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高中历史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21三民 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9715802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秋高中历史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21三民 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17年秋高中历史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21三民 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17年秋高中历史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21三民 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017年秋高中历史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21三民 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017年秋高中历史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21三民 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秋高中历史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21三民 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秋高中历史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21三民 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21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知识点一 三民主义的提出课堂检测 达标训练 巩固反馈知识点二 三民主义的实践教材问题解答内容索引知识点三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提出知识点一1.背景(1)鸦片战争以后, 不断加深。(2)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不同的 主张或方案,但屡屡碰壁。(3)19世纪末,以孙中山为代表的 登上历史舞台。(4)流亡海外的孙中山,一边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一边考察西方社会政治,大大丰富了 思想。2.提出(1)1905年,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同盟会的纲领。历史叙述救国民族危机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革命(2)不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将这个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3.内容(1)民族主义即“ ”,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2)民权主义指“ ”,就是通过 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3)民生主义即“ ”,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 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政治平均地权原主4.评价(1)性质: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受到美国林肯的“ ”思想启迪,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2)进步性:表达了

3、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 和 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3)局限性:三民主义带有明显的 局限和阶级局限。民有、民治、民享民族独立易错提醒民主权利时代易混易错易混易错错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中的“鞑虏”不是指帝国主义,而是指满洲贵族。到了新三民主义才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返回易错错提醒“平均地权”不等于“平分土地”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其用意是打击封建土地私有,实行资产阶级土地国有,由国民共享。其实质是实行资产阶级土地私有制,并不是平均分配土地,更不是满足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返回探究点 孙中山对民族主义的发展史料实证材

4、料一 (一)驱除鞑虏。今之满洲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其政府,还我主权光复我民族国家。材料二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材料三 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权力侵害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思考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当时的民族主义的宗旨是什么?答案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光复汉民族国家。思考 (2)依据材料一、二,说明孙中山当时对民族主义的看法有何局限和失误?答案没有明确反帝;把满族排除在中国之外(把国内的民族问题与外国侵略相混淆)。思考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的内涵有何变化?答案从承认帝国主

5、义在中国已取得的特权、承认不平等条约到明确提出反帝主张。三民主义的实践知识点二历史叙述1.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辛亥革命的成功,是孙中山资产阶级 思想的一次实践。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颁布:1912年,孙中山根据 思想原则,领导制定并颁布了 。(2)内容:确认国家主权属于 ,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3)意义:它对建立资产阶级 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民主革命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全体国民共和3.捍卫成果(1)背景: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实行 ,企图复辟帝制。(2)活动:孙中山先后领导发动了“二次革命”“ ”和两次

6、“护法运动”。归纳总结独裁统治护国运动归纳总结归纳总结(1)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之间的关系民族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政治前提;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补充和发展,是三民主义中最具思想特色的部分,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核心,是其经济纲领中最重要的、最先进的方案。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2)三民主义的局限性民族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民权主义:不是真正的人民主权,民权主要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权;民生主义: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不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返回探究点 三民主义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材料

7、有学者认为: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而亡于孙文,原因之一是下图中的三把利剑,三剑一击,清王朝就完了。史料实证思考 材料中的三把利剑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答案在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资产阶级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孙中山还以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大大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史论总结多角度看待三民主义(1)从时代背景看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2)从纲领内容看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推翻清朝统治。(3)从民生意识看三民主义

8、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4)从民主政治看三民主义倡导民权,指导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确立了三权分立式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5)从时代发展看三民主义与时俱进,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知识点三历史叙述1.原因(1)孙中山领导的革命都以失败告终,使他逐渐认识到,为救国必须寻求新途径、新力量。(2)俄国 的胜利,使孙中山看到希望。(3)共产国际和 的影响与帮助。2.提出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实际上确立了

9、“ ”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十月革命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中国共产党3.内容(1)民族主义,有两方面含义:一为 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 一律平等。(2)民权主义则指民权为一般 所共有,凡真正反对 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3)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4.评价(1)进步性: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有了质的飞跃,与中国共产党的 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成为国共合作的_ 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平民节制资本帝国主义各民族民主革命纲领政治基础中国(2)局限性:它在内容上仍属于 范畴。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史论要旨轻巧识记易混易错易混易错易混易错错

10、正确区分维新派、改良派、革命派政治主张的内涵三者都属于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但具体的主张并不同。维新派、改良派都要求保留清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而革命派则要求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维新派、改良派反对用革命的手段和方式,革命派则坚持用武装起义的手段。返回易混易错错新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革命目标上基本相同,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中国共产党除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外,还有最高纲领,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而新三民主义则没有这些内容。返回史论论要旨(1)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在它的指引下中国

11、发生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三民主义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3)新三民主义发展了旧三民主义,反帝反封建思想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体现了孙中山与时俱进的品格。返回轻轻巧识记识记 孙中山与三民主义返回探究点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材料一 这种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材料二 只有这种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

12、中的政纲,即其最低纲领,基本上相同。史料实证思考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答案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具体奋斗目标,而三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的指导思想、方法、手段、途径,是具体方针;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标志、灵魂,新三民主义充分体现出三大政策的精神。总之,二者之间相互依托,相辅相成。思考 (2)依据材料二,指出新三民主义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地位和成因。答案地位: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成因: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史论总结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发展民族主义暴力推翻清王朝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13、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1)由不反帝到反帝(2)由反满到民族平等民权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发展为普遍平等的民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关注工农生活课堂小结课堂检测1.下图是一书法条幅,由孙中山先生书写,该条幅书写的时间最早应该是A.19世纪末B.20世纪初C.20世纪20年代 D.20世纪40年代答案解析1905年,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图片内容是三民主义,故B项正确。2345162.1912年2月15日,即清帝宣布退位三天后,孙中山率临时政府文武官员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孙中山革命思想中

14、的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C.民生主义思想 D.实业救国思想答案解析清帝退位后,孙中山率官员祭奠明太祖,反映了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思想,即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思想。2345163.三民主义歌唱道:“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建大同”这里所说的“吾党所宗”的核心是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吾党所宗”是三民主义,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的核心,民权主义是十六字纲领中“创立民国”的内容。答案解析2345164.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A.都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B.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C.新三民主义D.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答案解析国共两党的政治目标有许多一致之处,主要体现在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中。2345165.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原则与以下哪一主张相一致A.兴中会纲领 B.同盟会纲领C.新三民主义 D.三大政策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