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天上来”疑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706457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河之水天上来”疑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黄河之水天上来”疑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黄河之水天上来”疑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河之水天上来”疑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之水天上来”疑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河之水天上来”疑析诗仙李白在将进酒中开篇之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以雄伟博大的气势描述了壶口瀑布奔流直下的壮美景观,引发人们无限遐思, 但也给后人留下了疑团: 此处“天上”指的是哪里?有人认为 “天上”指的是天山,还有人认为“天上”指的是产生大气降水的高空。人们之所以对 “黄河之水天上来” 产生不同的理解, 是混淆了黄河水的发源地和黄河水的补给来源两个概念。笔者以为李白在欣赏瀑布之时, 近观之则倒悬倾注,若万马奔腾,顿时诗兴大发,认为这水如倾盆大雨般从天而降。这应该是李白的直观感觉,属于对壶口瀑布直抒胸臆的描述, 而无意仔细推敲河水的来源,因而,此处“天上”应该指壶口瀑布的顶

2、部或者“高处”。黄河的发源地因禹贡“河出昆仑”之记载而谬传2000 多年,其真正的发源地应该为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北麓,位于青海省境内。 但是黄河在青海省境内的上源又分有有三段, 历来有不同的观点, 主要有北源扎曲、 中源约古宗列曲及南源卡日曲之说。 依据判断河流发源地的河流长度、流域面积、 与河流主流向一致等原则, 1978 年国务院正式确定巴颜喀拉山北麓曲麻莱县的卡日曲为黄河正源。其理由如下:从长度看,卡日曲比约古宗列曲长25 公里;从源头的出水量看,卡日曲的泉水比约古宗列曲旺盛,在旱季仍不干涸, 约古宗列曲在旱季河床多干涸;从流域面积看,卡日曲比约古宗列曲大700 多平方公里。黄河水的补

3、给来源却比较复杂一些,黄河绵延5400 多千米,主要补给为季风带来的大气降水,除此之外,黄河水的补给来源还有冰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等,但上、中、下游各河段补给方式又有差别。黄河上游(源头至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在非季风区或季风区的边缘,年均降水量大多在 400mm 以下,受季风降水影响较小,主要受到冰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补给。 上游以兰州为界, 兰州以上河段受到巴颜喀拉山和祁连山等冰雪融水和青藏高原上湖泊水补给,由于流经峡谷, 地势较低, 接受较多的地下水补给,尤其是接纳了北部湟水和南部洮水的冰雪融水后水量大增。兰州至河口镇段,由于地势相对平坦,地势大幅降低,地下水和冰雪融水均较少,但该河

4、段越往下游大气降水量逐渐增加; 黄河上游在地势落差较大和水量较丰富的青海、甘肃宁夏境内分别建立龙羊峡、 刘家峡、青铜峡等水电站, 对促进西北地区工农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中游从河口镇至河南旧孟津, 位于季风区范围内, 主要补给来源是夏季风带来的大气降水,平均年降水量大于400mm,夏秋季节水量较大,冬春季节水量较小;此外,该河段流经晋陕峡谷,地势较低,地下水补给量较大,接纳了无定河、泾河、渭河、汾河等支流的汇水流量大增。该河段流经黄土高原,由于土质疏松、地势陡峭加上夏季暴雨冲刷作用,水土流失较强, 平均每年向干流输送泥沙 9 亿吨,占全河年输沙量的56%,是黄河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下游自旧孟津

5、至入海口, 受季风影响最大, 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 夏秋季节河水暴涨,冬春季节水量也较小; 下游由于地势较平坦, 利于大量泥沙淤积,河道逐年抬高,目前河床高出地面35 米,部分河段如河南封丘曹岗附近高出10 米,是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 ,成为淮河、海河水系的分水岭,因而很少有支流汇入,受地下水补给也较少。同时该河段工农业较发达,用水量较大,加上该河段多沙质土壤利于河水下渗, 出现独特的外流河水量自上游往下游逐渐减小的现象,同时该河段在山东段由于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流,冬季和处春有凌汛现象。从地理视角看李白诗中“不复回”有不妥之处:根据水循环原理,自然界的水是可以循环的, 从河流注入海洋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 降水等环节可以形成陆地水,陆地水在地势的影响下由高到低,沿着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最终又把水返回大海,因而可以实现黄河之水“奔流到海亦可回”。总之,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句的艺术价值是颇值得肯定的,它为文学爱好者和地理爱好者提供了不同的研究空间,使我们在品味经典文化中陶冶了情操, 同时我们也要在去伪存真的辩证过程中强化对客观规律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