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讲义修辞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668198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7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第四章讲义修辞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4.第四章讲义修辞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4.第四章讲义修辞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4.第四章讲义修辞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4.第四章讲义修辞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第四章讲义修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第四章讲义修辞(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修辞第一节修辞概说一、修辞与修辞学我们现在所谓的“修辞” ,有三种含义。鲁迅说: “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也就不能达意。 ”这里的“修辞”是一个动词,指的是一种活动,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活动。为了达到预期的表达效果,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对语言进行选择、加工的过程,就是修辞活动。例如:(1)原句;从此就看见许多新的先生,听到许多新的讲义。改句: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 (鲁迅藤野先生 )) (2)原句:我想那隔河的牛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一改:那隔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二改: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郭沫若天上的街市(3)他

2、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鲁迅孔乙己 )修辞的第二个意思就是指的这种规律,即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是一个名词。 修辞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和相对的稳定性。作为名词运用的“修辞” ,有时也是指关于修辞的学问,这是它的第三个含义(修辞学)。这个意义上的“修辞” ,就是“修辞学” 。如我们说:“修辞和语法是两门不同的学问。”就是用的这个意义。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的科学。修辞学是语言学中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修辞现象,即修辞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有关的一切言语现象。根据陈望

3、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的理论, 修辞现象有“消极”与“积极”之分。所谓“消极修辞”,是指为使语言准确、明白、通顺、周密而采取的修辞手法。如上举例(1) (2)就属此类。再如:(4)原文: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明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丰盛细致的感情。改文; , 高深的知识, , 丰富细致的感情。(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高明”一般指见解或技能高超,用来写“知识”不够贴切;“高深”,一般指学问、知识、技术的水平高,程度深。“丰盛”和“丰富”是同义词,但意义上有细微的差别:丰盛词义范围较小,仅指物质方面;丰富,词义范围较大,兼指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两处改动使表义更为明晰准确。这同样属于消极修辞现象。所谓“

4、积极修辞” ,是指为使语言生动形象而采取的修辞手法。例如:(5)橙子黄了,弯弯的树梢上坠下一个个金子般的月亮。(赵敏早落的果子 )(6)散会时靳开来对高干事笑了笑:“喂,笔杆子!一旦我靳开来光荣了,你可得在报纸上吹吹咱呀! ”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7)街市渐渐平静了,珠江水啊,载着一船船商品,载着一船船欢笑,载着一船船酒一般香醇的生活味儿,离开了小墟, (杨羽仪沸腾的墟日)(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乌夜啼 )例( 5)用“金子般的月亮”来喻指“橙子”;例( 6)用“笔杆子”借指“使用笔杆子的人”,用“光荣”表示“牺牲” ;例( 7)顺着“载着一船船商品”的表达,

5、说“载着”“欢笑”, “载着” “生活味儿” ;例( 8)用描写人的“寂寞”去描写“梧桐”。这些都是突破语言常规的表达,富有鲜明形象、活泼生动的表达效果。二、修辞与语言要素修辞现象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言语现象。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要提高语言运用的效果,必须有效地利用各种语言材料。语言的各个要素,如语音、 词汇、 语法,书面语言还有文字,都是修辞需要利用的材料,是修辞的基础。(一)修辞与语音要提高语言表达的效果,不能不重视语音因素的利用。如拟声、谐音、双声、叠韵、平仄、押韵、叠音、重音、停顿、音节、节奏、儿化韵等各种语音因素,在语言表达中恰当运用,都能有效地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请看李白的诗歌静夜思:(

6、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音韵和谐,有节奏感,平仄相错,抑扬有致。上例讲到音节的协调,这里不妨再举两例来看:(2)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杨朔荔枝蜜 )(3)原稿:又过了不少工夫,才看见仪仗,什么旌旗、木棍、戈、弓弩、黄钺之类,改稿:又过了不少工夫,才看见仪仗,什么旌旗、木棍、戈戟、弓弩、黄钺之类,(鲁迅眉间尺 )(4)乙: 我看哪, 他根本不配当总编辑!我二叔说了:“我看他是总编急,他一编报纸, 咱们大伙儿可要跟着发急呐!” ( 相声集 ?草包编辑 )(二)修辞与语汇在修辞活动中,说写者根据表达的需要,从声音、形体

