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一章至第四章练习题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622996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第一章至第四章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必修二第一章至第四章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必修二第一章至第四章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二第一章至第四章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第一章至第四章练习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单元评估检测(六)必修 2 第 1、2、3、4 章(45 分钟 100 分)- 1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本题共本题共 1212 小题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3 3 分分, ,共共 3636 分分) )1.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 F1是(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 31 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2.决定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其中 W 基因控制红色性状,w 基因控制白色

2、性状。一只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红眼雄果蝇杂交,其后代不可能出现的是( )A.红眼雄果蝇B.白眼雄果蝇C.红眼雌果蝇D.白眼雌果蝇3.(2013双鸭山模拟)现有四个纯种果蝇品系,其中品系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表所示:品系隐性性状残翅黑身紫红眼相应染色体、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交配的品系组合为( )A. B. C. D.4.(2013淮南模拟)某生物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E、e)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基因 A、b、e 分别控制三种酶的合成,在三种酶的催化下可使一种无色物质经一系列转化变为

3、黑色素。假设该生物体内黑色素的合成必须由无色物质转化而来,如图所示:现有基因型为 AaBbEe 的两个亲本杂交,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 )A.1/64 B.8/64 C.3/64 D.27/645.下图是基因型为 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先后经过过程B.细胞分裂结束后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C.细胞中有 4 个四分体,8 条染色单体D.细胞分裂结束后可能产生基因型为 AB 的两个子细胞6.(能力提升题)在家鼠遗传实验中,一黑色家鼠与白色家鼠杂交(白色与黑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F1均为黑色。F1个体间随机交配得 F2,F2

4、中出现黑色浅黄色白色=1231,则F2黑色个体和浅黄色个体中杂合子比例分别为( )A.1/6、2/3 B.1/8、1/3 C.5/6、2/3 D.5/8、2/37.下图是 DNA 和 RNA 组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红细胞中有图中 5 种碱基和 8 种核苷酸 B.硝化细菌的遗传物质由图中 5 种碱基构成C.蓝藻的线粒体中也有上述两种核酸 D.DNA 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中有脱氧核糖而没有核糖8.下图为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最终合成的 b、c、d、e 在结构上各不相同 B.f 在 a 上的移动方向是左右C.a 的合成与核仁有关 D.该过

5、程表明生物体内少量的 mRNA 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蛋白质9.(2013合肥模拟)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基因均位于染色体上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10.(2013玉溪模拟)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与结论AR 型和 S 型肺炎双球菌将 R 型活细菌、S 型细菌的DNA 与 DNA 水解酶混合培养只生长 R 型细菌,说明 DNA 被水解后,就失去遗传效应B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用含35S 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

6、短时间保温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说明DNA 是遗传物质C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用从烟草花叶病毒分离出的RNA 侵染烟草烟草被感染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 是遗传物质D大肠杆菌将已用15N 标记 DNA 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经 3 次分裂后,含15N 的 DNA 占 DNA 总数的1/4,说明 DNA 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11.有人把分化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形象地分为“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 。 “管家基因”在所有细胞中表达,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而“奢侈基因”只在特定组织细胞中表达。下列属于“奢侈基因”表达产物的是( )A.ATP 水解酶B.RN

7、A 聚合酶 C.膜蛋白D.血红蛋白12.(能力挑战题)(2013双鸭山模拟)下图表示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分子上含有 A、G、C、U 四种碱基12-单元评估检测(六)必修 2 第 1、2、3、4 章(45 分钟 100 分)- 2 -B.甲分子上有 m 个密码子,乙分子上有 n 个密码子,若不考虑终止密码子,该蛋白质中有 m+n-1 个肽键C.若控制甲合成的基因受到紫外线照射发生了 1 个碱基对的替换,那么丙的结构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D.丙的合成是由 2 个基因共同控制的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 ,共共 6464

8、 分分) )13.下面 A、B、C 三图是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坐标曲线图表示该动物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 DNA 的含量变化。分析回答:(1)该动物体细胞内有 条染色体。A、B、C 三图中表示细胞有丝分裂的图是 。(2)经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具有与亲代细胞相同数目、相同形态的染色体,其原因是 。(3)在曲线图中,ab 段 DNA 含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在 A、B、C 三图中,与bc 段相对应的细胞是图 。(4)若该动物体细胞内有两对等位基因 Y、y 和 R、r,它们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图 C 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为 。14.(2013广州模拟)某种雌雄同株植物的

9、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 与 a、B 与 b)控制,叶片宽度由等位基因(C 与 c)控制,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花色有三种表现型,紫花(A_B_)、粉花(A_bb)和白花(aaB_或 aabb)。下表是某校的同学们所做的杂交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F1的表现型及比例组别亲本组紫花宽叶粉花宽叶白花宽叶紫花窄叶粉花窄叶白花窄叶甲紫花宽叶紫花窄叶9/323/324/329/323/324/32乙紫花宽叶白花宽叶9/163/1603/161/160丙粉花宽叶粉花窄叶03/81/803/81/8(1)根据上表中 杂交组合,可判断叶片宽度这一性状中的 是隐性性状。(2)甲组亲本组合的基

10、因型为 。(3)若只考虑花色的遗传,让“乙组”产生的全部紫花植株自花传粉,其子代植株的基因型共有 种,在其产生的子代数量相等且足够多的情况下,其子代中的粉花植株占的比例为 。(4)若“甲组”中的紫花宽叶亲本自交,则产生的子代植株理论上应有 种表现型,其中粉花宽叶植株占的比例为 。(5)研究发现,白花窄叶植株抗逆性强,产量比其他类型高。若欲在短期内繁殖得到大量的白花窄叶纯合植株,可利用上表中的 组杂交方案来实现。15.下图表示生物体内三个重要的生理活动。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三图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分别是 。对于小麦的叶肉细胞来说,能发生乙过程的场所有 。(2)在正常

11、情况下,碱基的排列顺序相同的单链是 。(3)对于乙图来说,RNA 聚合酶结合位点位于分子 上,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分子 上。(填字母)(4)分子 l 彻底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有 种。(5)丙图所示的生理过程是从分子 l 链的 端开始的。如果该链由 351 个基本单位构成,则对应合成完整的 n 链,最多需要脱掉 分子的水。16.囊性纤维病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跨膜蛋白(CFTR)异常,支气管黏液增多,细菌滋生造成的。下图是 CFTR 合成过程部分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是 ,其功能是 。形成的主要场所是 。(2)细胞器的名称是 ,在图示生理过程中产生水的原因是 。(3)请写出 CFTR 形成

12、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 。(4)基因突变导致个体患上囊性纤维病,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为 _。12-单元评估检测(六)必修 2 第 1、2、3、4 章(45 分钟 100 分)- 3 -1-5BDACD 6-10CDDCB 11-12DB13、(1)4 A(2)染色体完成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3)在间期完成 DNA 的复制 A 和 B(4)YR 或 Yr 或 yR 或 yr14、(1)乙 窄叶 (2)AaBbCcAaBbcc(3)9 1/8 (4)6 9/64 (5)丙15、(1)DNA 复制、转录、翻译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2)a 和 c、b 和 d (3)e f (4)6 (5)A 11616、(1)tRNA 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细胞核(2)核糖体 氨基酸形成肽链时发生脱水缩合而产生水(3)DNAmRNACFTR(4)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