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制剂进出口市场全线逆市下飘红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717411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药制剂进出口市场全线逆市下飘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药制剂进出口市场全线逆市下飘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西药制剂进出口市场全线逆市下飘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西药制剂进出口市场全线逆市下飘红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西药制剂进出口市场全线逆市下飘红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药制剂进出口市场全线逆市下飘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药制剂进出口市场全线逆市下飘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脑膜瘤 http:/脑膜瘤 http:/西药制剂进出口市场全线逆市下飘红西药制剂进出口市场全线逆市下飘红在整体增速放缓的前提下,西药制剂进出口成为了拉动医药外贸增长的最重要品种,保税区仓储转口贸易成为主要的增长方式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在国际社会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的努力下,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复苏迹象,但持续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国际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更加强化,各国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战略利益的交锋更加激烈。在此背景下,我国医药外贸行业虽保持了一定增长,但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今年上半年,我医药进出口总额为 390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增幅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2、。西药制剂成为拉动我医药外贸增长的最重要品种,上半年进出口额达 60 亿美元,同比增长 29%。其中,出口额为 12.6 亿美元,同比增长 33%;进口额为 47.7 亿美元,同比增长 27.8%。保税区仓储转口活跃物流与国际逐步接轨上半年,我西药制剂仓储转口货物进出口额达到 16.8 亿美元,同比增长 59.5%,占西药制剂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 27.8%,比 2011 年提升了 3 个百分点。从出口来看,西药制剂保税区转口货物出口 3.7 亿美元,比 2011 年同期增加了 3.64 亿美元,成为我西药制剂出口增长最重要的拉动因素,占我制剂出口比重的 29.3%,比 2011 年同期提高了

3、脑膜瘤 http:/脑膜瘤 http:/21%。从进口来看,上半年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和保税仓库进出口境货物为拉动进口增长的主要因素,进口额分别为 13.1 亿美元和 3.1 亿美元,同比增长 25%和 100%,进口比重达到 33.9%,远高出加工贸易方式进口 26.7%。我国目前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主要是欧盟和美国制剂商将产品存入我国保税区,利用我保税区自由贸易便利和物流仓储优势,通过转口贸易销售到澳大利亚、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西兰、新加坡和菲律宾等地。发达国家曾将物流管理誉为“成本经济的最后防线”和“经济领域的黑大陆”,而对于医药特殊商品而言,仓储和冷链要求的提高使得物流成本降低成为

4、发展国际医药贸易的最重要活动之一。我国制剂保税区仓储转口贸易增长说明我国现代仓储物流业的发展已经逐步与国际接轨,本土医药企业也应合理布局,对医药供应链实行分段管理,借助国际仓储物流企业的实力发展国际贸易,降低成本,实现优势互补。民企增势明显集中度不高今年上半年,我国共有 993 家企业从事西药制剂出口,其中国有企业 144 家,出口额 1.5 亿美元,同比增长 0.62%,低于西药制剂出口总体增幅 32 个百分点,占比 12.3%,比去年同期下降 4%。三资企业出口脑膜瘤 http:/脑膜瘤 http:/额 4.4 亿美元,同比下降 20.6%,占比 35%,比去年同期下降 24%。与此同时,

5、民营企业出口增势显著,出口额达 6.6 亿美元,同比增长181.1%,出口比重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28%,占我西药制剂出口总额的 52%。但从整体来看,我国本土西药制剂出口企业的集中度依旧不高,上半年我国制剂出口前 20 强本土企业所占比重为 47.8%,剔除专门从事仓储物流、以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为主营的上海怡世翔物流有限公司后,我实际从事制剂生产和出口贸易的前 19 家企业所占比重仅有 18.8%,与外资企业制剂出口前十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我国西药制剂进口增长格局基本不变,依旧以阿斯利康、诺和诺德、赛诺菲安万特、辉瑞、罗氏等外资企业和永裕物流、科园信海等药品流通企业为主。成熟与新兴市场并重制剂

6、国际化能力增强上半年,我国共向 167 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西药制剂,对欧、美、日、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出口比重已经达到 49.3%。其中,我对欧盟的出口主要由阿斯利康、辉瑞、纽迪希亚、西安杨森、GSK、礼来等外资企业拉动,阿斯利康一家企业占了我制剂对欧盟出口的 39%。但随着我国制剂国际化认证步伐的加快,今年上半年,浙江华海、山东新华、桂林脑膜瘤 http:/脑膜瘤 http:/南药、广东东阳光、浙江京新等企业对欧盟出口均实现了大幅增长。就美国市场而言,我国本土企业对美出口有日益增长之势,浙江华海、新北江制药、浙江万丰企业集团、浙江日升昌药业、齐鲁制药等上半年对美出口都有大幅增长。除辉瑞和 GS

