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494-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9164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494-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试卷)-494-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试卷)-494-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试卷)-494-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试卷)-494-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494-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494-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兰州第一中学-高三 9 月月考历史试题第卷(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每题均只有一个答案符合要求)。1.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 1922 年一位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这种形势的根本方法应该为A.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C.倡导创办实业,

2、进行实业救国 D.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2. 16 世纪初,西班牙的一位家庭主妇抱怨说:“过去一个月的生活费就五个银币,现在十个银币还不够。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供需不平衡 B.工业革命 C. 经济危机 D.新航路的开辟3. 1981 年里根总统上台时,美国经济已经陷入衰退。里根政府强调,“国家已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更加彻底地向右转” 。这里“右转”的意义是A.降低国有制经济的比重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C.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增加国有制经济的比重4. 有学者这样描写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

3、,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材料所描写的应是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5. .针对目前的美债危机,有人称:“美元用不断借钱维持的信用也是信用,如果它突然垮掉了,就好比一颗小行星撞击了从美洲到欧洲再到亚洲的金融世界。 ”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投资美国国债仍是较为可靠的投资选择 B.美国经济形势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巨大C.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不可或缺D.金融安全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6. 由于成员国之间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它们之间既存在“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又存在“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开创了一种有

4、别于其他区域经济集团的“另类”合作新模式。该组织是A.北美自由贸易区B.欧洲联盟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7. “小时候,每天走过一个广场上学,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哪里都不可以去,现在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倒是最近又换了一种钱,还不太适应。 ”这是一位年轻人叙述自己国家的变化,这位年轻人最有可能来自A.民主德国 B.英国 C.俄罗斯 D.联邦德国8.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这里的“国家政体”指A.

5、宗法分封制 B.王位世袭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9.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 “协定关税” ,甲午战争后,日本提出 “在华设厂” ,其共同点是A.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10.从目的和结果看,下列与中国辛亥革命相似的历史事件是A.美国独立战争 B.俄国十月革命 C.俄国二月革命 D.德意志王朝战争11.某小组正在讨论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结题报告,他们提到“亚非会议” 、 “不结盟运动”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等关键词。据此判断,他们的研究课题应该是A.亚非拉国

6、家的联盟 B.第三世界的崛起C.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两极格局的瓦解12. 杨阳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认为,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和“谏议”制度。下列机构设置属于“封驳”和“谏议”制度的机构是A.隋朝中书省 B.唐朝门下省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13. 宗法分封制体现了早期国家形态的一些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形态的演进,宗法分封制逐渐衰落。其衰落的实质是A.诸侯国力量增强,彼此进行争霸战争B.血缘政治逐渐被取代C.周王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D.受封的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便利其势力增长14. 余英时说:“如果一定要在中国思想流派中找

7、出一家与西方科学精神最相近的,我个人认为只有程、朱一系的理学足以当之。 ”此说的依据是程朱理学主张A.格物致知 B.先理后气 C.心即理也 D.理气同源15. 明朝末年,李贽公开为商人辩护,说商人辛苦勤劳、甘愿承担风险,问“商贾亦何可鄙之有” ,他肯定商人的权利欲,并宣扬功利主义,认为每一个人都有私心,而私心是符合道德的。这一思想出现的根源在于A.因循死板的八股取士 B.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C.传统道德观念受冲击 D.专制腐朽的王朝政治16. 翟振明在启蒙反思的可能误区这样认为,真理没有被理解是没有价值的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去把握生活的真谛,首先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把握直接就使人们的

8、生活更有意义,而不是因为它会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造成更好的结果。这说明启蒙思想家A.认为理性会影响历史的进程 B.忽视理性思考对未来的影响C.认为社会进程影响理性产生 D.认为理性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17. 马丁路德说:一个信奉基督的人不受任何事物的束缚,为了 得救,他无须做任何事情,只要信奉上帝就可以得到这些礼物。马丁路德说这番话的目的是宣扬A上帝的权威 B因行称义 C先定论 D因信称义18.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等人,对近代欧洲的科学革命都卓有贡献。对此“革命”正确认识的是A他们的理论为人类辩证地看待世界提供了途径B他们的学说使巫术等迷信行为销声匿迹C他们的理论揭示了宇宙运行的真理D他们的理论肯

9、定了人类以理性面对世界的态度19. 在近代有人曾说:“社会主义理想境界甚高,学派亦甚复杂。唯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 ”但后来却又说:“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碍社会主义进行。 ”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C五四运动的爆发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0. 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发展三民主义指导思想的内容有提出民生主义 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主张提出联合苏俄的主张 提出节制资本的主张A B C D21.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 ,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

10、于帝师。 ”这里的“官”隶属于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22. 罗马法规定,贷款月息不得超过贷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这表明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C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D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23. 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 “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 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24. 下列是孙中山在革

11、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 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A B C D25.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A.是在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基础上直接建立的 B. 推动了第一国际的建立C.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历史舞台 D.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兰州一中1 高三文科班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共 2525 小题,每道题小题,每道题 2 2 分,共分,共 5050 分)分)题号12345

12、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第第卷卷(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二、材料解析题(共(共 4 4 小题,小题,5050 分)分) 26.(13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古代民族中有许多是属于这一类的。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古希腊是人类最美好的童年。 马克思 材料二 罗马以前,整个古代世界都有一个视觉盲区,不知道“私人”的存在。即使希腊人的公 民资格,也只是从城邦分享什么,而不是在城邦之外拥有什么。后来罗马人由于面对商品经济中 私人交往的过于活跃,不得已,第一次将整个法律体系区别为“

13、公法”与“私法” ,这却开启了古 代世界最有价值的一场革命,当时谁也没有在意到了 1649 年英国革命,两次内战确实乏善可 陈,最有意思的章节是在 1688 年,赶走了一个国王,却迎回了这个国王的女儿、女婿开创了 权力不流血更迭的惯例而美国人自己却认为1775 年至 1785 年动枪动炮是革命,但是 1787 年宪法制定以及伴随宪法在全民投票中发生的政治辩论,则更是革命,而且是更重要的革命。朱学勤这一千年的革命 材料三 在最近一千年里,以法语和汉语呼喊的革命最为频繁。法国是革命的地震多发地带,时 不时山呼海啸我曾经给这个热爱革命的文学帝国偷偷算过一笔:1789 年以来,平均每一代人 不是搞一场

14、宪法危机,就是亲历一场起义。 朱学勤这一千年的革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人类最美好的童年”的含义是什么?(2 分)(2)古希腊时期果真是“人类最美好”的时代吗?请以雅典为例加以说明。 (3 分)(3)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表达的主要思想。为什么说罗马法“开启了古代世界最有价值的一场 革命”?(4 分)(4)材料三所言近代法国和中国是“革命的地震多发地带”的共同原因是什么?(4 分)27.(13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 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 器机

15、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 效也。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材料二 而今顾腼然屈於四国之下者,则非天时、地利、物产之不如也,人实不如耳。以今 论之,约有数端: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 中华之聪明智巧,必在诸夷之上,往时特不之用耳。 冯桂芬(早期维新派) 制洋器议 材料三 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 丧师,翦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 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茶毒苍生,一 蹶不兴,如斯之极。 孙中山兴中会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中李鸿章、冯桂芬、孙中山等人认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为此, 他们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或提出了什么主张?(9 分)(2)在中国近代落后原因的分析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