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白日依山尽”之“尽”字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717463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白日依山尽”之“尽”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解“白日依山尽”之“尽”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解“白日依山尽”之“尽”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解“白日依山尽”之“尽”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白日依山尽”之“尽”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白日依山尽”之“尽”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白日依山尽”之“尽”字蒲津之游,登鹳雀楼。老夫以为“尽”字非为落日,乃山脉之远端也,料有雅士狂笑吾拙,不自量力,敢妄评古诗。鄙人初始也自笑痴愚,白日说梦。但既是说梦,便说出个结局,各位看官就按梦境来听故事,听完一笑,得十年少,养生增寿,何乐不为?我久有一愿,是因为曾读到,有人登楼后,无论怎么看怎么望,就是看不到落日所依托的那个“山”,故生疑著文,令老夫惊魂。有人猜想大诗人可能完全凭借想象而成绝唱。故渴望登楼一望,实地检验。真的登上这座名楼,果如疑者所说,放眼西望,一马平川,别说山峦,连一个小土丘都没有!百度百科: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唐诗鉴赏辞典: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

2、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歌咏太阳依山而落的诗人,面对没有山的广阔平原激动啥呢?是不是当今的楼不是当初的楼,诗人站在当初的楼上就能看到山呢?据楼内地理介绍,虽然新楼不在原址,但也没挪多远,有蒲州城门基础遗迹为证。而且今楼 70 多米高,原楼 30 多米高,原楼如果能看到山,今楼更应该能看到。在楼上倒也能看到山,只是在东面,中条山脉。也就是说,如果要同时看到“白日依山尽”和“黄河入海流”两大美景,必须当初地球反转,太阳西出东落,而且鹳雀楼建在黄河西面。有人说,“黄河入海流”是诗人的想象,“白日依山尽”也是想象。窃以为,虽然看不到大海。但那种想象是很合理的,江河尽入海。但

3、日落却不是必须依山的,可能落入平原,也可能落入大海或者林木。再者,想象,是想象那些未见或未知事物,如看不见海,可以想象水流入海,对于眼见为实的事物,比如,太阳明明落入平原,为什么非要想象它依山而落呢?这违背常理。此外,“白日依山尽”中两个地方有明显疑问,一是白日,如果是落日,应该是红的,一是“尽”,用“尽”形容落日,明显不准确,尽,百度解释,本意为器皿空了,“消失”是现代词汇,在古时,“尽”没有消失的意思,要说有,也是非常极端的“消失”,形容太阳沉落,就是说,太阳落了以后就燃尽了,第二天不会再升起了,事实上,太阳今天落了,明天就会再出来,很少有人说太阳“消失殆尽”了。作为一个大诗人,岂能不知道

4、用字的精准?如果他找不到合适的字形容落日,他会宁肯不写。所以,老夫以为有两个地方被长期误解:一是这两句不是写的同时事件,有时间差;二是“尽”可能是“山的远端”之意。这样一来,解释起来就合理了:诗人是上午登楼,此时太阳由山(中条山脉)的远端升起,刚由红而白,看完日出,诗人移目西望,看到滔滔黄河,揽胜抒怀,酝酿情绪,这个过程形成诗的前后两句。紧随两句描写有时间差的动作这种情况也是常见的,“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萧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便是例证,只不过执行动作的身体部位不同。按此解释,“白日依山尽”中的“依”字便不是副词,是动词,指太阳与山脉的“依托”动作,太阳“依靠”着山脉,山“依托”着太阳。可能有人说,“尽”字不作动词解,与“流”不对称,违反了作诗的规律。我觉得这正是诗人高明的地方。虽然“尽”不作动词解,但读起来有动词的感觉,流畅有力,诗的一个特征就是韵律美,为了韵律美,牺牲一点规矩,正是诗人勇敢的表现。违反规矩,总比违反地理知识好。而且,山之“尽”与海之“远”,形成更高意义上的隐形对称:山的尽头是看不见的,黄河流向遥远的看不见的大海,如此一来,。根据以上分析,老夫以为,“尽”不作落日解,而是山的极远无穷处,正是“更上一层楼”所欲追求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