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比较教育(自考复习资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664150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4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比较教育(自考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6比较教育(自考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6比较教育(自考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6比较教育(自考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6比较教育(自考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比较教育(自考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比较教育(自考复习资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较教育发展的三个时代:1.借鉴时代 (1817-19世纪末) :比较教育发展的 第一个阶段 ,当时人们相信把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一直到另一个国家是完全可行的,所以各国都积极从教育先进的国家学习经验,以期为我所用,比较教育因此得以产生和发展起来。同时也忽视了别国教育与当地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和对别国的教育经验在本国的可行性的深入探究。2.因素分析时代 (1900二战末): 比较教育发展的 第二阶段 ,因借鉴时代比较教育研究所采用的研究和方法存在严重的局限和问题,人们并逐步认识到只有联系对象国的社会历史文化和民族特征来研究教育精神和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才能从中获得简洁的启发。因而,比较教育学家们在这

2、一时期注意密切各国的社会文化和民族特征的等因素来分析研究该国的教育。 3.社会科学方法时代 (二战完现在): 【发展期,高原期,反省期) 比较教育发展的 第三阶段 ,期间,注重哲学思辨向强调量化分析和重复验证的实证方法的转变,从偏重人文的历史研究方法,逐向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实证性的科学研究方法为主的方向发展。呈现相互交叉的倾向即“学科重心暧昧”倾向。比较教育 :以比较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当代世界上不同国家、民族、地区和国际社会的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探讨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经验的教育研究领域。外国教育 :外国教育研究一般是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的,而 “ 区域” 的范围则有较大的伸

3、缩性,大可至跨国的文化圈、地理圈、政治圈等,小也可以是一过内部的州、县等。国际教育: 主要是对跨国和跨文化的教育问题,以及这些教育问题对国际社会的作用与影响所做的比较教育研究.国际教育有时也特指国际理解教育活动和计划。因素分析法: 比较教育研究的一种方法,由阿诺德、萨德勒等人首倡,20 世纪初至 60 年代广泛应用于比较教育研究。这种方法强调一国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性对其教育的影响,注重分析影响一国教育的各种因素和力量。汉斯还具体地把影响一个民族国家教育的因素划分为自然因素和世俗因素三大类,并且认为其中由种族、语言、宗教等多种因素复合而成的国民性对教育制度的影响最大。结构功能主义: 西方社会科学

4、的一种理论。它认为一个社会系统整体中,各个部分都发挥着各自独特的功能,以维持社会系统的相对稳定。 20 世纪 50 年代,这种理论逐渐成为西方比较教育研究的主流,主要代表人物有安德森、福斯特等。世界体系分析理论:当代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学派提出的一种比较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20世纪 70 年代在比较教育学界流行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卡诺伊、梅厄、阿尔特巴赫和阿诺夫等。这种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往往比来自该国内部的影响还要大,而比较教育的重要人物之一就是研究和探讨这些外部力量。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处在国与国之间不平等的权利关系之中,而西方国家在国际知识体系和教育体系中享有控制权力,它

5、们因而总是设法维护显存的国际不平等关系并使之合法化。冲突理论: 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的一种理论,20 世纪 70 年代流行于比较教育学界,挑战在比较教育研究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结构功能主义。这种理论认为社会分化产生了相互竞争的社会集团,这些集团为了统治社会而力图控制教育。在研究一国教育制度及其发展时,应当从这些集团的冲突出发来作出分子和解释。冲突理论 “ 新马克思主义 ” 和“ 新韦伯主义” 两大流派,其中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鲍尔斯、布迪厄和卡诺伊等,新韦伯主义的代表任务有柯林斯、埃德蒙 金和阿切尔等。新殖民主义理论: 描述当今世界西方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剥削与被剥削、控制与依赖关

