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625456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析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春秋战国时期, 奴隶社会走向瓦解,封建社会逐步形成。而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造就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期。随着西周的解体、奴隶制的瓦解,各个阶级的代言人,各个流派的思想家,纷纷提出了各自的政治思想和学术观点,互相争论,互相影响。影响深远的儒家思想也产生于这一时期。儒家思想,汉书 . 艺文志中提到:“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高。”今又称儒学,是以奉信以孔子为先师,以“儒”为共同认可符号,各种与此相关、或声称与此相关的思想道德准则,是中华文明最广泛的信仰构成。

2、儒家在政治上的核心思想是“仁” 。 “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主张尊重和爱护他人,以爱人之心协调社会和谐。要求治国者应该发展“仁政” , “民贵君轻,以民为本” 。其根本目的也在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秩序。 “礼治”和“德治”也是儒家政治思想中的主要部分。其中“礼治”就是“克己复礼”,礼,指周礼。即主张遵循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序的礼仪规范。以维护努力社会尊卑有序的统治秩序。“德治”是“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即主张以自身的道德去感化和教育他人。这种教化方式, 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能使人心向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是法律制裁所办不到的。儒家在

3、教育上主张“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其教育思想是以“仁” 、“礼” 、 “中庸”、 “有教无类”、 “天人合一”等为内容;以“内省”、“慎独” 、 “知耻” 、 “节” 、 “敬” 、 “义”等为践行方法。儒家编订整理了 五经 ,即诗 、 书 、 礼 、 易 、 春秋。孔子的言论被其弟子整理编撰成了论语,其著名言论流传至今。然而这样的儒学并不适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春秋以来,周礼逐步失去了原有的威力,旧有的典章制度随之衰落了。社会各阶层原有的僵硬界限逐渐被打破,大国之间相互侵略,兼并。各诸侯都想在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中保存自己的国家,强大国家军事、 政治、经济实力,强化国家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面对这样的形势,想要恢复周礼维护旧礼教, 想要社会停留在已陈旧的奴隶制社会的儒家思想,不利于各诸侯国的统一,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儒家思想在当时没能成为主导思想。孔子自嘲“丧家之犬”“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便是真实写照。后来,由于西汉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家统一且经过改造的新儒学有利于巩固和强化中央集权, 因此得到了汉武帝的接纳与强力推行。儒学思想也进入了繁荣发展的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