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6课时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及经济政策【更多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70773 上传时间:2017-08-05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9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16课时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及经济政策【更多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高中历史:第16课时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及经济政策【更多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高中历史:第16课时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及经济政策【更多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高中历史:第16课时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及经济政策【更多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高中历史:第16课时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及经济政策【更多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16课时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及经济政策【更多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16课时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及经济政策【更多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6课时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及经济政策,【江苏省考试说明】1商业:春秋战国以来的古代商业;“市”的变迁;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2主要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1.古代商业活动,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海外商运,交子,晋商,2.“市”的发展,草市,空间,3.商业都会的崛起,市井,全国性,扬州,苏州,1.重农抑商政策,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官营商业,生产方式,手工业,经济,2.“海禁”政策,朝贡,3.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雇佣劳动,雇佣,古代商业的三“先”与三“后”的变化商业场所:先定时定点,后打破时空界限。交易媒介:先物物交换,后一般等价物,最后货币固定为金银。商人组织:先亲缘

2、组织,后业缘组织。,1明清时期的商帮和会馆(1)商帮和会馆的形成是明清时期商业繁荣的结果,并不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产物。(2)其中最突出的商帮晋商和徽商分别代表了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商业团体,也反映了两种经营理念。,2古代“市”的基本形态(1)“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3)“夜市”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4)“晓市”即早市,也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可归纳为“一、二、三”一种经济成分:资本主义萌

3、芽的出现。两个前提: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三大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1“资本主义萌芽” 的几个误区(1)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不是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而是衰落的封建专制制度。“闭关政策”与“重农抑商”政策都是封建制度的衍生物。(2)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但直到鸦片战争前夕,就全国而言,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2海禁是否等于闭关锁国(1)海禁不等于闭关锁国。海禁政策不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只是要求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即所谓“贡赐贸易”。(2)闭关锁国政策不是绝对禁止对外交往和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如政府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

4、对外贸易。,一、近五年江苏高考命题角度12012年第3题考查“市”的发展(北宋)22010年第21题考查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32009年第21题考查“重农抑商”观念的沿袭、变革及对历史发展的影响42008年第21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二、江苏历史1扬州是长江流域东端最重要的商业城市,尤其是唐后期,扬州是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长安、洛阳,称之为“天下之盛,扬为首”。造船业、铜镜业等部门较为发达,有繁华的夜市。扬州也是与韩国、日本进行双边贸易的重要港口。2隋唐时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城市,有“扬一益二”之说。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流经扬州,有利于扬州地区的商贸发展。3明代浙江嘉兴

5、使用新式“纱绸机”,“制造尤工,擅绝海内。”分工细密,江南“织造尚松江,桨染尚芜湖”。,重难点一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历程、变化及特点1商业发展历程,2.商业发展变化(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主要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至明清出现专业性的市集、市镇;先是固定时间、场所,到后来打破界限。(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到后来以一般人民所需的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3)交易媒介的变化:从最初物物交换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再后来以固定统一货币为媒介。北宋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4)流通领域的变化:最初都

6、局限于流通领域,到明清时逐渐出现“生产与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的现象。(5)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关系发展为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的组织。如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6)商人地位的变化:由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到宋元明清时期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是古代士农工商等级观念始终没有改变。,【史料印证】,3商业发展特点(1)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2)抑商政策,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商业发展历程艰难曲折。(3)受制于农业的发展。(4)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5)城市的经济职能逐步增强,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由盛转衰。,重难点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1)目的:

7、维护作为封建统治基础的小农经济。(2)评价:前期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史料印证】,2“闭关锁国”(1)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的政策。 (2)根源: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3)目的:维护封建专制统治。(4)评价: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但限制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史料印证】,重难点三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1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1)出现在少数地区、少数部门;微弱、稀疏。(2)发展缓慢,发展水平低。(3)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2对中国明清资本主义萌

8、芽“四性”的认识(1)进步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说明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总趋势。(2)革命性:资本主义萌芽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自然经济形态,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对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3)弱小性:资本主义萌芽只在部分地区的少数行业中出现,稀疏而微弱。(4)缓慢性:发展非常缓慢,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直到鸦片战争前夕,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1识图图1北宋汴京城,思考1:依据图片得出北宋商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提示:北宋商业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出现了专门性的市场。,图2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和乾隆二十五年(1