6、系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把国与国之间现存的这些不平等关系视为新的殖民关系,将其与历史上的殖民注意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卡诺伊、阿尔特巴赫和黎成魁等都曾在比较教育研究中运用过这种理论,他们认为,虽然殖民地国家已经纷纷独立,但西方国家输出给边缘国家的西式学校教育制度使得西方世界仍然继续维持并强化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支配权力,特别是使西方世界与第三世界在文化上的不平等关系继续得以维持。依赖理论: 20 世纪 60 年代产生于世界经济研究领域中的一种理论,自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西方一些比较教育学家把这种理论运用于比较教育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有卡诺伊、阿尔特巴赫和凯利等。这种理论认为把世界划分为由西方发达

7、国家构成的 “ 中心” 和主要由第三世界国家构成的“ 边缘” , 处于中心地位的国家总是试图从对边缘国家的控制中获得利益,而处于边缘的国家的由于很多方面受制于人而不得不依赖于中心国家。西方国家教育制度的一如加强了边缘国家对西方国家的依赖关系,进而强化了中心与边缘在政治经济上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并不断使人们逐步认为这种关系是合理的、自然而然的。比较法: 比较教育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在比较教育研究中,比较教育研究者对相同历史时期,或者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有某种相似之处等。以及两者之间存在某种可比性的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进行分析和对照,确定其相同和相异之处,从而揭示各种教育现象之间内在的联系,发现教育发

8、展的内在规律,认识各种教育现象的本质。调查法: 比较教育的一种基本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考察和问卷法等具体的调查研究方法。采用调查法,是比较教育学者了解各个对象国的教育实际状况,从而获得比较教育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并对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必要的整理、描述和统计等处理,进而运用于比较教育研究。文献法: 这是一种通过分析重要的文献来了解对象国的教育的历史与现实情况的重要方法。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不同,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借助查阅和分析重要的教育文献的来的研究资料,可以使第二手资料,也可以使第一手资料,如从国际组织的重要文件和对象国的重要教育法令、教学大纲、统计年鉴等文献中获得的材料就是比较教育研究的第一手

9、材料。文献法一般包括抽样、查阅、鉴别和整理等阶段,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终获得可观、典型的比较教育研究资料。分析法: 对需要进行比较研究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研究,以便透过现象洞察研究对象的本质。可采用两种具体研究手段: 一是定性分析, 即为了判明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所进行的分析;而是定量分析, 既为确定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成都等进行有关数量关系的分析。比较四步法: 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贝雷迪提出的一种比较教育研究方法,包括描述、解释、并置和比较四个主要步骤。描述是收集文献资料和通过学校实地考察,获得比较教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解释就是运用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理论,

10、从不同角度对第一阶段获得的有关对象国教育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解释影响这些教育现象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并置主要是同一概念,出假说。并置分为图表式并置(竖列式)和文字式并置(横列式)两种比较主要任务是对各对象国的教育同时进行对照研究,从而验证并置阶段形成的假说科学量化法: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额诺亚和纽约市立大学的艾克斯坦共同把实证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引入比较教育研究,对科学的比较研究方法进行探讨, 提出了用实证的量化分析的方法论证比较教育研究假说的研究方法。亦称假设验证法。问题法: 英国比较教育学家霍尔姆斯提出的一种比较教育研究方法,包括五个主要步骤:1.问题的选择与分析,明确有待研究的问题。

11、2 提出假说,提出有关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可能的因果关系的解释或有效解决颁发的假说。3.验证相关因素,验证与问题相关的各种社会因素。4.从所提出的假说逻辑上预言可能的结果,对教育发展可能的结果作出预言比较言语的结果与观察到的事实,如果结果与预言相符则表明先前提出的问题得到了暂时的解决,如不符则比较教育的相关环节或整个过程就需要重新验证。比较教育评价: 美国国际与比较教育学会会刊,1956 年创刊,每年 1 卷 4期,主要刊载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著名比较教育学家阿尔特巴赫、爱泼斯坦等先后担任主编。教育国际化: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世界教育

