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综生物试题microsoft word 文档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669348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理综生物试题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理综生物试题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理综生物试题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理综生物试题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理综生物试题microsoft word 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理综生物试题microsoft word 文档(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综(6)生物1在 2006 年 8 月 25 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来自美国哈佛公共健康学院的一个研究组 提出了两种分别叫做 PBA 和 TUDCA 的化合物有助于糖尿病治疗,其机理是:这两种 药物可以缓解“内质网压力”(指过多的物质如脂肪积累到内质网中使其出错的状态)和 抑制 JNK 基因(一个能干扰胰岛素敏感性的基因)活动,以恢复型糖尿病患者的正 常血糖平衡,并已通过型糖尿病小鼠实验获得成功。下列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A肥胖与型糖尿病的病因有关 B内质网功能出错影响了胰岛素的合成 CJNK 基因活动受到抑制是型糖尿病的另一重要病因 D型糖尿病小鼠的胰岛 B 细胞中的线粒体和高尔基体也参与

2、了胰岛素的合成和分 泌2赫尔希等利用35S 和32P 标记的 T4噬菌体侵染细菌进行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对此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含35S 或32P 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35S 标记噬菌体蛋白质的实质是标记了蛋白质中氨基酸的 R 基 C32P 标记噬菌体 DNA 的实质是标记了 DNA 中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基团 D实验时噬菌体中的 S 和 P 应分别标记 3在油菜上选取健壮且叶龄相似的叶片数片,用直径为 1cm 的打孔器避开叶脉,打下小 圆片 60 片放入水中,采取措施将叶片内的空气逐出,代之以水,充满水的叶子圆片沉 入水中,把下沉的叶子圆片连同水放置在

3、黑暗处备用。取 6 只编号烧杯,各倒入 20mL 凉开水,用玻璃管向 3、4、5、6 号烧杯内的凉开水各吹气数分钟,再向 6 只烧杯各放 人叶圆片 10 片,分别置于不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作如下表所示的处理: 杯号光照强度/klx温度/水 11525凉开水 2525凉开水 3155经吹气处理过的开水 4525经吹气处理过的开水 51525经吹气处理过的开水 655经吹气处理过的开水 关于上述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向 3、4、5、6 号烧杯中的凉开水吹气,目的是增加水中的 CO2含量 叶圆片最先上浮的烧杯应是 5 号 本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速率受光照强度、温度、CO2含量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4、 实验中 3 号与 5 号烧杯比较,可说明光合作用速率受温度的影响 AB C D 4单倍体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是 ( )一定是二倍体 一定是多倍体 二倍体或多倍体 一定是杂合子 一定是纯合子 杂合子或纯合子 A B C D 5下图所示为四个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四图都可能表示白化病遗传的家系 B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基因的携带者 C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 1430 (20 分)甲状腺产生的激素与垂体产生的激素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某实验小组为了 验证: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时

5、又可抑制促甲状腺 激素的分泌。设计了如下方案: 1将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健康同性别的大白鼠平均分为 A、B、C、D 四组,每组分别注 射等量并适量的133I 注射液。2定时测定各组血清中观测指标的放射量,结果都正常基本相同。 3一段时间后,A 组:注射适量促甲状腺激素;B 组:注射适量促甲状腺激素抑制剂;C 组:注射过量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D 组:注射生理盐水。 4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血清中观测指标的放射量。 (一)简要叙述该实验原理: 1碘是合成 激素的原料,给133I 能形成 ,其在血清中的含 量变化可作为观测指标。 2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 3当注射过量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后, (二

6、)预期最可能的结果并比较结果得出结论 1预期结果(观测指标放射量的变化): A 组: B 组: C 组: D 组正常。2比较结果得出结论 你认为,比较 组实验结果,能证明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 腺激素的分泌。 比较 组实验结果,能证明甲状腺激素过多时又可抑制促甲状腺 激素的分泌。 31 (22 分) 在一外貌正常的牛群中,产出一头矮生的雄犊。这种矮生究竟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直接 结果,还是由于隐性矮生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发生的分离,或者是由于非遗 传因素(如饲养条件)的影响?你如何确定? 设计杂交实验,确定“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 。 设计杂交实验,确定“是由于隐性矮生基因的“携带者”偶

7、尔交配后发生的分离” 。 确定“是由于非遗传因素(如饲养条件)的影响” 。 一个自然繁殖、表现型正常的果蝇种群,性别比例偏离较大,经研究发现该种群的基 因库中存在致死基因,它能引起某种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从该种群中选取一对雌雄果 蝇相互交配,F1中有 202 个雌性个体和 98 个雄性个体。请回答: 导致上述结果的致死基因具有 性致死效应,位于 染色体上。让 F1 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出现致死的几率为 从该种群中任选一只雌果蝇,如何鉴别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理综(4)生物答案1.C 2.A 3.D 4.C 5.C 30 (20 分) (一)1甲状腺(2 分) , 131I甲状腺激素(2 分

8、)2影响甲状腺分泌131I甲状腺激素,当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发生变化时,血清中的131I甲状腺激素含量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3 分)3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使甲状腺的分泌 功能下降,血清中的131I甲状腺激素含量随之下降(3 分)(二)1预期结果: A 组:升高(2 分)B 组:降低(2 分)C 组:降低(2 分) 2比较结果得出结论:A、 B、D;(2 分) B、 C、D (2 分) 31 (22 分) (11 分) (1)用这头矮牛与多头正常母牛交配,其后代矮牛与正常牛呈 1:1,则矮 生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 (4 分) (2)用矮牛与多头正常母

9、牛交配,后代全部正常或正常牛多于矮牛,则矮生是由于隐 性矮生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的结果。 (4 分) (3)当改变饲养条件后,这一性状应有改变,则矮生是由于非遗传因素的影响。 (3 分) 、 (11 分) (1)隐(2 分) X(2 分) 1/8(3 分) (2)将该只雌果蝇与种群中任一雄果蝇交配,统计子代雌、雄果蝇的数目。若子代雌、 雄果蝇比例为 1:1,说明该雌果蝇为纯合子;若子代雌、雄果蝇比例为 2:1,说明该 雌果蝇为杂合子。 (4 分)生物答题卡生物答题卡班级班级 姓名姓名 分数分数 1 2 3 4 5 30(一一) 1 2 3 (二二) 1 预预期期结结果果 A 组组 B 组组 组组 2 比比较较结结果果得得出出结结论论 31(1) (2) (3) (1 1) (2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