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化之名、字、号与取“字”的学问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619407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文化之名、字、号与取“字”的学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汉文化之名、字、号与取“字”的学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汉文化之名、字、号与取“字”的学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汉文化之名、字、号与取“字”的学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汉文化之名、字、号与取“字”的学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汉文化之名、字、号与取“字”的学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文化之名、字、号与取“字”的学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文化之名、字、号与取“字”的学问(一)汉人的三种传统称谓【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 ,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 20 岁、女 15 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

2、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二)汉人的名、字、号名,一般指人的姓名

3、或单指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字,是男子 20 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 岁许嫁举行笄( j)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有两种情况:“名”和“字”词义相近或“字”是对“名”的进一步阐述,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宽阔平坦的意思;“名”和“字”意思相反的,例如:韩愈,字退之。后人取字,通常是以两个为“字”,例如诸葛亮字孔明。古人通常尊敬对方称自己名,表示自己谦卑时也称自己名。如“不然籍何以至此?”中的“籍”就是项羽自呼己名,表示对对方的尊敬。除了名和字之外,古人还有别号。别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古时,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

4、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别号。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号可以有两个字的,也可以有三个以上字的。例如:陆游,号放翁;陶潜,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字数多的别号有时可以缩为两个字,如苏东坡。此外,有人认为称别人的字、号还不够尊敬,于是就以其官职、籍贯来称呼,如杜甫被称为杜工部,称柳宗元为“柳河东”。(三)取“字”的学问20 世纪以后出生的人,姓名都比较简单。在秉承先辈姓氏的前提下,取一个字或两个字作为名就算完事。对于他们来讲,“名字”是一个单纯词,意义不可再分割。但是,对于古代中国人而言,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独立的意思,不可混为一谈。这里专讲古人的“字” 。从周代开始,人们在名以

5、外,又另取字。 礼记檀弓称:“幼名,冠字。”这句话的解释是:“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 “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时加“字” ,当然是说男子;对于女子,则是“许嫁笄而字” ,到了可以出嫁之时( 15 岁)加“字”。人一出生就要起名,是为了分别彼此,否则便无法以独立身份进入既有的社会秩序系统之中。对小孩直呼其名,不会有什么顾忌,但同样对已经成年者,便显得不够尊重,取字,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以,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古人的字,主要用于他称。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情况下都必须对人称字不称名,这要依对话双方的相互地位而定。彼此地位相当者,尊称别人

6、用字不用名,谦称自己用名不用字;而长辈对晚辈、老师对学生、上级对下级,也可以称名而不称字,这样显得更亲切。如果说起名是为了分彼此,那么取字就是为了明尊卑。这是名与字功能的基本区别。字独立于名之外,但又与名保持有密切的联系。根据古文字学,“字”有滋生之义。因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古人的字,系由名滋生而来。春秋战国时代,人们的名与字之间,一般均有特殊的意义关联。清代训诂学家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 ,归纳、揭示了当时的人名与字之间的五类关联,全面而准确。现补充实例,列举如下:同义互训。孔子的学生樊须,字子迟。须与迟,都有等待的意思。闵损,字子骞。损与骞,都有亏折的意思。颜回,字子渊。据说文解字解释:“渊,

7、回水也。回,渊水也。”反义相对。卫人端木赐,字子贡。上赏给下叫“赐”,下献给上叫“贡” ,意义恰好相对。楚将唐昧,字子明。昧,昏暗的意思,与光明正相反。连类推论。孔子的弟子南宫括,字子容。 “括” ,包括;推论到“容”,受容。楚臣仲归,字子家。由归而家,顺理成章。据义指实。齐公子固,字子城。由坚固之义,引指高大实在的城墙。鲁人冉耕,字伯牛。由农垦之义,引指具体的耕牛。辨物统类。卫人邃瑗,字伯玉;齐人陈灌,字子玉。瑗、灌均为玉类之一种。孔子的儿子孔鲤,字伯鱼;楚公子鲂,字子鱼。鲤、鲂均为鱼类之一种。上面列举的诸人之“字” ,均由两个字组成,但第一字并无实义。如子迟、子贡之“子”,是古代男子的美称

