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综合练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625532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理学综合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法理学综合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法理学综合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理学综合练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理学综合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2. 法的实现:指法律规范在人们的行为中的具体落实,即权利被享用,义务被履行,禁令被遵守。3. 法典编纂:是指对属于某一部门法的全部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补充,并编制新的系统化的法典的活动。4. 违法行为:是指个人或单位实施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有过错的不合法行为。5. 法律监督(狭义) :指有关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法定权限,对法的创制和法的实施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6法: 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

2、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的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生活关系和生活秩序。7法的历史类型:就是按照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阶级意志对法所作的基本分类。8法制: 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法律制度的简称。9法的部门:是指对一国现行法律规范按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方法的不同所作的分类。10法学: 又称法律科学,是切专门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11大陆法系:是以古代罗马法为基础和以19 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12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表

3、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13法的价值:就是法这个客体对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或国家需要的积极意义。14法治: 是主张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原则。15法的实施:指法律规范所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实现的活动。他强调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和贯彻。16. 法的(形式)渊源:它仅指法的法律效力的来源,即一个行为规则通过什么方式产生、具有何种外部形式才被认为是法律规范,具有法律规范效力,并成为国家机关审理案件或处理问题的规范性依据。17. 法律规范的效力:是指法律规范的生效范围,即法律规范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对什么人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18. 法律事实: 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

4、消灭的现象。二、填空题1. 社会调整的发展过程具体说,就是由自发的个别性调整发展到自觉的规范性调整。2. 按照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阶级意志对法所作的基本分类,即法的历史类型。3. 法律调整的对象是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意志行为。4. 法的创制的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法律的公布。5法学的研究对象是_法律现象 ( 或法律现实 ) _。6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部分甚至大部分从另一个国家法律制度中输入的现象称为_法律移植 _ 7在法律规范结构中,指明什么条件下才可以适用的部分,称为_假定 _。8法律规范的效力是指法律规范的_生效 _范围。9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_内容 _三个要素组成。10个别性调

5、整是针对具体主体、具体情况所确定的行为方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的 _一次性 _调整。11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_国家强制力 _作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12社会主义产生的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特点是_人民群众 _参加法的创建。13法律调整机制有四个基本要素,其中机动性要素为_法的适用 _14一般禁止型法律调整是按“凡_法律所不允许的_,都是禁止”的原则进行调整。15划分法的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的_调整对象 _。16法律规范在人们的行为中的具体落实,即权利被享用,义务被履行、禁令被遵守,叫做 _法的实现 _。17法律一般只适用于生效后发生的事情和行为,而不适用于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这是法律的_不溯及既往

6、 _原则。18法律不把一定后果的产生与当事人的意志相联系的客观事实或现象,称为_( 法律 )事件 _。19合法行为, 是指符合法律规范或法律原则要求的,对社会 _有益 _至少无害的,从而为法律所保护的行为。20规范性调整是针对某一类主体、某一类情况而使用一般行为规则进行的_重复性 _调整。21社会主义法是上升为_法律 _的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22一般允许型法律调整是按“凡 _法律所不禁止的_,都允许” 的原则进行调整。23法律监督包括_主体 _、 _客体 _和内容三个要素。24. 由各个互不相同,但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法学知识系统,成为法学体系。25. 法的调整职能反映的

7、是社会生活的合法状态,建立合法关系,和法秩序的职能。26. 以古代罗马法为基础和以19 世纪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为大陆法系(或罗马法系或民法法系)。27. 法的基础构成因素是法律规范。28. 我国主导法律部门是宪法。三、单项选择题1. 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是(A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 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2. 法律、法规中关于该法何时开始生效的规定,属于(D) 。A.一般性规范 B.定义性规范 C.原则性规范 D.业务性规范3. 一国现行法律法规按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方法的不同所做的分类称为(D) 。A.法学体系 B.立

8、法体系 C.法的体系 D.法的部门4. 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相连接的中间环节是(C) 。A.法律权利 B.法律义务 C. 法律事实 D.法律意识5. 通过对法律条文的文字排列、语法结构、标点符号和上下文关系等方面的分析,来理解和阐明法律的含义的一种方法是(A ) 。A.语法解释 B.逻辑解释 C. 系统解释 D.历史解释6法理学与部门法的关系是( A )。A 一般与特殊 B整体与局部 C理论与实际 D论与史7针对某一类主体、某一类情况而使用一般行为规则进行的重复性的调整是( B ) 。A 个别性调整 B规范性调整 C习惯性调整 D法律调整 8法作为法所固有的、满足主体法律需要的价值是( C )。