7、、意义、色彩、用法等方面,对词语进行调遣、安排,以求适切地达意,这自然要涉及各种各样的不同类型的词语,如同义词、反义词、上义词、下义词、多义词、同音词、口语词、书面语词、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成语、歇后语、惯用语等等。阮阅诗话总龟卷十一载:(5)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作“推” ,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 “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一般多赞成韩愈的意见,以“敲”为佳。因为“敲”字声音

8、响亮,夜深林静,空谷传响,更显山居的静谧,从而突出“幽居”的题旨。(6)克里米亚半岛是全苏联最美丽的地域, 从花园到这三层的宏丽的皇宫,有一个门在从前是专备俄皇个人用的, 这皇宫内装饰得富丽,那是不消说的。(邹韬奋在雅尔达 )(7)小吴行啊,你们这些小姑娘居然把我们大老爷替下来了!宋玉娥您应当说:这些大姑娘把小老爷们替下来了!小吴看,看,一句不饶人! (老舍女店员 )(8)汽车的马达声清晰地传来。人们一齐转过头,望着大路。一辆吉普车转过山嘴,驰入机场。 (方纪挥手之间 )(9)有些人专攻旁门歪道,不学无术,却又:“毁”人不倦,不以为耻。(林育先生的微笑 )(10)冯巩很谦虚,他自认“三不是”:

9、不是好儿子,不是好丈夫,不是好爸爸。他儿子出生时,他正在上海电视台录象,如果离开,整台节目就得抛锚坐等。他只好请妻子“自力更生”了。等冯巩回到家里,儿子都快满两个星期了。(文摘周报, 1990 年 3 月 28 日)(三)修辞与语法修辞首先要符合语法规范,这是修辞的先决条件。同时, 修辞要提高效果必须有效地利用语法规则。汉语的句法丰富多彩,给修辞提供了广阔的选择余地。例如同一个意思既可用陈述句,也可用疑问句, 既可用肯定句, 也可用否定句,说写者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调配。请看下面的例子:(1)原稿:累累的果实把树枝都压弯了,有的树枝竟然被苹果压断了,而大多数树枝不得不用木杆撑住。改稿: 果实

10、累累, 树枝都被压弯了,有的树枝竟然被压断了,大多数树枝不得不用木杆撑住。 (峻青: 秋色赋 ) 为了表达特殊的需要,有时也可对语法规则作合理的突破。例如:(2)小赵心里更打了鼓,老李不但不傻,而且确实厉害。同时,他要是和所长有一腿的话,我不是收拾他,就得狗着他点,先狗他一下试试。(老舍离婚) (3)十年战争后,国共合作又。回念旧时人,潸然泪沾袖。 (陈毅生查子 ?国共二次合作出山口占)(四)修辞与文字由于汉字是平面形文字,形体丰富多样, 富于变化, 同时又具有表义性的特点,无论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都蕴涵着丰富的修辞价值,具有极大的修辞“可能性”。恰当的利用文字形体来进行修辞,能有效地增强表达

11、效果。例如:(1)吕先生这是一个不大好听的雅号。被称为“吕先生”的人,不一定尊姓“吕”,而是指某人说话、作文、处事归于吕氏之辈。吕者,上一口,下一口也。此口,忽而这么说,彼口,俄顷那么讲,出尔反尔,自相矛盾,令人捉摸不定而又莫明其妙。人们有时就把此辈讥之为“吕先生” 。 ( 解放日报 1979 年 6 月 9 日)上例利用示姓的方法,借“吕”字的字形,加以巧妙解释,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言而无信,出尔反尔之徒。又如:(2)张俊民道: “胡子老官,这事在你作法便了。做成了,少不得言身寸。 ”王胡子道:“我那个要你谢。 ”(3)坐看十八公,俯仰灰烬残。(苏轼夜烧松明火 )把“谢”析作“言身寸” ,把“松

