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论文试论述中国陶瓷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967546 上传时间:2017-08-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瓷论文试论述中国陶瓷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陶瓷论文试论述中国陶瓷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陶瓷论文试论述中国陶瓷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陶瓷论文试论述中国陶瓷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瓷论文试论述中国陶瓷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试论述中国陶瓷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 800-900 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品种有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早在商代,就已出现釉陶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陶器的表现内容多种多样,动物、楼阁以及日常生活用器无不涉及。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 11700 多年的悠久历史。秦汉之际的原始青瓷技术从理论上讲应该不断前进,但事实却出现了大倒退。

2、战国末年空前的征战,引发社会动乱,导致原始青瓷技术发展的停顿,甚至中断。秦汉的原始瓷好像完全是另起炉灶的,看不到直接的传承关系,故只能称之为“釉陶” 。但是原始瓷在越国故地复兴,又似乎说明原始瓷的工艺传统和影响并未完全断绝。秦汉的原始瓷以仿铜礼器的鼎、盒、壶、钟为常见,很少发现战国时盛行的碗、钵、盘、盅等一类的饮食器。装饰的纹样以弦纹、水波纹、云气纹等为主,甚至完全不用战国时常用的 S 纹等装饰。汉代由于社会稳定,农业、手工业发展较快,厚葬风气在民间普遍盛行,从墓葬出土来看,器物还是沿袭仿造青铜礼器随葬的旧俗。西汉晚期烧制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品,以盘、罐、碗、耳杯等为主,同时出现了屋、仓、猪栏、羊

3、舍、牛羊鸡犬等明器和瓷塑。我们在浙江汉代龙窑遗址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原始瓷向瓷器演进的整个过程,青瓷终于随着社会进步从萌芽走向成熟,这是历史的必然。瓷器到了三国时,吴国统治者盛行以青瓷陪葬。对平民百姓来说,价廉物美的随葬器皿莫过于陶瓷制品。厚葬之风对制瓷业的刺激作用是可以想见的,更促使青瓷制作技艺提高。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瓷器生产跃进时期,晋代首次出现了中国文字史上的“瓷”字, “晋瓷”不仅数量多,而且器型更加丰富多彩。青瓷制瓷区域也由南及北推进,特别是北方山东淄博窑在北齐时期已生产优质青瓷。我到淄博窑考察过,那里的青瓷无论是造型,还是釉色都是仿造南方越窑的。青瓷一统天下,烧制的地域进一步扩大,但此

4、时也有少量的黑釉瓷和白釉瓷被发现。这个时期,社会动荡,战乱不断,民族的融合及佛教文化的传入,促使陶瓷艺术风格的多样化。青瓷、白瓷、黑瓷的相继出现,标志着中国瓷器建制已大功告成。北方制瓷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白瓷的出现,为制瓷业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从出土文物看来,白瓷最早出现于北朝的北齐,迄今发现最早的白瓷是北齐武平六年(575 年) 范粹墓的白瓷。隋大业四年(608 年)的李静训墓,也出土了一批白瓷器,胎质洁白,釉面光润,其中的龙柄双边瓶和白瓷龙柄鸡头壶为最精。有了白瓷,才可能有影青、青花、釉里红,才可能有斗彩、五彩、粉彩等琳琅满目、色彩缤纷的彩瓷。黑瓷的原产地在浙江德清,我前年在遗址考察

5、时还拾得春秋时代的褐黑釉瓷片,可见黑釉瓷产生也有漫长的孕育发展过程。东晋之后,北方也开始烧制黑瓷。河北平山县北齐崔昂墓出土的一件黑釉四系缸,标志着北齐时期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黑瓷。这一切都为唐宋北方名窑的普遍出现打下坚实基础,也是唐宋瓷业高峰时期到来的序曲。2盛唐时期,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在南方专门烧制青瓷的越窑,聪明的工匠试制出了一种特殊的瓷器,瓷胎轻薄致密,釉层晶莹细润,在入窑前还要在匣钵上加以特殊处理,最终烧成了润泽如玉、清亮似水的“千峰翠色”秘色瓷! 北方以 “白如雪”为代表的邢窑生产的白瓷,瓷胎、瓷釉白度都很高,叩之发出金石之声。四川等地也烧制白瓷,唐代大诗人杜甫晚年生活在成都

