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后核潜艇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654348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战后核潜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美国战后核潜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美国战后核潜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美国战后核潜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美国战后核潜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国战后核潜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战后核潜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国战后核潜艇美国战后核潜艇 常规潜艇常规潜艇 刺尾鱼级刺尾鱼级 1952-1952 年年 6 艘艘 背景:借鉴德国 U21 型艇,保持动态研制探索逐艇改进, 技术:水下低阻线形(钝圆型首部流线型围壳) ,收放式首水平舵,X 型二冲程发动机, MK54 水压式鱼雷发射管,AN/BQR2 高性能被动声呐, 海鲫号海鲫号 1956 年年 优化改进 技术:橡胶减震隔音装备,主压载水舱结构,航行中央操纵台布局, 背景:巡航导弹改装计划 梭鱼梭鱼 K 级级 1951-1951 年年 3 艘艘 反潜专用潜艇,以潜制潜二战经验, 问题:水下航速低,续航力小,居住性差, 结论:小型的常规潜艇没有足够空间安装大

2、型声呐设备,潜艇应大型化发展。 鯖鱼鯖鱼 T 级级 1953-1953 年年 2 艘艘 靶标专用潜艇 东方旗鱼级东方旗鱼级 1956-1856 年年 2 艘艘 雷达预警潜艇 结论:雷达电子技术快速进步导致其失去实用性,该级战术设想已没有实用性。 大青花鱼号大青花鱼号 1953 年年 试验专用艇 第一阶段:HY80 高强度钢适用性验证,螺旋桨舵后布局验证,飞机操纵杆式控制验证,多 用途天线试验, 第二阶段:数字式多波束扫描声呐试验, 第三阶段:X 型尾舵验证,新型主被动声呐试验,拖曳声纳基阵试验, 第四阶段:水下高速回转试验, 银锌电池水下高速试验,螺旋桨布局效率研究, 第五阶段:新设计思想和理

3、论实验, 长颌须鱼级长颌须鱼级 1959-1959 年年 3 艘艘 水滴型潜艇,大分舱原则,核常潜艇效费比研究, 结论:核潜艇效费比超过常规潜艇,美国海军从此专门发展核潜艇, 灰鲸级灰鲸级 1958-1958 年年 2 艘艘 巡航导弹比较选择计划, SSM-N-8 北极星 II 巡航导弹(水上发射) ,攻击型核潜艇攻击型核潜艇 第一代第一代 解决:核反应堆与潜艇环境相适应,反应堆与其他设备有机衔接长期可靠运行,不同形式 反应堆应用。 鹦鹉螺号鹦鹉螺号 1954 年年 单双混合艇体结构,先陆堆再上艇模式,SRT-II 核反应堆, 核潜艇实战演习研究, 使用:高速性能与潜艇设备不匹配, 结论:核潜

4、艇的高速性颠覆了反潜战模式,引发相关潜艇技术改进和反潜技术飞速发展。 海狼号海狼号 1957 年年S2G 液态金属冷却剂快中子反应堆, 结论:金属冷却可靠性不如压水堆,后者成为发展方向, 鳐鱼级鳐鱼级 1957-1959 年年 4 艘艘 思想:反应堆研制系列化,核潜艇生产批量化,生产船厂数量化, 技术:S4W 小型化核反应堆, 结论:小型核反应堆只能得到航速更低噪音更高的潜艇(因为核反应堆屏蔽设备无法减少) , 核潜艇大型核反应堆性能更佳。 使用:北冰洋远航计划 结论:证明北极冰下作战的可行性。 第二代第二代 解决:水滴线型与水下高航速,水下高速时水下机动性,水滴线型对总体布置影响, 鲣鱼级鲣

5、鱼级 1959-1961 年年 6 艘艘 技术:核潜艇水滴型和单螺旋桨,多层甲板分隔布置,围壳舵设计,HY80 高强度钢,S5W 半一体化紧凑型压水堆,科纳洛格快速接触式模拟船控系统, 影响:第三艘蝎子号 1968 年 5 月 22 日亚速群岛附近失事沉没。 海神号海神号 1959 年年 雷达预警试验,新设备适用性试验,艇员士气曲线测试, 白鱼号白鱼号 1960 年年 诺布斯卡计划(大潜深,安静性,强声呐) 反潜型潜艇试验,汽轮机电机电力推进,AN/BQQ2 序列球型综合声呐,鱼雷发射管中置, 长尾鲨级长尾鲨级 1961-1967 年年 2 型型 14 艘艘 背景:全面论证优化设计。 指标:排

