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24课时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更多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70854 上传时间:2017-08-05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8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24课时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更多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高中历史:第24课时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更多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高中历史:第24课时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更多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高中历史:第24课时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更多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高中历史:第24课时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更多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24课时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更多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24课时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更多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4课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江苏省考试说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新变化和经济发展的表现;“福利国家”的出现;美国的“新经济”。,1.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福利主义,(2)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凯恩斯,滞胀,生产关系,国有化,(2)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私有化,(3)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市场,(4)日本的政府主导型经济,统制经济体制,1987,泡沫经济,干预,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可归纳为“一、四、四”一个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四种干预方式:实行国有化、制定指导性经济计划、扩大政府开支和采购、

2、利用金融和税收等财政手段。四个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第三产业、“新经济”。,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辨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既不是指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也不是指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而是指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2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是否是计划经济体制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经济计划,但不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计划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3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的概念辨析三者分别是工场手工业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它们的核心内容分别是: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

3、售各方面干预经济。4德国与日本模式的比较德国侧重市场调节,日本侧重对经济的计划指导。但政府干预是二者经济发展中的共同之处。,5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并非只有对抗,还有相互适应和可协调的一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些调整只能暂时缓解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近五年江苏高考命题角度12012年第19题考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原因22012年第23题考查西方福利制度的演变,重难点一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表现1原因(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2)第二次世界大战促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4、3)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4)二战后高科技产业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5)凯恩斯主义的盛行。(6)罗斯福新政的启示。,2表现,【史料印证】,重难点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的实质及变化1实质:战后西方国家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并不是要建立计划经济体制,而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计划手段调控经济的作用,其干预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节与完善。但是这些调节与完善并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和问题。,2变化史料一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能自动平衡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因此,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生产效益如何分配,都无需政府干预。政府惟一的作用就是当

5、好“守夜人”,即防止暴动、偷窃、欺骗,确保个人自由和公民机会均等。这种经济理论的信条是“管的最少的政府就是管的最好的政府”。导读:史料表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盛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其特征是自由贸易、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史料二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导读:史料反映了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调控作用,表明国家开始干预经济,是凯恩斯主义的大规模应用。,1识图图1,思考1:图中19501973年英国政府开支占GDP的比例逐年上升,其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如何?提示:(1)

6、19501973年的逐年上升趋势与战后英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有关,扩大政府开支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2)西方国家经济出现了“黄金时期”。,图2思考2:根据图片分析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总量呈现怎样的特征?试简要分析主要原因。提示: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主要原因:美国的扶植;适当的经济政策和大力发展技术和教育。,2.读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行的影响,思考3:有的经济学家认为“新经济”模式的出现从根本上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困扰,你是怎样认为的?提示:只要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新经济”模式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仍受到经济周期性波动等规律及其他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

7、制约。,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1)含义:“福利国家”的概念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现代福利国家则是20世纪的产物,它是指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公认的高标准的社会服务。,(2)形成过程罗斯福新政采取的社会福利政策,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3)实质:福利制度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分配领域社会化的反映。(4)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拉动了经济发展。造成普遍的国家财政赤字。,热点材料:

8、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思考:资本主义国家建设福利国家给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何重要启示。提示:(1)扩大社会就业,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增强公平性、保证可持续性。(2)坚持“以工代赈”, 实行按劳分配制度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高考考什么从概念内涵、特征、本质、属性角度命题高考考过什么2011浙江文综:“滞胀”历史概念的内涵2010上海单科:工党推

9、行社会福利政策的本质2007海南单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体验高考1】 (2010上海单科,24)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解析社会福利政策是国家调控资本主义的重要手段,本质上仍然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同时福利政策也意味着政府要承担更多的责任。答案B,高考再考什么【预测题1】 20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出现了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某种经济形态,它属于经济体制范畴,是在基本经济制度既定的条件下,为促进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而由一系列有机联系并相互制约的机制、制度、组织、决策