12、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趋势,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的具体表现:一是在世界范围内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加,各国教育的相互关系普遍增强;二是各国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等方面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也更加频繁和深刻,一种世界范围的共性正在教育的各个方面不断形成和加强;三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教育问题也出现了一种世界范围内的一致性,各国的教育正面临对一种共同的挑战;四是各种国际性教育组织和机构的产生,以及他们对世界教育发展的积极介入,也从社会结构上标志着教育国际化的潮流的到来。国际与比较教育: 在教育国际化的历史背景下,比较教育的研究地向和研究领域逐步扩大,乃至突破了以民族国家为基本研究单位

13、的学术传统界限,讲很多国际性的教育发展和教育问题也正式纳入了自己的研究范围。为了反映本门学科的这一深刻变化,人们就将原来的“ 比较教育 ” 改称为“ 国际与比较教育 ”民族主义: 一个民族由于共同的经历、对未来的共同憧憬和前途而形成的休戚与共的民族感。他强调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或种族特征,寻求民族特性和民族尊严,要求在民族经济、民族文化、民族意识以及和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方面维护、捍卫和实现本民族利益。国际主义: 在一般意义上,国际主义是一种超越民族国家界限的、以不同民族国家共同发展为目标的、强调国际协作与世界和平、反对险隘国际民族主义、主张共同推进人类进步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普世主义: 一种

14、源于西方,特别是源于西方基督教教义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原义主要是普天下之兄弟姐妹皆可得主拯救,后逐步泛化为一种按照西方思想来改造和统一整个世界,从而使全世界的人都能过上像西方人一样的“ 文明” 生活的思想观念。世界主义: 一种源于西方的思想观念,宣扬漠视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以至放弃民族主权,认为民族文化传统和国家主权是过时的观念,在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仍然存在的历史条件下就主张取消国界,组织所谓“ 世界国家 ” 或“ 世界政府 ” ,统一世界经济和文化。国防教育法: 美国国会于 1958年通过的教育法令,共10 章。规定在 19581971年的 13 个财政年度期间,由联邦政府拨款 41192

15、2 万美元,用于向高等教育学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发放低息贷款和奖学金;鼓励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帮助各州和地方社区修建和改进中小学校舍,补充、更新仪器设备;举办国际问题教育培训班;进行对考试与辅导的研究和加强辅导训练机构等。恢复基础运动: 20 世纪 70 年代初在美国形成的教育运动,其目的在于消除禁不住以教育造成的学生知识水平下降、基本技能不足的后果,纠正20 世纪 60 年代教育改革教材年度过大、忽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术的倾向。该运动强调读写算等基础与基本技能,实施严格的几率开展学习上的竞争,采用标准化测验,实行能力分组,增加家庭作业,加强爱国主义与道德品质教育。该运动在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

16、达到高峰,为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教育改革做了准备。2061计划: 美国促进科学协会于1989年公布的一份关于科学、数学和技术知识目标的研究报告,题为2061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 。报告包括总体报告和其他无份专题报告,详细叙述了全面改革美国初、中等教育体系的设想、步骤、目标和科学依据,是一个为全面普及美国中小学(包括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长远计划,为美国教育的未来带来了希望。美国 2000 年:教育战略:一份由美国总统布什于1991 年签发的全美教育改革文件。其宗旨是:彻底改革美国的中小学教育模式,不拘一格的创办全球第一流的中小学,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美国人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是美国在21 世纪保持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为此,提出了美国教育改革的4 项“ 教育战略 ” 和 6 项“ 构架教育目标 ” ,力图使 “ 处于危机中 ”的国家变成一个 “ 全民皆学 ” 的国家,以迎接 21 世纪的挑战。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是 1983年 4 月由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的至美国人民的公开信。经过对美国中小学教育质量的18 个月的调查,委员会报告说,美国教育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