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沙河水库水质治理浅析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603819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沙河水库水质治理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沙河水库水质治理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沙河水库水质治理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沙河水库水质治理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沙河水库水质治理浅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沙河水库水质治理浅析大沙河水库水质治理浅析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随着水体中氮磷营养盐的增多,越来越多的 湖泊、水库甚至海洋都呈现富营养化状态。 大沙河水库集雨面积平方公里,水面面积平方公里,最大蓄水量为 亿立方米。根据最近几年的监测数据表明,大沙河水库的化学需氧量(C O D )、氨 氮等指标逐年升高,主要的污染源来自于有机物污染。广东省水利厅水环境监测中心 2010 年第一季度的监测结果表明,大沙河水库水质为类,而 2011 年的检测结果表明水库水质 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当过量营 养进入水库缓流水体后,水生生

2、物特别是藻类将大量繁殖,使水中溶解氧含量急剧下降, 以致影响到鱼类等的生存。水体富营养化时,由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往往呈现蓝色、红 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称为水华。在富营养水库中产生的藻类主要为绿藻、蓝藻 等。一、水库水藻对生活的影响一、水库水藻对生活的影响 由于水中微小藻类不易在混凝沉淀构成中去除,含有大量藻类的沉淀水进入滤池时, 常常使得滤池较早堵塞,使滤池运行周期缩短,反冲水量增加,严重时可能导致水厂停产。 藻类大量繁殖,还引起不同的腥味异臭。藻类产生的臭味用常规处理工艺很难去除,使城 市供水出现不愉快气味,大大影响了供水质量。穿透滤池进入管网的藻类以及残留在水中 的生物及可同化有

3、机物(AOC)还可促进细菌在管网的生长,甚至可能生成较大有机体, 严重时可堵塞水表、水龙头等。二、大沙河水库富营养化成因二、大沙河水库富营养化成因 大量的养殖业污水流入大沙河水库是引起水库水体呈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其中猪粪 污水影响比例较大。表: 年出栏万头猪规模养猪场猪粪尿污水排放量 项目 猪种类饲养周期 (天)存栏数量 (头)平均粪尿排量 (千克/头、天)平均冲洗水量 (千克/头、天)产生污水量 (吨/天)母猪3655006.723018.36公猪365256.41260.81仔猪4913802.911017.82育肥猪10529205.952075.77合计112.76三、比较有效及权威

4、认可的治理模式三、比较有效及权威认可的治理模式 生物操纵法(biomanipulation)治理湖库富营养化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它通过改变水生生 态系统中食物网的结构来控制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的数量。 中国科学院水生科研所经过几年的专门研究,找到了治理水域富营养化的新方法。通 过在全国知名大湖和水库放养鲢鱼、鳙鱼实验,达到了明显的效果。这些水域十几年未再 爆发水华现象,水藻也得到了生长平衡,如太湖、滇湖、巢湖。因此,中国科学院办公厅 2004 年 10 月 20 日第 13 期(总第 190 期)工作简报肯定了鱼类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 四、生物治理,即放养过滤性鱼类的治理方法要注

5、意以下几点:四、生物治理,即放养过滤性鱼类的治理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藻类生物量与放养鱼密度、牧食压力、氮磷营养盐浓度、氮磷比和沉积物等多种因 素有关。鱼类的加入强化了系统的下行作用。只有针对生态系统特点在适当的密度下投加 鱼类,才能有效的控制藻类的繁殖。 2、由于各类浮游动物生物量与现存量之间多呈显著正相关,因此与各类浮游动物现存 量显著相关的理化生指标大多与其生物量显著相关。相对于降低浮游植物现存量,通过投 加鱼类降低浮游植物生物量更容易实现,因投加鱼类的各处理浮游植物个体都普遍的向小 型化发展。浮游植物密度低的系统往往氨氮、pH 的水平也很低。 3、鱼类的投放密度控制很重要。投放太密

6、会引起系统内总氮、总磷水平的上升。这主 要是由于鱼类的加入为系统带来了额外的营养成分,其次鱼类对系统内沉积物的搅动也会 使系统的氮磷水平上升。而当系统内鱼类密度比较低时,鱼类自身的富集作用可能会大于 以上两种作用,使系统内总氮、总磷水平下降。五、生物养殖治理步骤五、生物养殖治理步骤1、首先要在全库范围内悉数清除原水库的各类老鱼、杂鱼。老鱼杂鱼不具备治理富水 的功能,还将新放养的鱼苗吞食。所以清除水库是第一步。2、确定放养鱼类的种类。一般情况下,水库水产养殖主要放养滤食和刮食性鱼类,搭 配少量吃食性鱼类。3、根据营养物质来源的多少计算放养鱼类的数量和搭配比例。如白鲢鱼在水域的上层 活动,吃绿藻等

7、浮游植物,还可以消除污染产生的藻类毒素;花鲢鱼又叫鳙鱼,俗称“胖 头鱼” ,栖息在水域的中上层,吃原生动物、水蚤等浮游动物;草鱼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层, 以水草为食物;鲴鱼又称黄板刁、黄姑子、板黄鱼等,喜刮食水底的苔藓类植物、腐泥、 有机碎屑等,有净化水质的功能,又称生态鱼。我们利用水生态系统内食物网各级消费者 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水域富营养化程度,确定鱼类的数量和搭配比例。在不投喂人工饲料的状态下,生长 1 公斤白鲢大概需要浮游生物 120-140 公斤,生长 1 公斤花鲢需要浮游生物及浮游动物混合 160-180 公斤,生长 1 公斤草鱼需要水草 60-80 公 斤。这样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鱼类净

8、化水质的能力非常强,特别是花鲢和白鲢,它们就像 过滤器一样,一生都在不停的过滤水体,将过滤的藻类、有机无机残渣吞食掉。 4、根据放养鱼种的生长情况,要定期捕捞。维持水库各类功能性鱼种生命都呈旺盛阶 段,保证治理功效。鱼类的生长情况可以侧面反映水体营养富集程度,观察鱼类大小,生 长快慢,及时修订放养方案,补充新的苗种,循环往复,达到保护和改善水体生态环境, 变水体有害物质为人类的美味佳肴,实现物质和能量良性循环。图:生物养殖帕森图六、利用放养过滤性鱼类改善水体富营养化的优缺点六、利用放养过滤性鱼类改善水体富营养化的优缺点优点:优点: 1放养鱼类治理改善水体富营养化只需要每年投资放养上述功能性鱼类

9、苗种就可以 了,不需要投饵和其它管理投资。 2有利于建立合理的水生生态循环,可以持续性保持水质处于良好状态。水体富营养 化污染后,人工打捞法、植物控制法、药物杀灭法、注入活水法、局部歼灭法、控制污染 源法都不能建立合理的水生生态循环,都是短期行为。而利用鱼类治理方案就不存在这样 的问题。只要放养的鱼类生活在水库里,它就会不停的过滤水、吞食过滤的残渣、浮游生 物。 3有利于渔业经济的发展和渔业资源的再生。一方面变废为宝,利用水体有害物质生 产出能够被人类利用的水产品,创造了效益;另一方面,改善和维持了水体生态平衡,实 现了渔业资源的再生和永续利用。 缺点:缺点: 利用鱼类改善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如果水体已经污染非常严重或者 工 矿企业排放有毒物质,就得采用综合治理的方案了,鱼类养殖改善治理与其它治理方案配 合,如建立人工湿地,减少或阻断污染源等才能达到完善的目的。广州广源渔业开发有限公司2011 年 11 月 28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