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明天而设计”论坛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712088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明天而设计”论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为明天而设计”论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为明天而设计”论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明天而设计”论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明天而设计”论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年 4 月 14 日, “为明天而设计”论坛在苏州独墅湖世尊酒店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 400 名建筑师、地产商、高校师生等参加了本次论坛。开幕式论坛开幕式由中衡设计集团总经理、董事张谨女士主持,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董事长、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致辞,他提出“以人为本、节约资源、善待环境是当下建筑优先考虑的内容, 建筑设计必须紧扣未来发展的主题”,并且提出了 “为明天而设计,我们的建筑师应该如何做?我们的建筑师应该如何体现价值?”的问题,引发了现场观众的思考。随后,中衡设计集团董事长冯正功致辞,他提出“要以发展的眼光探索明天的建筑趋势,要确立更加正确的建筑创作方向,创造出更好的中国建

2、筑”。参加开幕式的嘉宾除了致辞嘉宾外还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国家勘察设计大师庄惟敏,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总裁丁洁民,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沈立东,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左玉琅,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总经理钟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副总建筑师、国家勘察设计大师倪阳,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陈雄,华东都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院长涂强,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严阵,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院长熊衍仁、副院长王学东,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徐维平,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郑勇,江苏省建筑师学会会长、深圳大学建

3、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仲德?,江苏省住建厅建筑节能与科研设计处主任陈?r ,江苏建筑学院副院长、江苏省建筑师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季翔,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江苏省建筑师学会副会长冯金龙,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江苏省建筑师学会副会长张彤,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省建筑师学会副会长高崧, 中衡设计集团重庆卓创国际总经理柏疆红,建筑技艺杂志社主编魏星等。大会报告开幕式后是学术报告环节,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张彤主持了全场的报告。本次论坛邀请了 8 位国内知名专家和建筑师结合实际案例做了精彩报告。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董事长、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以“绿色建筑vs 建筑师” 为题, 首先介

4、绍了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现状自上而下的主动转型,10 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绿色建筑的发展速度与城镇化速度却是严重不匹配的。对此,修龙先生指出建筑师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中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绿色建筑的本质是建筑的道德,是对人类、自然、社会、文化的责任;要在注重绿色技术应用的同时,更加重视建筑性能的绿色,只有建筑师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才能实现新一轮的绿色建筑事业的提升与发展,起到一个建筑师应该起到的历史责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发表了题为“为明天而设计回到设计的全体论”的演讲,提出建筑师应该是有一定理念思想的哲匠,并引申出设计的全体论所包含的三个层面:建筑师职业精神与国际建协;建筑策划与方法论

5、的思考;为明天而设计方法论的实践。“建筑策划”是为明天而设计的设计方法,特指在建筑学领域内建筑师根据总体规划的目标设定,从建筑学的学科角度出发,不仅依赖于经验和规范,更以实态调查为基础,通过运用计算机等近代科技手段对研究目标进行客观的分析,最终定量地得出实现既定目标所应遵循的方法及程序的研究工作。庄院长还列举了乡村建设与大数据研究、电力科技馆、 东北大学文科楼、渭南文化中心、城市森林花园五个案例,分享了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衡设计集团董事长冯正功发表了“交融?纳悦为明天设计的思路与实践”的演讲,他提出建筑创作的目标应为“交融”和“悦纳”, “交融”即通过延续的方法,达到共生、融合与创新的目标; “

6、悦纳”即通过人本的理念,达到宜人、多样与健康的目标。“延续建筑”即通过延续的方法,达到交融与悦纳的目标的建筑。他结合中衡集团新办公楼、康力电梯总部、独墅湖会议酒店等项目,总结出延续的策略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建筑与园林相融,人文特质的材料, 城、传统院落与民居,新旧建筑对话, 与地景融合, 记忆与故事, 价值保留,不折的现代性,设计引导生活模式。明天的建筑,应该是有生命的建筑,不仅延续了文化、历史、记忆,更是对现代生活的诠释,更是一座宜人的建筑,一座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筑。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陈雄以“面向明天的设计实践关于新常态下设计综合价值的思考”为题,指出目前经济减速已经成为