9、760年)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思考2:根据以上两幅图片分析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由支持对外贸易到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逐渐萎缩。,2读表“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异同,思考3: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孟子曰:“何必曰利,唯有仁义而已矣。”从此之后, “重义轻利”成了中国两千多年伦理思想的法则。以上材料实质说明了什么? 提示:实质说明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与儒家的“重义轻利”观念相关。,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始终未能突破萌芽状态的因素(1)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2)具体原因生产资金不足:土地买卖制

10、度和高额地租收入吸引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国内市场狭小: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农民极度贫困,无力购买商品,造成国内市场狭窄。,国际市场缺乏:海禁以及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自由劳动力不足:小农经济下,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国家政策不利:“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工商业的发展。科学技术落后:受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自然科学和技术不能与生产方式直接挂钩。,热点材料:2012年5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利丰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联合发布流通蓝皮书: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112012)。蓝皮书分析了“入世”十年后中国流通业的整

11、体状况,提出中国流通业存在五大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重视流通产业,明确产业定位;消除政策歧视,促进市场统一;提高市场集中度,增强流通竞争力;加强流通研究支持,引导流通企业健康发展;加强流通学科建设,培养流通人才队伍。,思考:当前国家重视商业流通发展与政策支持说明了什么? 提示:说明我国积极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对外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考考什么从概念内涵、特征、本质、属性角度命题高考考过什么2012安徽文综:宋代商业繁荣的特征2011上海单科:朝贡贸易的内涵2011上海单科:对明朝“朝贡贸易”的认识2011浙江文综:明清“会馆”的内涵,【体验高考1】 (2012安

12、徽文综,14)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解析“通宵不绝”的夜市说明市经营的时间被打破,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故A项正确。北宋的市分散在城中,但与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分开的;文娱场所的经营者在材料无法体现(实际上多为私人经营);坊是居民区,市是商业区;,故B、C、D三项错误。 答案A,【体验高考2】 (2011上海单科,1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

13、示中国文化传播的一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A汉朝的丝绸之路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C明朝的朝贡贸易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解析古代中国使节通过陆上丝绸之路或海上丝绸之路出使外国时,常常携带贵重商品作为表示两国交好的手段, A、B两项仅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的一种光荣礼节”;D项的中英鸦片贸易是一种屈辱性的贸易,与题干表述不符;C项的朝贡贸易则是兼有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和文化传播的“光荣礼节”(如郑和下西洋)。答案C,高考再考什么【预测题1】 相传明清时期徽商经营的商品种类非常广,但最忌讳茴香(谐音“回乡”)和萝卜干(谐音“落泊”),所以至今徽州地区仍然流传着“徽

14、州商人心里慌,怕卖茴香萝卜干”。这说明徽商()。A经营活动都在异地进行B大都以经营小商品为主C保持着浓厚的乡土观念D保守而顽强的商业意识,解析本题解答采用排除法。A项材料中并未说明“都”在异地;B项与材料中“经营的商品种类非常广”相矛盾;而C项与材料中“怕回乡”也不一致,材料难以说明徽商保持浓厚的乡土观念。从材料看,明清时期徽商经营的商品种类非常广,但存在忌讳,影响深远,说明其具有保守而顽强的商业意识,故选D项。答案D,高考考什么从历史起因、条件、规律、趋势、影响、意义角度命题高考考过什么2012课标全国:明朝工商业发展的影响2012江苏单科:“市”的变迁趋势2012海南单科:“海禁”政策的成

15、因及影响2011广东单科:均田制的影响,【体验高考3】 (2012课标全国,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解析关键信息“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已六七分去农”,题干反映了明后期松江人绝大部分弃农而从事工商业活动的经济现象,B项正确;A、C、D三项题

16、干无法反映。答案B,【体验高考4】 (2012海南单科,7)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 女衣者,尽是读书人。”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A理学思想的影响B专制制度的松弛C市民阶层的兴起D社会风尚的变化,解析注意题干中限制词“直接反映”。题干反映了明初生员穿玉色衣服、加饰表黑色边条到明后期的崇尚“妇人红紫之服”的现象,D项正确;A项题干无从反映,B项题干无从反映,说法也与史实不符;C项是题干历史现象所能反映的,这正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带来的社会风尚的变化 ,但与题意不符,排除。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