虚,缺乏意境创造5. 1991 年,宁夏出土了佛经吉祥皆至口和本续九册,经专家鉴定为木活字印本,这是目前世上最古老的木活字印刷品,这个发现改写了关于木活字产生于元代的传统记软把木活字的发明时间大大地推前了材料说明A.一切历史必须以考古为前提 B.考古研究可以考证历史史实

4、C.元代木活字记救为前人杜撰 D.活字印刷术的产生不能确定6 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 年),因各地至京的轮班匠逃役者多,乃令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九钱,北匠六钱,免赴京当班至嘉靖四十一年(1562 年)规定一律纳银每名每年征银四钱五分,不许私自赴京当班。材料反映出明朝中期以后A.出现了“计工受值”的雇佣关系 B.私营手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C纳银代役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 D商业繁荣使纳银代役成为主流7. 清代的驿路(官路)通达各省省城及边疆的重要城市,如山西境内,“八十里乐平到柏平驿,五十里平定州平潭驿,八十里,在此基础上,晋商开辟出茶马之路这表明A.政府十分重视保护长途贩运业 B.民间服

5、务性行业已达较高水平C.清朝官道修建有利于商业发展 D.市镇商业发达使抑商政策松驰8. 亚里士多德在论及雅典民主政治时也认为:“男女之间的高低之分是合乎自然的因为男人能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欲,而女人往往成为情欲的俘虏”这反映出雅典A. 女性的民主权利没有男性多 B.女性逐渐不再卒有民主权利C.民主程序的运行呈无序状态 D.民主政治有重男轻女之局限9. “中世纪基督教所谓的生活是为来生做准备的人类形象已经不再适用人们把目光放到了 此生,把人推向科学和艺术关注的中心作为先决条件就是要普及以古希腊罗马为榜样的教育。”这一新思想的实质是A.否定神的意志和权威 B.反对迷信强调自由C.宣传资产阶级的文化

6、D.否定一切外在权戚10. 两江总督刘坤一等就某一重大事件电奏清政府:“(若)辽、台并失,(则)南北皆危并恐各国从此生心,后患不堪设想 现在各军械略齐,兵勇锐气可用,似不可听其恫吓之言为此迁就之计。”这表明A.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重大危害 B. 有识之士反对中国与日本屈辱议和C中日战争爆发在当时已不可避免 D清政府在和或战问题上仍举棋不定11从下表(1876-1911 年中外糖料贸易表)可以反映出,当时中国年份进口数量(担)进口价值(两)出口数量(担)出口价值(两)18761881(平均)154,148596,5711,007,5722,662,23718821891(平均)155,029748

7、,7121,000,6672,617,64618921901(平均)1,706,9818,312,830722,5662,403,04219021911(平均)4,658,18522,538,554307,2561,200,921A.传统手工业呈现破产之趋势 B.农产品商品化之趋势日益增强C.逐步沦为列强资本输出场所 D.日益被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2. 1874 年,法国人米拉在中国引进了日本人力车,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名黄包车。在 20 世纪 20 至 30 年代,它的数量远超过汽车,达到五六万辆之多,在城市中来往穿梭。材料从侧面反映出A.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比较级慢 B.黄包车促进了中国

8、交通的近代化C.近代中国交通呈半殖民地色彩 D.黄包车较大提升了市民生活水平13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胡适仍然抨击国民党思想体系的传统主义成分,号召把科学才智用于国家管理,提倡立宪制度和公民权利。这反映出A.民主思想在当时中国仍步履维艰B.胡适对国民政府思想改革表示不满C.胡适坚决捍卫民主、科学的思想D.国民党仍然以儒家思想为治国理念14. 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十年对峙的历史博弈时说:“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 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据此可推知材料A.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 B.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有意抬高毛泽东的

9、政治地位 D.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15. 近代德国的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共同行使颁布法律的职权,议员通过公平的直接普选产生帝国议会每年由德皇召集,联邦参议院只有在得到德皇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解散议会。这表明当时德国A.行政体制体现出专制性 B.帝国议会享有司法权C.尚不具备近代社会特征 D.皇帝有权解散参议院161852 年,马克思曾说:“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是A.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推动 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C.社会阶级矛盾的逐渐激化 D.资产阶级理论研究的发展17. 苏

10、俄产党员科尔恰什金曾说道:“两年多来,人民在苏维埃制度下忍饥挨饿,而被夺走粮食的人势必会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投奔并将投靠邓妮金和高尔察克,从而延长国内战争。”这反映出A.新生苏维埃政权隐藏着危机 B.政府的继续参战造成了粮荒C.德国军队大举人侵苏俄领土 D.农业集体化政策出现了失误18. 1946 年,美国颁布的就业法案 写道,“国会特此宣告:联邦政府的持续的政策和责任,在于运用一切与其需要和职责相一致的手段来促进最大量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这一法案A.确认了政府有干预经济的职能 B.表明政府干预经济开始得到法律认可C.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D.说明当时美国仍存在严重的失业问题19.