10、等方式而形成的复合体。这种经济是()。A市场经济B计划经济C“混合经济”D“新经济”,解析“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某种经济形态”反映了完全自由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混合,即“混合经济”。“混合经济”是指既有市场调节,又有政府干预的经济。答案C,高考考什么从历史起因、条件、规律、趋势、影响、意义角度命题高考考过什么2012海南单科:二战后工党获得大选胜利的主要条件2012福建文综: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趋势2012江苏单科: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影响,【体验高考2】 (2012海南单科,22)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被视为反法西斯战争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尔及其所在的保守党惨败,工党获胜组阁。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

11、原因是()。A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接近最后胜利B工党提出了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C人们担心丘吉尔强烈反苏导致战争再起D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引起选民强烈不满,解析从时间上看,A项是与史实相符的,但不是工党获胜的原因;因战争给社会经济带来破坏,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工党在竞选中提出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抓住了社会要求,取得了民众的支持,B项正确;C、D两项与题意不符。答案B,高考再考什么【预测题2】 学者郑秉文说:现代西方福利国家虽然从模式上看起源于英国,但事实上英国在战后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之后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背离了普享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均一性原则。英国输出了福利国家的思想和模式,却又带头改革,引发了

12、一场风靡全球的福利革命。对上述材料的正确认识是()。A必须打破“全民福利”的“大锅饭”制度B建立现代福利制度需向西方国家 “看齐”C实施高福利制度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础D由膨胀到瘦身是各国福利制度的必经阶段,解析福利制度不是绝对的平均,而是调节社会财富,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手段,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福利政策也在不断变化,材料描述的当今福利制度的特点是必须打破“全民福利”的“大锅饭”制度。答案A,高考考什么从知识比较、联系、概括、归纳等综合能力角度命题高考考过什么2012浙江文综:概括里根政府的经济发展措施2012江苏单科:归纳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的角色,【体验高考3】 (2012浙江

13、文综,23)某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二后,为巩固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作诗一首。后发现其中有一句不妥,它是()。A亦滞亦胀凯失灵(凯,指凯恩斯主义)B紧缩货币出新招C减税减支零通胀D又陷“四高”难逍遥(“四高”,指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解析到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这说明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已经失灵。1981年,里根担任美国总统后,以供给学派为依据,确立了自己政府的经济政策,其主要的思想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但即使是减税减支也无法实现零通胀,C项错误。答案C,高考再考什么【预

14、测题3】 下表是剑桥美国经济史中统计的“美国计算机公司数据处理业务的收入(百万美元)”表。该表最能反映()。,A高科技推动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成为美国经济主导C大公司已经垄断美国经济的命脉D美国经济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一枝独秀解析分析材料,美国的计算机公司业务收入自1963年至1993年的三十年间呈高速发展态势,结合各选项,反映了高科技推动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其他B、C、D三项说法在材料中不能体现。答案A,高考考什么从认识、启示、评价、评述、新史观、新情境创设角度命题高考考过什么2011天津文综:透过图片,解读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2009广东单科:对福利政策的评价2008山东文综

15、:以西方大国的经济措施为切入点,考查经济滞胀,【体验高考4】 (2008山东文综,13)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解析“出售部分国有企业给私人”、“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实际上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其目的是缓解发达国家出现的经济“滞胀”现象。答案D,高考再考什么【预测题4】 2012年7月,英国联合工会发表声明说:“伦敦数以千计公交客车员工投票决定,如果在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上班没有奖金,就在奥运会开幕前举行罢工,以寻求奥运会期间每名上班员工发500英镑奖金。”由此引发了人们对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再思考。下列有关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增加了企业和国家的负担B福利范围仅是社会低收入人群C实施前提是全面实行国有化政策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解析B项与史实不符;福利制度局部调整生产关系,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不能实行全面国有化,C、 D两项错误。故正确选项为A。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