7、K 外,对美出口前 50 家企业基本都为本土企业。而对日本的出口主要由青岛华钟、第一三共、北京泰德等日资企业和辉瑞、阿斯利康、勃林格殷格翰等外资企业为主,本土企业对日出口比重较小。对澳大利亚的出口自 2011 年开始快速增长,但主要以欧洲生产在华保税区转口贸易为主,我国虽有十几家企业通过了 TGA 认证,但依旧处于起步阶段。与此同时,随着世界制药格局的变更,我国企业开拓新兴市场的步伐也日益加快。2012 年上半年,我对巴西、马来西亚、智利、阿尔及利亚、南非和中东等地区出口均有大幅增长之势。东盟、印度、巴西、墨西哥以及中东非洲地区日益成为我本土制剂出口的重点市场。上半年,我向东盟出口制剂 968

8、0 万美元,其中,对菲律宾的出口占了 20.5%,保税区仓储转口、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三分天下;对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出口基本以保税区仓储转口为主,转口贸易在我对两个市场出口中所占比例分别达到 69%和 53%;我对越南、泰国、缅甸、印脑膜瘤 http:/脑膜瘤 http:/尼、柬埔寨和老挝的出口以本土企业为主,占我对东盟出口总额的47%。而对非洲的出口近年来增长很快,上半年已经达到 1.7 亿美元,主要集中在尼日利亚、刚果、安哥拉、苏丹、肯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市场,几乎全部为本土企业出口。随着巴西、智利、墨西哥等南美仿制药市场的日益扩大,我国制剂对南美出口也呈日益增长之势,上半年,我对南美出口制剂

9、 9420 万美元,仅次于东盟,且主要为本土企业出口,成为拉动我对南美医药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从进口来看,上半年,我国西药制剂进口主要以欧洲为主,占我制剂进口总额的 76%。德国、意大利、法国、瑞士和英国是我国前五大进口市场,占我西药制剂进口总额的 51%。其中德国以 7 亿美元的进口额位居第一位,占我制剂进口总额的 14.6%,从意大利和瑞士分别进口制剂 4.9 亿美元和 4.4 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 53%和 98%。与此同时,上半年我从美国进口制剂 3.6 亿美元,占我制剂进口总额的 7.4%,首次未进入我制剂进口前五大市场。此外,我从中东、东欧和非洲地区的进口额虽然不大,但增长较快,同

10、比增幅分别达到 44%、85%和 401%。其中,从中东的进口主要来源于以色列,进口产品为维生素类药品和已配剂量含重组人胰岛素的单方制剂,从东欧的进口主要为匈牙利、波兰和塞浦路斯,进口产品为已配定剂量药品、头孢呋辛、头孢哌酮和含生物碱类药品。从非洲的进口主要来源于南非,进口产品为已配定剂量药品和含重组人胰岛素的单方制剂。脑膜瘤 http:/脑膜瘤 http:/整体占比不高优势有待培育总体来看,我国制剂进出口上半年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在整体医药外贸中所占的比重依旧较低,与原料药相比,仍不具备竞争优势。首先,国际营销网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和在发达国家药品注册困难,是制约我国制剂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因

11、素。外资企业利用其完善的国际营销渠道,很容易进入国外的招标体系,而我国制剂生产企业在美国和欧盟完成一个产品注册往往需要 34 年时间,且由于产品单一,很难进入国外批发零售体系和医疗保险系统,难以实现大规模销售。其次,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拳头产品。目前,我国医药出口依旧以低附加值的原料药和一次性耗材、医用辅料为主,制剂出口比例不足5%。我国药物制剂出口依旧停留在以价格竞争为主的低毛利非规范市场,且集中度不高。产品出口虽然大多数都实现正增长,但依旧集中于青蒿素类药品、头孢类药品、维生素类药品、激素类药品和促性素等普药低价品种。此外,制剂产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已不仅仅是认证的问题,还涉及脑膜瘤 http:/脑膜瘤 http:/营销渠道、招标、保险、后期市场管理等多个环节,但我国制剂出口主要以契约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停留在出口环节,自主品牌较少,并受到欧美和印度仿制药企业的激烈竞争。因此,尽快建立适合我国药品国际化发展的营销网络,完善药品供应链建设,提升中国药品和企业的国际信誉,加快国际认证步伐,充分研究各国知识产权制度和专利到期药物,抢先首仿,适应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和高附加值出口的政策导向,利用资金支持加快制剂国际化项目建设,形成核心竞争力才能更快推动中国制剂的国际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