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祖国统一大业教案3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669183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22祖国统一大业教案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6.22祖国统一大业教案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6.22祖国统一大业教案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22祖国统一大业教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22祖国统一大业教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您服务教育网http:/1 1 必修 1 第 22 课祖国统一大业教学设计-湖南省桂东县第二中学李益成搜集整理教学目标掌握一国两制的背景提出及运用,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统一的历史必然。教学重点一国两制的提出、背景、运用。教学难点从可能性与必然性分析,得出统一的结论。教学方法“阅读讨论讲授“结合。教具准备powerpoint课件。授课过程导言:(图片)台湾农产品进入大陆两岸经济要求交流共同发展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两岸政治要求交流和平统一大陆佛舍利赴台展出两岸文化要求交流民族凝聚力和平发展是世界主流,也是海峡两岸和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人民意愿,大势所趋必然性一国两制和平

2、统一的政策可能性授课: 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实践及展望一、理论: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1. 背景(1)台湾问题的由来(阅读“白皮书”台湾问题与中国统一,一九九三年九月一日)设问讨论:a. 总结德国两次统一的原因?材料一 1990年 10 月 3 日零时,在柏林帝国议会大厦前,伴随着联邦德国的国歌声,特制的旗杆上徐徐升起了黑红黄三色的联邦德国国旗,宣告两德实现统一。12 月 2 日,全德举行议会选举。基督教民主联盟获胜,科尔任统一后德国的第一任总理。材料二俾斯麦在德国的统一中起了重要作用,1862 年任普鲁士首相和外交大臣。他认为德意志的统一只能在普鲁士王朝的领导下,采用“铁血政策”才能完成。他先后发

3、动普丹、普奥和普法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大业,威廉一世1871 年 1 月 18 日在凡尔赛被加冕为皇帝,他任德意志帝国宰相。(生答)经济基础政治政策文化民族凝聚力(师总)“华而不实”,要“以史为鉴”。必要性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的要求)可能性政策灵活(个人的作用)b. 借鉴:如何处理中国国家统一的问题?(生答)和平统一,共同发展(两德的统一)为您服务教育网http:/2 2 武力解决,民族复兴(内政,实效)(师总)前面是“邓小平”,后面是“毛泽东”。统一是肯定的。关键在于方式历史由人民群众创造,而个人因素有不确定性(阻碍或促进作用)所以必然要“两手准备”以实现人民意愿统一。(2)政策:解

4、放台湾金门之战分析:阶级性国共阶级矛盾变化:统一台湾(视频)告台湾同胞书邓小平讲话分析: 民族性和平发展是世界主流,也是海峡两岸和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人民意愿,大势所趋。2. 提出: 80 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内容)3. 完善:国策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前后联系:人大的性质作用4. 地位:邓小平理论的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二、实践:解决港澳问题(一)香港回归1. 条件:基础国力(改革开放)政策灵活(一国两制)2. 历程(1)(视频)八二会谈设问讨论:英国在马岛与香港问题上不同态度说明了什么?(实质,原因)材料一(视频)1982 年 4

5、 月 2 日到 6 月 14 日,历时74 天的英阿马岛之战中,英国在获悉马岛被阿根廷占领后,立即宣布与阿断交,成立以首相撒切尔夫人为主席的战时内阁,作为最高决策机构,并制定了以武力为后盾,政治、外交、经济多管齐下,迫使阿方撤军,如果阿根廷不屈服,就用武力重夺马岛的战略方针。材料二(音频:邓小平三原则)1982 年 9 月 24 日,一个是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再一个问题,是1997 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第三个问题, 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1997 年的 15 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材料三(

6、图片:撒切尔夫人下跪)1982 年 9 月 24 日。在她走出人民大会堂之前,她刚刚结束与邓公关于香港的前途问题的会谈。把踏着舰空母舰而来的撒切尔夫人绊倒在地的,是邓公在会谈中似若不经意地说出的一句话“中国人穷是穷一点,但打起仗来是不怕死的。“ (生答)材料一英阿马岛之战,马岛主权归属问题材料二三中英香港主权之争(军事外交等的享有与否:主权治权的区分)(师总)实质都是国家外交问题(中英、英阿主权之争)根本原因(英国外交的不同结果)国家实力(拓展)如何处理我国的外交问题?“我们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永恒的只有利益。”英国首相迪斯累利提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内

7、外因关系原理)。(2)八四声明(3)(视频)九七回归为您服务教育网http:/3 3 3. 意义(三个标志):新纪元;统一的一步;贡献(二)澳门回归1. 条件(1)基础国力(改革开放)(2)政策灵活(一国两制)(3)香港范例(成功经验)2. 经过(1)八七声明(2)(音频七子之歌)九九回归联系比较: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不同?前者是恢复行使主权(曾经失去),后者则是和平统一(未曾失去)三、台湾问题(一)两岸关系的发展1. 背景必然性历史发展的大一统趋势,人民的意愿可能性政策(和缓交流)2. 表现(1)七九停炮(2)八七开放(3)成立(4)九二共识(5)汪辜会谈(6)八项主张(二)前途:两岸统一(政坛变动,原则不变)(音频)余光中乡愁四、小结提出理论祖国统一大业(一国两制)付诸实践(港澳问题)展望统一五、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