6、,他就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诗云“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杜甫将距成都不远的大邑白瓷描绘得细致确切。黑、黄、花瓷及绞胎瓷器烧造成功,以长沙窑为代表的彩瓷、巩县青花瓷的出现,寿州窑黄釉瓷的烧制,打破了“南青北白”比较简单的抗衡。从唐末五代开始,中国瓷器史上出现了名窑林立的鼎盛局面。景德镇制瓷业在元代进入了一个创新时期。工匠们改进制胎原料,采用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 ,提高了烧成温度,减少了器物变形。卵白釉瓷“枢府瓷”驰名天下,闻名遐迩的青花瓷出现后,很快占据了我国瓷器生产的主导地位,另有刚刚问世的釉里红,以及各种单色釉瓷,蓝地白

7、花瓷等,从而结束了元代以前瓷器的单一影青釉和单一刻划花装饰的局面。元青花瓶,最近在国际拍卖市场拍出 2.3 亿人民币的天价。明代瓷器生产几乎由景德镇一统天下,各类陶瓷艺术品璀璨生辉。景德镇不仅官窑兴旺,民窑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了“官民竞市”的局面,这种竞争促进了瓷业的发展。景德镇已成“天下窑器所聚万杵之声殷地,炎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的江南雄镇。永乐、宣德年间的铜红釉和其他单色釉的烧制成功,釉上三彩、五彩、多彩等在工艺上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并研烧出了斗彩瓷。以成化斗彩为代表的彩瓷,是我国制瓷史上的空前杰作,它表明了当时制瓷业高超的技术水平。景德镇将我国瓷器装饰技术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清初,随着封

8、建政权的相对稳定,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顺治二年手工业“匠籍”的废除,国外对中国瓷器的需求量的增加,使景德镇瓷业生产在清代前半期达到复元,代表了整个时代的水平。自康熙十九年御窑厂正式恢复到乾隆中叶,瓷业生产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制瓷技术更趋娴熟精湛,品种尤为丰富多彩。高低温颜色釉“莹润纯全” ,珐琅彩、粉彩精细秀雅,特别是康熙青花、五彩、三彩风格别致,雍正墨彩朴素清逸,釉里红发色纯正,鲜艳瑰丽,而乾隆瓷器以奇、巧、新、精取胜,玲珑和瓷雕等工艺瓷巧夺天工。造型精巧、装饰靡丽、瓷质莹润三者兼备,构成了康雍乾三朝瓷业的辉煌成就。此时,景德镇瓷业步入了黄金时代。元代青花瓷赏析举例说明青花器是一种釉下

9、彩白釉蓝花瓷器,它是以含钻矿物颜料在瓷胎上绘画,上釉后经 1200高温烧制而成。青花器的烧制成熟期应是元代晚期,它是中国陶瓷烧制史上的一次飞跃。元青器的胎为瓷石与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料。一般大型器胎质疏松并有细小气孔,不够洁白,瓷化程度略差,底部露胎不施釉。采用垫砂支烧,有的底有“火石红”色,有的砂底涂刷铁红色,色较浓重,瓶与罐类体部有几道接痕。而小型器胎质细腻洁白,釉面一般厚而温润,有的达到玉质效果。釉色有两种,一种为青白色,青色较浓,也有淡青色和白色的;另一种为卵白色,不透亮,釉厚光润。这两种釉与元代的青白瓷釉与枢府瓷釉有联系。青花料也有两种,一种是进口钻料,靛青中泛紫或青翠色,绘画纹饰呈