8、。而伯牛、伯鱼之“伯”,系排行用字伯、仲、叔、季的第一位。所以,此类二字“字” ,其实是一字“字” 。这也是早期命字的特点之一。秦汉以后,二字“字”逐渐增多,成为主流。而且,字与名并用时的排列顺序也发生变化。先秦时是先称字,后称名,如楚将百里孟明视,百里是姓,孟明是字,视是名。汉代以后,改为先称名,后称字,如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论及“建安七子”时称孔融文举、陈琳孔璋、王粲仲宣, 这里的孔融、陈琳、王粲是姓名,文举、孔璋、仲宣则分别是他们的字。此外,在取字的方式上,既继承了先秦时代同义互训、反义相对、连类推论、辨物统类以及以排行入字、以美称入字等传统做法,又有了一些新的发展。先说在继承传统方面,例如

9、:蜀相诸葛亮,字孔明;东晋诗人陶渊明,字元亮;唐“大历十才子”之一的司空曙,字文明。(同义互训)唐代诗人罗隐,字昭谏;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字退之;宋代大儒朱熹,字元晦;清代音韵训诂学家王念孙,字怀祖;桐城派作家管同,字异之。(反义相对)北宋文学家晃补之,字无咎;南宋诗人尤袤,字延之;南宋词人刘过,字改之;清代史家章学诚,字实斋。 (连类推论)东吴将领周瑜,字公瑾;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字子瑜。(辨物统类)东汉文学家蔡邕,字伯喈;唐代诗人钱起,字仲文;北宋词人晏几道,字叔原;明代文学家王思任,字季重。 (以排行入字)其次,在新的发展方面,主要有:增美辞。在先秦时代的子、父一类尊称用字以外,大

10、量涵义丰美之辞,如公、翁、卿、倩、彦、伟、休、道、孝, 成为取字的热门选择。例如:用尊老美辞的,东汉大臣窦融,字周公;东吴将领黄盖,字公覆;西汉豪强郭解,字翁伯;唐吏孔巢父,字弱翁。用称谓美辞的,西汉使节苏武,字子卿;大将军卫青,字仲卿。用身份美辞的,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字曼倩;曹丕之孙、魏帝曹髦,字彦士。用形容美辞的,“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字伟长;三国魏文学家应璩,字休琏。用德性美辞的,东汉学者尹珍,字道真。刘备的谋士法正,字孝直。采典籍。采摘典籍中精彩的名言警句之义,用做表字,意趣高雅。曹操字孟德,语出荀子劝学 : “学也者,固学一之也。 , 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

11、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 尚书大禹谟称“满招损,谦受益。 ”由此,明末文人钱谦益,字受之;晚清士绅王先谦,字益吾。表仰慕。表示对前贤先哲的仰慕之意,是古人命名、取字的重要思路之一。北齐文学家颜之推,倾慕春秋时晋人介之推的节操,故与之同名,又以其姓氏为字。南朝文字训诂学家顾野王,钦佩西汉博士冯野王,不仅照搬其名,而且取字曰希冯。明末清初学者顾祖禹,景仰宋代史家、人称“唐鉴公”的范祖禹,仿其名,又字景范。寄情怀。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字所以表其人之德。 ”正如言为心声一样,字也是人们抒情怀的手段。近代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康有为,字广厦,意在表达自己为黑暗下的国人争得一个开明、自由的生存

12、“广厦”的宽阔胸怀。现代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字任之,他自己解释“任之”的涵义:“其一是对自己该做的事,对国家对社会该负的责任,坚决勇敢地担负起来,任之;其二是对无所谓的事、无聊的流言等等,不管它,由它去,任之。这就是我做人处事的信条。”析名文。名与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既可以是文辞意义上的,也可以是文字结构上的。南宋诗人谢翱,字皋羽;大奸臣秦桧,字会之;明“竟陵派”文人刘侗,字同人;清文学家毛奇龄,字大可。既起名,又取字,是中国姓名文化的独特传统之一,直到19 世纪和 20 世纪之交依然如此。以名人为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李大钊,字守常。胡适,字适之。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朱自清,字佩弦。毛泽东,字润之。陈毅,字仲弘。孙文,字中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