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717366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心亭看雪》说课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韩智深河北省永年县第四中学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简析湖心亭看雪这篇写景抒情散文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 ,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 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笔简练,全文不足160 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二)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湖心亭看雪是河大版九年级上册第

2、四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一单元都是描山摹水的古诗文,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性情,丰富文化积淀。(三)教学目标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语言文字是表情达义的最好工具,要体会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就必须从把握文字入手,从品味语言开始。2 单元教学要求“一是朗读背诵;二是积累字词;三是结合背景理解文章内容,注意体会作者对景物的描写,感受作者寄托的那份情思”。据此我制定了以下几点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了解作者,掌握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意境(单列作者为知识目标,是为学生深入理

3、解作者在文中表达复杂感情作铺垫,为突破本文难点作准备)。2、过程和方法:学会阅读、赏析: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身世理解文章意蕴;品味雪后西湖奇景。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孤高自赏的情怀,培养学生乐观进取热爱生活的情感。(四)重点难点重点:朗读背诵,积累字词;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意境。难点:了解白描手法、赏析文章的思想内容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对文言文阅读分析还不够到位,特别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怀的文言文,在学法上还要加强指导。三、教法学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和语文

4、“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原则,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呈现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气氛,因此本课我采用了朗读法、圈点勾画法、自主学习法、探究法、讨论法。3 朗读法:教学千法,朗读为本。叶圣陶老先生就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曾经说过,“习文言,必先熟读若干遍,勉强记住不算,要能自然成诵才行。”也就是说,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诵读非常重要。圈点勾画法: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生字难词,尤其是文言实词和虚词,需要学生圈点勾画出来,反复诵读,品味精彩的句子,从而深刻地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自主学习法:对于字词句的理解,我采用了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利用工具书

5、,利用注解,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交流得以解决。探究法: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究,通过探索,培养学生的质疑与求知心理,使学生自主地沉浸于文本中,挖掘出文章的深度,激发学生的思维。讨论法:利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给学生提出疑惑,好比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势必造成思辩的课堂气氛,在讨论中理解课文的中心,理解作者的思想。四、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温故知新。同学们,杭州西湖美丽多姿,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面对西湖往往抒发自己的情怀:“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是苏轼笔下的雨后西湖;“乱花渐入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是白居易

6、眼中的初春西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杨万里心中的夏日4 西湖。西湖的确是个迷人的地方。 你知道雪后的西湖又是怎样一番模样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去领略作者笔下的雪夜美景,去感悟作者别样的心境。 设计说明 让学生从“有关描写西湖的名句”引入,可以增加语文知识量的积累。同时,为引入本课的学习垫定了一个很好的知识基础。(二)作者及背景简介。(多媒体显示)张岱( 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天孙,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

7、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着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以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词。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三)整体感知,熟悉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读中注意标注字音和朗读节奏)。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停顿,注重语感、解决生僻字)。3、检测学生字音朗读停顿掌握情况。(1)读准字音:更(n)定毳(cu) 衣 雾凇(sn) 沆砀(hn

8、dn)一芥(ji )(2)读出节奏:5 湖中/ 人鸟声 /俱绝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 / 看雪舟中人 / 两三粒/ 而已设计说明 朗读是学习古诗文的传统方法,行之有效。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这些古诗文熟练地诵读,甚至背下来,有助于对文言文的理解,更充实自己的文学积累。因此,我从语气语调语音停顿等方面对学生的朗诵技巧进行指导。4、学生对照注释,译读课文。(1)学生独自翻译课文,划出疑难词句。(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5、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答疑理解词句。6、检测学生释词译句掌握情况。(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9、7、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设计说明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同时,开展合作型学习,培养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同学之间的友谊。课堂检测练习是学生巩固新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简短的评价与反馈,更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就感。所以上面我安排了两个练习。(四)合作探究,理解文意。6 1、走进文本,鉴赏美景。(多媒体显示文中描写雪景的文字)“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里运用了白描手法,请同学们以“我认为_词(句)用

10、得好,写出了 _ 。”为话题发言。明确:(1)我认为“雾淞沆砀” 写出了湖上雪光水气弥漫的景象。 (2)我认为“天与云、与山、与水”这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的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3)我认为“上下一白”一句写出了造化的神奇,天地间举目皆白,“一”用得尤其巧妙,一下子把夜晚里天空、云雾、湖水之间浑然莫辨的壮阔、朦胧而又凝静之美景全景式的展现了出来。(4)我认为“湖上影子 , 两三粒而已。”一句更是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雪夜之中到处是白茫茫一片,一抹印痕的湖堤,湖中的亭子也被映衬的只有墨点一般大了,而作者所乘的小舟以及舟中人更是小得如草芥和米粒一样。这种缩小式的夸张和形象的比喻

11、既逼真地写出了凝静中似乎又有些灵动的湖上奇观,同时这种微雕般的小景又与前一句的阔大之景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觉得在这样一个浩渺无穷的冰雪世界,人是何其渺小,对于身处明亡清兴朝代更替之时的作者来说更有一种人生渺茫的感叹,短短两句让我们眼前有了一个空旷浩渺、凝静清绝犹如童话一般的冰雪世界感觉。( 5)我认为“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的组合写出了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7 设计说明 这个活动设计,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既鉴赏了文章优美的语言,又体会了文中暗含的情感,掌握了文章的思想内容,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走近张

12、岱,感受心境。(多媒体显示)“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独往湖心亭看雪”“舟中人两三粒”。你们认为作者在写景和叙事的时候融入了怎样的情感呢?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叙事中处处有情。比如“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冷寂,作者偏偏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再如“独往湖心亭看雪”“舟中人两三粒”,看似矛盾,实则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又如湖心亭巧遇一事,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有独自赏雪的落寞,有意外相遇的惊喜,有分别的伤感,也有天涯巧遇知音的愉悦。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

13、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这正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 设计说明 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景入情地领会课文要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环环紧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借助有关材料,学生对作者情感应当能够把握课文的主旨了。3、小结板书,加深印象。景全景:上下一白空旷、沉寂(白描)近景: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8 情雅趣,超凡脱俗,孤芳自赏(五)拓展练习,锻炼思维。你赞同张岱的人生态度、处世之道吗?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说明 这是教会学生辩证的看待人和事,利用这个练习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六)课堂小结,喜获丰收。1、学生谈本节课的

14、收获。2、教师小结:明末散文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淡雅致的西湖雪景,传达出作者清高自赏的情感和超凡脱俗的雅趣。但作者消极避世的情绪,应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 设计说明 这样安排能加深学生对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和能力印象,培养乐观进取热爱生活的情感。五、布置作业比较:柳宗元的江雪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不同之处。提示: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设计说明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我设计的这样的作业,既检测学生运用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和能力,同时也是本课内容的拓展和深化。总结以上几个环节的设计,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与学生的认识规律相符,通过这一课学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多角度的展9 开思维活动,并且学会了辩证的看待问题,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情感发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