11、1829 年,古典主义剧作家罗西尼的歌剧威廉退尔 在巴黎公演,歌颂爱国主义,表现被占领国人民的武装起义,反抗异国统治,引起了正遭受奥地利统治的意大利人的强烈共鸣,成了 19 世纪最重要的歌剧作品之一。材料表明A.罗西尼歌剧迎合了叛逆精神 B.爱国成为罗西尼歌剧主旋律C. 艺术作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D.音乐具有反封建专制的功能20. 美国在杜鲁门政府的主持下,对全社会中各个领域、各种力量和资源实施全面深人地动员和统筹,开始确立一整套协调国内政治、经济、军事资源以及意识形态和知识资源的体制。材料反映出A.战后美国总统行政权力加强 B.“冷战”使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确立C.美国希望全国人民对抗苏联 D.

12、二战后美国积极推行“冷战”政策21. 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以专家组调解为中心,以争端解决机构审议、批准专家组建议或裁定为常规,以在特殊情况下争端解决机构授权和监控的贸易报复为强制实施的最后手段,日益取得了发展中国家的信赖。这表明争端解决机制A.推崇贸易报复,不具建设性 B.宗旨是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C.重程序建设忽视法律功能 D.有助于国际经济秩序有序发展22. 美国学者威廉.奥夫霍尔特指出,邓小平最初的农村改革使中国农民的收入翻了一番,赢得 8亿农民的支持,以此为契机,他又为小企业主的崛起提供了方便,刺激了轻工业起飞从而又赢得了几千万工人和管理人员的支持。材料反映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A. 以农村

13、实效推动城市变革 B. 主要集中于农业和轻工业C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D是对计划经济模式的否定23. 新华社曾发表评论说: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在这股大潮的推动下,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材料表明中国重返联合国A.改变了某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 B.增强了第三世界反殖民主义力量C得益于亚非独立国家的大力推动 D使联合国成为了伸张正义的舞台24. 随着民族自治地方杜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自治县相继达到了国务院规定的设市标准。由此,当地少数民族的干部群众纷纷要求在宪法中增加“民族自治市”的

14、条文。这一要求A.成为中国新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B.对民族自治制度的完善有启迪作用C.表明新中国民主政治已至臻完善 D.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25下面是中国 2000-年高校录取人数统计图(单位:万人),由此可知中国A.逐步跨入教育先进国家行列 B.高等教育正在向正规化迈进C.在实践中逐步完成教育转型 D.正由精英较育走向大众教育第二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6 题第 28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 29题一第 3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26. (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家政统于家长”的中国封建宗法制度下,不忠不孝是十恶之

15、首。家长时子女不仅有主婚权,而且大清律例 有关惩治“子孙违反教令”罪的条例中,已把处死权赋予封建家长了。直到解放前,还有家族时“不贞”女子执行死刑的情况。家庭又把向国家交纳田税赋税以及服差役当作重要的责任,宗法制家庭成为维护封建国家的有力因素。随着一体化结构的强化,封建统治者也有意识地加强宗法制度。宋明以后,宗法制度的家族组织同构作用强化到这种地步,以至于在结构形态上也和国家社会组织一样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摘编自金现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 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德定结构材料二 直到晚清时期,传统的中国家庭同一个微型王国一样,家长拥有君主之权威,他有权实施家法并操纵家庭成员的生死大权。政府承认家庭的这种全能作用,而且不干涉家庭内部的父子、夫妻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但是,随着外国学说和政治哲学的传入,许多研究西学的学者开始推行这样一些基本观念:家长的权利逻辑上隶属于国家,个人拥有不可剥夺的、不受家长控制的权利;男女作为国家的基本分子,是平等的。这些现点,动摇着家庭关系的根基,在年轻人中间广为流行。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