6、水量 3750/4310 吨, 技术:浮筏减振基座,大测斜螺旋桨,AN/BQR6 主被动双功能声呐,沙布洛克反潜导弹 (MK113 火控系统), 使用:首艇长尾鲨号 1963 年 4 月 9 日深潜试验时失事沉没。 结论:追求潜深指标要慎重。核动力只能使潜艇在人类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航行,任一微小 疏忽都可能导致重大事故。核潜艇安全标准从此大幅提升。 鲟鱼级鲟鱼级 1967-1975 年年 37 艘,艘, 边建造边修改设计原则,声学设备研究计划,通胀影响造价, 排水量 4140/4630 吨,航速 26 节, 尾翼端板结构,AN/BQS6 主动变频三维声呐,AN/VQN1D/BQN4 回声探测仪,

7、 第三代第三代 解决:潜艇武器系统化,核潜艇多用途化,提升水下航速和稳定性,提升声隐身性能, 一角鲸号一角鲸号 1969 年年 安静性潜艇试验,无人运载器试验,拖曳声纳试验, S5G 自然循环反应堆 3.5whp,汽轮机直接驱动(无齿轮传动装置)大长度平行中体结构 (过渡) , 格莱纳德格莱纳德利普斯科姆号利普斯科姆号 1974 年年 1 艘,艘, 设计:汽轮机-直流电机推进系统,开创人名命名先例, 问题:直流电机设计,可靠性差,航速低, 结论:电力推进系统在当时还不具有实用性,直流电机的设计不可行。 洛杉矶级洛杉矶级 1976-1996 年年 62 艘,艘, 背景:苏联潜艇拥有水下速度优势,

8、苏联潜艇质量数量大幅提升,国会争议后最终确定高航速指标。 指标:排水量 6082/6927 吨,航速 32 节,潜深 450/530 米, 技术:确定单壳体结构,圆柱型艇体,AN/BQQ5 综合声呐系统(BQS13DNA 数字式多波束 扫描首部球形声呐 BQG5 舷侧声呐 BQR23/25 拖曳声纳) ,CCS-MK1 综合作战系统(UYK 系 列电脑核心) ,MK48 线导鱼雷,S6G 循环压水堆 160MW-33.1MW(4.5whp), 中后期 688-I 改进型: 战斧导弹潜射垂发系统,敷设消音瓦,HY100 高强度钢验证,玻璃钢增强塑料导流罩, BSY1 综合作战系统,BQG5A 宽

9、孔径舷侧声呐,浆喷推进系统,干式甲板装置接口,北极环 境作战改进, 使用: 水下试验平台计划, 试验型核潜艇龟背结构,BQG5D 舷侧声呐试验,BQQ10ARCI 商用计算机插件声呐试验,互 动式声呐显示技术验证,水下操纵无人机技术验证, UUV 装备计划, LMRS 远期水雷侦查系统计划, 第四代第四代 解决:增加武器和提升系统,全面降低信号和噪音,拓展多用途性能,开展新概念潜艇研 究, 超大型模型潜艇超大型模型潜艇 原型模拟平台,技术试验平台,升级验证平台, 海狼级海狼级 1997-2004 年年 2 型型 3 艘艘 背景:无图纸设计,作战任务动态分析研究, 指标:排水量 8060/914

10、212151 吨,航速 3539/33 节,潜深 594 米,S6W 反应堆 4.5whp, 技术:浆喷推进技术,圆弧型指挥围壳,模块化技术(多任务平台独立嵌加舱) ,HY100 高 强度钢,整体浮筏双层减振基座,AN/BCY1 分布式综合作战系统,660mm 双装填鱼雷发射 管,MK48ADCAP 模块化复合制导鱼雷,HY130 高强度钢验证, 问题:苏联解体,建造拖延,价格飙升, 运用: 未来 40 年装备发展战略研究:潜艇关键技术: 隐身性技术、潜艇结构、传感器技术及通讯联络、有效负载技术、提高功率密度和发展外 部航行器、弗吉尼亚级弗吉尼亚级 2004 年年 3 型型 30 艘艘 背景:

11、近海作战需求, 指标:排水量 6950/7800 吨,航速 34 节,最大潜深 488 米, 技术:系统即插即用升级,AN/BQQ10 声呐系统(实时地形绘制能力) ,S9G 长寿命堆芯压 水堆 4whp,BVS1 光电桅杆,特种作战运载器对接舱,计算机自动动力控制系统, 分批次改进计划, 宽口径阵列声呐,MAC 多弹垂直发射筒,复合材料指挥台围壳,TTC 转型技术堆芯,国会成本控制计划,效费比目标, 批量订单采购,资本激励机制,缩短建造周期,弹道导弹核潜艇弹道导弹核潜艇 过渡过渡 大比目鱼号大比目鱼号 1960 年年 北极星 II 巡航导弹, 结论:巡航导弹效能和潜力不如弹道导弹,转而发展后