7、新常态的主要特征,设计行业呈现四降一升的态势(业务、价格、收入、盈利下降,成本上升),设计企业需要转型升级,应该看到在政府控制楼堂馆所、地产归于理性的大环境下,仍然有很多市场机会,包括基础设施、产业设施、新型城镇化、民生保障及绿色环保。他结合肇庆新区体育中心、华为华电科研楼 b2/b3 改造、横琴高新技术国际创新基地三个案例的设计实践,指出在新常态下建筑师必须与业主目标一致,在满足建设周期和造价控制的前提下,实现高品质的建筑创作和高完成度的设计,最终体现设计的综合价值。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副总建筑师倪阳主要分享了“731 陈列馆”的创作过程。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现在遗址周围已经是

8、哈尔滨平房中心区域,如何界定陈列馆范围与城市的关系成为建筑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首先,用绿地公园将遗址与周边的城市分离,以形成良好的过渡环境。其次,在场地内以保护原有遗迹为原则,恢复731 部队时期原有路网及周边的围墙作为场地设计的记忆框架。陈列馆的建筑构思为记忆黑盒,为降低其高度及减少体量感,将建筑体块斜插入基地之中。之后,黑盒被两道刀痕割裂,裂缝成为揭开罪行和反思历史的空间序列线索。割裂的裂缝“轴线”一条指向731 部队入口岗亭旧址,另一条则指向烟囱遗址,形成对被害人从进入731 试验基地到死亡的全过程的暗示。而两条轴线也将建筑划分成三大体块,形成三个展示区域。建筑场景设计时,特意将731

9、部队消毁罪证的三个烟囱做为竖向构成,与水平的体块形成对比。通过三个烟囱,光线被缓缓引入冥想厅,它慢慢地揭开了这段黑暗的过去。731 陈列馆设计简洁、低调、有力,试图用一种平静的态度表达对这段反人类历史的反思。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徐维平以“营造和谐的城市环境”为题,阐述了他对于为明天而设计的经验和思考,主要介绍了上海世博会 a 片区绿谷商务区、广西荔园山庄两个案例。世博会绿谷商务区不仅仅是“绿”,而是用充足的城市公共空间来塑造更好的办公、生活品质,在统一导则的控制下实现兼容性和多样性,并带来视觉与空间体验的丰富性与趣味性。此外,既要避免小地块集群建筑功能过于分散,又要把能源、停车、服务配

10、套系统的整体建设统一配置,最终形成和谐的城市环境。广西荔园山庄的项目选址非常具有挑战性,设计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周边环境,主要解决了用地局促、地形高差、噪声影响等问题,采用“集”合成势,“群”聚共生的设计方法,营造出一组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集群式园林酒店。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郑勇从两个体育中心谈起高新体育中心和青白江文化体育中心,从最初期的方案构思、理念生成到方案深化和落地施工都将“绿色”二字摆在重要的位置,并从城市的“绿”、建筑的“绿”和城市活力的“绿”三方面展开。城市的“绿” :从总体的规划层面着手,采用体量的集中布局、场地的高效利用以及交通的合理组织等措施, 为市民营造出绿色生态

11、的城市体育公园;建筑的“绿”: 通过建筑遮阳、 垂直绿化、雨水专项规划等技术措施的应用,最终达到绿色三星建筑的设计标准;城市活力的 “绿”:通过打造功能集合的运动mall ,为市民营造出充满生机的丰富城市活动的空间。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的李铮主任以“步入深绿”为主题,深度剖析了中衡设计研发中心(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标识)的绿色设计以“被动优先、主动辅助”为原则,集成各项绿色技术,营造了节能、舒适的工作环境。主要运用技术包括:高性能围护结构、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屋顶农场等被动技术,地源热泵、热回收新风机组、雨水回收、太阳能热水系统等主动技术。在建筑的综合设计方面,优化配置设备管

12、线,合理降低层高,节约造价;充分利用建筑共享空间,营造员工交流、休憩场所。研发中心以“深绿”为目标,将建筑节能技术与功能运用完美结合,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值得推广与学习。“建筑师负责制”研讨沙龙&建筑书画展大会报告结束后,与会代表一同参观了中衡集团新办公楼,并观赏 “建筑师书画展” ,本次展览共展出赵晓钧、杨瑛、傅绍辉、金卫钧、郑勇、洪卫等多位知名建筑师90 余幅书画作品。之后,在中衡集团新办公楼的屋顶花园又组织召开了主题为“建筑师负责制”的研讨沙龙,来自全国各地近三十位知名建筑师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场火花频现,观点纷呈(详见本期第 10 页报道)。本次活动还吸引了行业内多家有实力的企业参展,展位前人头攒动,搭建了建筑师和材料生产商的良好交流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