12、”析作“十八公” ,这是用字形的离合的析字方式来增加语言的表达效果。再如:(4)他头发已经花白了,很随便地蓬松着。戴着一付眼镜,镜片后面是一双敏锐的眼睛,眉间常出现“川”字形的思索纹。(叶永烈访华罗庚教授)(5)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例( 4)利用“川”字的形体来摹状华罗庚眉间的思索纹,十分形象;例(5)连续使用“草字头”的字来描写鹦鹉洲的花草之盛,“联边”法的使用强化了语言的形象性,读来确给人以“芳草萋萋”的联想。三、修辞与语言环境(一)何谓语言环境语言环境,简称语境。可以说,语言环境是修辞的生命,没有语境就没有修辞。语境可以大别为两类:言辞语境与言辞外语境。言辞语

13、境,即言语上下文。小至短语,大至篇章,都可以成为言辞语境。两个词相连,它们就互为语境。有一首诗写“大漠落日”只有两个字:“圆寂”。 “圆”是“寂”的语境, “寂”则是“圆”的语境。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最后一句是: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这句话,是以上文整个篇章的描写为背景的。言辞外语境,即情景。包括物理语境和文化语境等方面。物理语境由言语的对象、场合、时间、自然环境等构成。这些因素都是客观存在着的,是具体可感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它们对语言的表达具有直接的影响。周恩来访问尼泊尔时,在加德满都市民欢迎会上说:“祝中国和尼泊尔的友谊像联结着我们两国的喜马拉雅山那样巍然永存。”文化语境, 是指修辞

14、活动的文化背景。文化语境作为一种语境,它不像物理语境那样可触可感,而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但它对修辞活动同样具有明显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昆虫学家周尧在意大利学习时,休息时进行短跑,老师高兴地对学生们大喊: “乌龟们, 前进吧!”电影舞台姐妹 有这样一个情节:姐姐春花苦口婆心地劝月红,以后不要跟唐经理在一起了。月红听了以后说: “晚了,我已经是他的人了。”(二)修辞必须适应语境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说:“殊不知道,语言文字的美丑是由题旨情景决定的,并非语言文字本身有什么美丑在,语言文字的美丑全在用得切当不切当:用得切当便是美,用得不切当便是丑。 ”可见,适应语境对于修辞的重要性。举例来说:(

15、1)白天在图书馆的小书库一角,夜晚在煤油灯下,他又在爬,爬,爬了,他要找寻一条一步也不错的最近的登山之途,又是最好走的路程。(徐迟哥德巴赫猜想原稿)例中的“爬”,作者后来改成了攀登。 “攀登”可以更好地表现出动作向上的趋势,带书面语体的色彩,比口语词“爬”显得庄重,与全文典雅的语言风格更为和谐。这里把“爬”改作“攀登”,并不意味着“爬”这个词不好,而是说“攀登”一词用在这里更适切。修辞必须适应言辞语境,亦即必须考虑与上下文相协调。朱自清的春中有这样几句: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三个句子句型一致,句类相同,读来非常和谐。如果把第二句改成“涨起了水”,或者把第三句改成“太阳红起

16、了脸”,就会显得不协调。 红楼梦第28 回,薛蟠行酒令,前两句是:“女儿悲,嫁个男人是乌龟。女儿愁,绣房钻出个大马猴。”第三句却是: “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前两句已经创造出一个粗俗的格调,第三句太文雅就搭配不上了。于是: “众人听了,都惊异道: 这句话何其太雅! ”众人的惊异就是对上下文不协调的强烈不满。要做到上下文相协调,在修辞过程中,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必须和谐配置,连贯顺畅,不相抵牾。袁鹰的井冈翠竹曾经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但这篇课文在语言表达上较为粗糙,这里仅从适应上下文的角度来分析一处。文中写道:雪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文章结尾处却又写道:你永远那么青翠,永远那么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第二节语体语体是为适应不同的交际领域、交际对象、 交际目的和交际方式,长期使用特定的语言材料而形成的语言特点的体系。不同交际领域如:社会活动、科学技术和文化活动、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