12、者。 第一代 乔治乔治华盛顿级华盛顿级 1959/1960-1961 年年 5 艘,艘, 背景:加快赶工,弥补与苏联的“导弹代差” 。固体推进剂导弹计划,北极星海基战略武器 系统计划, 技术:弹道导弹隔舱嵌入设计,北极星 A1 潜射固体导弹 2200 千米, 结论:固体推进剂优于液体推进剂,前者成为发展方向。 伊桑伊桑艾伦级艾伦级 1961-1963 年年 5 艘艘 背景:乔治华盛顿级优化改进,北冰洋作战要求, 指标:排水量 6900/7900 吨,潜深 300 米,航速 2530 节, 技术:弹道导弹发射舱艇体一体化设计,破冰钢罩围壳,北极星 A2 增程导弹 2800 千米, 辅助和备用推进

13、装置, 第二代 拉斐特级拉斐特级 1963-1967 年年 31 艘,艘, 指标:排水量 7350/8250 吨,航速水下 25 节,下潜 300 米, 技术:陀螺减摇稳定仪,MK2 惯性导航系统,AN/BRN3B 卫星导航系统,循环通风和辅助 空调装置,北极星 A3 集束式中程导弹 4600 千米, 运用:两组(蓝组金组)艇员轮流上艇制度,300 米最大下潜深度标准, 换装海神 C3 分导式导弹 4630 千米, 第 20 批次改进计划(弹道导弹和发射筒兼容)齿轮和基座降噪改进, 换装三叉戟D4 洲际导弹 7400 千米(发射筒硬凸膜技术) , 三叉戟洲际导弹计划 交联双基推进剂技术,微电子

14、技术,复合材料技术,核弹头技术(W76/W80/W87/W88) 第三代第三代 俄亥俄级,俄亥俄级,1981-1997 年年 18 艘,艘, 背景:前期潜射弹道导弹项目比较论证,环保和反战舆论压力,超高成本争议, 指标:排水量 16600/18750 吨,航速大于 25 节,潜深 300 米, 技术:自动化控制中心和模块化建造方法,自动化焊接工艺和显微精密钢板切割工艺, 三叉戟D5 导弹 11000 千米,S8G 自然循环压水堆 250-44.12MW(6whp),背壳纵缝式流水 孔平滑设计,玻璃钢导流罩, 预留升级空间和分系统扩展性,艇员生活条件改善, 影响:本土核潜艇基地建设:班戈潜艇基地

15、和金斯湾潜艇基地, 运用:SSGN 计划,共改装 4 艘 模块化多弹密集发射筒/特种作战艇潜射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 北极星计划: 分阶段改进提高固体弹道导弹的射程和性能。北极星北极星 A1 弹道导弹,弹道导弹,1960 年部署巡航,年部署巡航, 指标:体积 8.7*1.37 米,重量 12.9 吨,射程 2200 千米, 北极星北极星 A2 弹道导弹,弹道导弹,1962 年部署巡航,年部署巡航, 指标:热核导弹 80 万吨,射程 2800 千米,精度 927 米, 运用:装备伊桑艾伦级和拉斐特级前 8 艘, 北极星北极星 A3 弹道导弹,弹道导弹,1964 年换装,年换装, 指标:集束式核

16、弹头 3 枚 20 万吨,射程 4600 千米,精度 927 米, 运用:第 9 艘拉斐特级开始装备, 海神改装计划: 拉斐特级降低减震系统要求,增加直径获得的提升用于提高弹头突防能力与灵活性。 海神海神 C3 弹道导弹,弹道导弹,1970 年换装,年换装, 指标:重量 29.48 吨,分导式核弹头 610 枚 4 万吨,射程 4630 千米(2500 海里) ,精度 450 米, 三叉戟计划: 先发展和海神相兼容的导弹,之后研发全新导弹。 三叉戟三叉戟洲际洲际 C4 弹道导弹,弹道导弹,1978 年换装,年换装, 指标:体积 10.39*1.88 米,重量 33.11 吨,分导式核弹头 8 枚 10 万吨,射程 7408 千米 (4000 海里) ,精度 396 米, 技术:交联双基推进剂,复合材料壳体,星光和 MK5 惯性惯导系统, 运用:装备拉斐特级后 12 艘,和俄亥俄级前 8 艘, 三叉戟三叉戟洲际洲际 D5 弹道导弹,弹道导弹,1989 年换装,年换装, 指标:体积 13.41*2.16 米,重量 57.15 吨,分导式核弹头(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