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象”之首,儒商刘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715460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象”之首,儒商刘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象”之首,儒商刘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象”之首,儒商刘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象”之首,儒商刘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象”之首,儒商刘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象”之首,儒商刘氏“南浔,一天下之雄镇,已莫不闻刘氏。”在近代浙北古镇湖州南浔曾经诞生了一个极有影响的刘氏家族,富可敌国的刘家身居“四象”之首,刘镛诚信为本经商,乐善好施济众。刘锦藻、刘承干先后编撰清续文献通考、修建“小莲庄”、创建“嘉业堂”藏书楼。刘氏家族, 名誉浙沪,是浔商中不同凡响的一家, 他们不俗的成就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辑里湖丝,富甲一方南浔镇是江南水乡名镇之一,也是驰名中外的“辑里湖丝”的故乡,文化悠久,人杰地灵。南浔湖丝早在南宋时期就已驰名天下,时获“湖丝遍天下”的美誉。中国与世博会的第一份情缘就是源自南浔湖丝。1851 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

2、“荣记湖丝”获得了由英国女王亲自颁发的金银大奖。“辑里湖丝” 的大放异彩, 开启了中国征战世博会的精彩旅程,也带动了南浔一批丝商的崛起。浔商刘镛也正是靠湖丝发家,16岁的刘镛刚开始在谈德昌丝行当伙计,聪明好学的他在短短四年中便尽通丝行中的奥秘。1846 年正月新春, 20 岁的刘镛辞别丝行,凑钱合会,筹集资金,与同乡邢赓星合资创办正茂、 恒顺丝经行丝行。近代上海开埠后, 外商对湖丝的需求量逐年递增, 熟悉洋商内幕和湖丝行情的他乘此机会发家致富。发迹后,他独自经营蚕丝生意,又在扬州办盐场,成为经营淮盐的大盐商。 在上海、杭州、青岛等地经营房地产, 在南通创办通州垦牧公司,在上虞、常熟、南浔等地购

3、买大片田地,此外还做典当生意。湖州民间习惯以 “四牛八象” 来称呼浔商中的代表人物, 财产达百万以上者称之曰“象”。五十万以上不过百万者,称之曰“牛”。 “四象”之首便是刘镛,家产超过 2000 万两白银,据说在当时这笔钱可以造20 艘北洋水师规模的军舰。诚信求利乐善好施商人经商,逐利求益无可厚非, 但刘镛却有其经营之道, 但并非每一个南浔人都能成为刘镛。有志者,不安现状者,具闯劲者,是浔商的名片。而最重要的一条则是“诚信求利” 。 他曾训诫其子刘锦藻: “汝于钱财出入,寸宜宽,尺宜紧。寸不宽,则所得者分,而必为众怨之的;尺不紧,则所失者寸,而即为启侮之由。 ”其经商能从大处着眼,以诚获利,正

4、是这样的商德让刘记丝行出现在南浔的每条街上。刘镛虽为南浔首富,但他平时崇尚节俭,饮食服饰不求精美,一般生病也不延医买药,对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却慷慨解囊,一掷千金。他做的“赈灾民,施医药,举掩埋,收养流亡,恤赎孤寡,兴义塾,创育婴堂,购地建屋”之类的善事,据说不胜枚举。光绪十五年(1889) ,浙江大水,湖州受灾尤重,米价飞涨,灾民都涌进城里乞食。刘镛见状,筹集数万银两,雇轮船向安徽芜湖购米万石,运往湖州赈济平粜,顿平人心,使灾民度过了灾役难关。当时芜湖米禁甚严,浙江受灾区域又广, 既怕买了米运不出, 又担心一路上遭抢劫, 刘镛是求旧识安徽巡抚沈秉诚通融照顾,并借炮船护送才成此功的。亦儒亦商,藏书

5、一生富甲一方的刘镛深以自己缺识文化、 仕途无望为憾,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希望他们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而正是这样的理念,让南浔刘家培养了在文化上有突出成就的刘锦藻和刘承干。刘锦藻经商有道,思想开明,为人仁厚,在江、浙、沪工商界颇有声望和地位。他继承父业,从事商业,在同帝国主义经济抗争时期也有许多爱国主义之举。换而言之,刘锦藻是商人中的文人。他热衷于清朝史料的整理,复续辑光绪末年至宣统三年事,于民国10 年(1921)增订成清续文献通考 400 卷。该书记述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至宣统三年(1911) 这 100 多年间各种典章制度的递嬗剧变, 反映了近代中国政治、经济体制变革的情况,成

6、为今传“十通”之一。他在文化上另一重要贡献,便是修建了一些著名园林, 如南浔“小莲庄”、西湖“坚匏别墅”、青岛“静寄庐” 等,其中又以南浔“小莲庄”最负盛名。小莲庄由刘镛初创,始修于1885 年(光绪十一年) ,而最后竣工已是1924 年,前后凡四十年,主要工程均由刘锦藻完成,小莲庄也因此开始呈现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处处透出一种清新淡雅的书卷之气。嘉业堂藏书楼正是刘镛的长孙刘承干建造,刘承干在长达20 年的时间内,收集各类书籍达 13000种 18 万册、60万卷之巨,仅从所藏品种和数量上看,远超清末四大藏书楼,因而被誉为“民国私人藏书第一人”,而从藏书质量上看,有大量宋元珍本、地方志书,及不少

7、明刊本、明抄本,大量的清人文集和各种史集。在搜罗古籍的同时, 刘承干还不遗余力地进行刻书工作,他既是著名的藏书家,又是卓有成就的刻书家。嘉业堂曾有书版近4 万块,印有图书近 300部,约3000 卷。刻印大部头丛书是嘉业堂印书的重要方面。刘承干对其插架的刻本或稿钞本必请专家学者鉴定, 凡有学术价值又世不经见者即付之剞劂。刘承干所刊刻行世的书籍大多为当时罕见之籍,若不是其进行整理刊刻, 今日学着恐已难觅踪影。虽然南浔刘家在第三代后,因时局动乱,家道渐渐衰落,可浔商的精神却被后人保留下来,刘锦藻、刘承干所作出的文化贡献也至今为人称颂。“四象”之首的刘家依旧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参考书目:浙江丝绸名商巨子:南浔四象董惠民、史玉华湖州丝绸志陆松平近代浔商及其文化精神董惠民、蔡志新、史玉华垂虹熙南浔远静、华京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