9、A 法所中介的价值 B法的工具性价值 C法律价值 D法的社会公共职能9大陆法系建立发展起来的基础是( C ) 。A法国民法典 B英国法 C罗马法 D美国法10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三种方式中具有立法性质的是( C ) 。A法规清理 B法规汇编 C 法典编纂 D法的创制11法律调整是一种( B ) 。A. 个别性调整 B规范性调整 C. 习惯性调整 D具体性调整12自由与纪律在法律上的体现为( A ) 。A权利与义务 B允许与禁止 C. 积极义务与消极权利 D正义与利益13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法律制度的总称为( A ) 。A法制 B. 法治 C. 法系 D法律14法的社会本质归根结底取决于( C

10、) 。A. 一国的历史传统 B地理环境 C. 经济基础的性质 D一国的民族文化特点15法律规范中关于该规范适用的条件的部分为法律规范的( A ) 。A假定 B. 处理 C. 制裁 D后果16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根本方法是( C )。A.社会调查方法 B.系统论方法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D 法律解释方法17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 D ) 意志。A社会 B.个别 C集体 D共同18在人类历史上存在过( C ) 种类型的法律制度。A. 二 B三 C.四 D五19社会主义法的人民性和阶级性得以统一的可靠物质保证是( A ) 。A. 共同的经济基础 B共同的政治基础 C.共同的社会基础

11、D.共同的行为基础20在我国,党的政策和社会主义法的关系,应当是( A ) 。A. 政策指导法,法制约政策 B政策高于法,法必须服从政策C. 法高于政策,政策必须服从法 D政策与法各自独立,互不干涉21. 法律意识的对象是(C) 。A.法律传统 B.法律心理 C.法律现象 D.违法现象22. 我国宪法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属于(C) 。A.一般性规范 B. 定义性规范 C.原则性规范 D.业务性规范23. 在我国,法典编纂(D) 。A.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内容 B.实行“谁制定谁编纂”的原则C.有官方和非官方两种 D.是一种法的创制活动24. 我国法律规定,检

12、查解释权由( D)行使。A.基层人民检察院 B.中级人们检察院C. 高级人民检察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25. 违法行为是指(C) 。A. 一切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 B.既违反法律又违反道德的行为C. 一切具有社会危害性的有过错的不合法的行为 D.各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四、多项选择题:1. 勒内达维把当代各国法律划分为三大法系,即(BCD) 。A. 资本主义法系 B.大陆法系 C.英美法系 D.社会主义法系2. 我国法律调整对外关系的基本方式有(ABD ) 。A. 通过缔结或参加大量双边、多边国际协议来促进国际关系领域的各方面的合作B. 当国内法与国际法发生某种矛盾时,采取国际法优先的原则C. 当

13、国内法与国际法发生某种矛盾时,采取国内法优先的原则D. 通过国内法调整涉外关系,并使国内法与相应的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相衔接3. 划分法的部门的标准是(AB) 。A. 法律调整的对象 B.法律调整的方法 C.法律调整的原则 D.法律关系主体的地位4. 社会主义法治基本要求是(ABCD) 。 A. 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 执法必严 D. 违法必究5. 法律规范的效力包括(BCD ) 。A. 对事效力 B. 时间效力 C. 空间效力 D. 对人效力6 法与利益的关系正确的是( ABCD ) 。A 利益是法的创制的初始点 B 利益是法的实现的动力和归宿C 法确认、协调、实现利益 D 法的实现就是

14、法所保护的利益的实现7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专门法律原则包括( AC ) 。A 法治原则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原则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D 坚持改革开放原则8 法律调整的要素包括( ABCD ) 。A 法律规范 B 法律关系 C 实现权利义务的行为 D 法的适用9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有( ABCD ) 。A 法律 B 行政法规 C 地方性法规 D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10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察案件范围的规定属于( BD ) 。A 立法解释 B 司法解释 C 行政解释 D 检察解释11 以下属于理论法学的学科有( ABCD ) 。A. 法理学 B法哲学 C. 法社会学 D 比较法总论12 在以下哪种情况下法发挥了法的保护性职能( ABC ) 。A 赔偿损失 B 罚款 C. 追缴税款 D 依法纳税13 法的价值具有两方面的特性,分别是( AB ) 。A. 客观性 B. 主体性 C. 变异性 D. 多维性14 以下关于法与利益的说法正确的有( ABCD ) 。A. 社会利益的分化导致法的产生B. 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决定着法的存在和本质C. 法既可以促进也可以阻碍一定利益的形成和发展D. 法可以协调和实现利益15 社会主义法直接调整和保护生产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BC ) 。A 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