10、色浓艳,整个3画面浓淡不一,有的带有黑褐色的斑点,有的斑点上还呈现“锡光”;另一种为国产钻料,其青花呈色灰蓝,有的蓝中略略泛点紫,而黑褐色的斑点较少。元青花器造型种类较多,有胎体厚重的大器,如罐、瓶、盘、碗等,也有胎体轻薄的精细作品,如高足碗、盘、碗等。瓶有梅瓶、玉壶春瓶、象耳大瓶、四系扁瓶、葫芦式瓶等;壶有执壶、梨式壶等;碗盘大者口径在 30 厘米以上。还有匝、鼎、觚、塔式瓶、军持、器座等。罐、瓶、壶各品种还有八棱形,较有特点。元青花中罐、瓶之类的大器较多,有的是两节或多节分段制胎,底部也是用胎泥另接,粘接处器表常常留有凸弦痕。底部无釉,多带粘砂痕,有的中心部位带有支烧痕。器足修整随意,常见

11、足端外墙斜削一周,挖足底部有旋痕,说明修胎不讲究,工艺较粗糙。而小件器制作较规整,但有的碗底中心往往有乳钉状突起。高足杯的体与足为胎泥粘接,足的修整也常不规整。元青花的装饰构图有两种,即饱满型与疏朗型。饱满型器表绘满青花纹饰,采用多层次技法与锦底开光技法,层次多的可达 8 至 9 层,繁缉细密;疏朗型装饰画面疏朗开阔,主要画面由单个纹样构成,多留空白。元青花器常见纹饰有龙纹、凤纹、麒麟纹、鱼藻纹、鸳鸯纹等动物纹,牡丹、莲花、菊花、松竹梅等植物纹,还有人物纹。其纹样有各自的特征:凤鸟分凤与凰,即雄凤与雌凤,常见嬉戏飞翔的凤鸟纹,自然活泼。麒麟纹在元青花中多见,形态像鹿;游鱼、鸳鸯戏水、孔雀、兔等

12、纹饰均绘画精细,神态如生。植物纹中,牡丹纹较常见,以缠枝形式表现,花大叶大,花朵肥胰,花瓣层叠,外轮廓为小花瓣,而留白边,叶为尖瓣葫芦形片,莲花似麦穗状,色不填满,留白,叶也呈葫芦形,但带双翅;菊花纹单瓣和重瓣均有,而瓣较宽留白边,花芯多画成网格,叶片分叉。以上的花卉纹有的作为主题纹饰,也有的作为边饰或辅助纹饰。常见作为边饰或辅助纹饰的还有变形莲瓣纹、蕉叶纹、卷草纹、海浪纹等,在鉴别时不能忽视。如海浪纹是由浪与水波组成的二方连续图案装饰,一般以一道粗曲线画浪,以细线绘水波纹,水波线短而细密,较为工细。 青花牡丹龙纹兽耳罐属大件器,直口,短颈,鼓腹,溜肩,圈足,颈部有一道凸弦纹,肩部两侧附兽头衔

13、环耳,无环。其造型、纹饰与 1980 年江西省高安出土元青花龙纹兽耳盖罐相似而略显饱满。真品龙纹身形瘦长,龙首小而扁长,唇长上卷,龇牙张口,吐舌,双眼圆睁,双角后抿,颈细长,身有鳞纹四肢强劲有力,肘毛飘舞如火焰,爪有三指或四指,尾鼠多呈火焰纹。而仿品龙纹头和上唇较短,线条生硬,腿上的肘毛不自然四肢显得无力,给人的感觉凶而不猛,云朵也显得呆滞缠枝牡丹花在元代青花中是流行纹饰,一般为花朵等距离布满一周。以枝叶缠绕娇艳盛开的花朵,枝自如弯曲连接花朵,肥硕鲜叶为尖瓣葫芦状生满其间,花边留有小花瓣空白,即花大叶大,形态活泼,欣欣向荣。而仿品的花叶形状呆板,枝条连线处多,涂抹间看不出起笔收笔的自然感,生动不足。另外,仿品器底处理不自然,属有意为之。青花发色浓,层次色阶变化不强,虽是繁密的 7 层纹饰,但是龙纹与缠枝牡丹纹没有表现出元代风格,线条生硬,运笔较乱,釉面也薄,玻璃光较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