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模拟试题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599364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经济学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农业经济学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农业经济学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农业经济学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农业经济学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经济学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经济学模拟试题(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经济学模拟试题农业经济学模拟试题 一、一、填空题填空题填空题填空题答案答案1、农业资金包括:农户自有资金、 、 、 、 。农业财政资金,农业信贷资金, 民间农业资金,国际农业资金2、形成农产品有效供给的 2 个条件是 、 。生产者有出售意愿,有出售能力 (有货可售)3、水资源的经济特性有 、 、 。可更新、可耗竭、可替代4、形成农产品有效需求的 2 个条件是 、 。消费者愿意购买,消费者有支付 能力5、农业生产要素有 、 、 、 。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农业劳动 力,农业资本,农业管理6、农业现代化的指标有: 、 、 、 、 。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农产 品商品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农

2、业资源环境指标7、最基本的 3 个生产要素是 、 、 。土地、劳动力、资本8、农业技术的经济类型包括: 、 、 。劳动节约型技术、土地节约型技 术、中性技术9、供求均衡形成的条件是 = 。 市场需求=市场供给;或者,总 需求=总供给二、二、概念题:请解释下列术语的含义概念题:请解释下列术语的含义概念题概念题答案答案1、农业劳动生产 率指单位劳动的农业产出量,即农业产出量除以该产出所花费的劳动量。2、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或条件,是进 行生产所必需的有形和无形投入。3、农业资本与农 业资金农业资本是投入到农业的生产资料和资金。农业资本是农业生产 3 类 传统生产

3、要素中的一种。所以,农业资本一般不包括土地、农业劳动 力。农业资金可以用来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农业资本) ,也可以购买 土地、农业劳动力(雇工) 。农业资金可以转换为任何生产要素。4、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指一定区域内农业各产业部门和各部门内部的组成及 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5、农业生产函数农业生产函数,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量的生产要素投入与其所能产 生的农业产出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Y = f(R,L,K,T) 式中,Y 表示产出量,R 表示土地等自然资源投入,L 表示劳动力投 入,K 表示农业资本投入,T 表示其他因素。6、农业剩余劳动 力农业剩余劳动力,指超过农业需求量的农业劳动力。

4、严格地,边际产 量为零的农业劳动力,即农业剩余劳动力。7、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 5 个特征:市场导向、效益中心、专业化、规模化、 一体化。8、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衡量农业产业结构的指标(5 类):产值、产量、面积、劳动力利用、资金利用。三、三、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答案答案1、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中, “人口流动率超过城市工作机会的增长率,这是 可能的和合理的。 ”这一观点来自于( ) A、刘易斯模型; B、托达罗模型; C、拉文斯坦的推拉理论; D、舒尔茨和夏斯达的成本收益理论B2、施莫克勒用于说明其市场需求诱导技术进步理论的是( ) A、技

5、术进步源于人的创造力不受限制地迸发。 B、美国人力稀缺,所以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很快,用以替代劳动力。日本人多 地少,所以农用(生物)化学技术(化肥、农药、良种)发展很快,用以替 代土地。 C、技术发明是一种经济活动,与其他经济行为一样,追求预期收益。 D、B 和 CC3、屠能在孤立国中提出的农业区位论认为,农业应以城市为中心,做如下分 布( ) A、第 1 圈:自由农作圈,重要生产向城市供应的体积大、重量大、易腐烂、不 适宜长途运输蔬菜、水果、牛奶等,实行高度集约经营。 第 2 圈:谷草农作圈:该圈面积大,生产谷物和畜产品。 第 3 圈:林业圈,生产木材,供城市做饭、取暖、建筑和家具。 第 4

6、 圈:轮作农业圈:生产谷物和豆类,轮作以解决肥料不足问题。 第 5 圈:三圃农作圈:谷物牧草休闲三圃制,低投入,供应城市经过加 工的畜产品和少量谷物。 第 6 圈:放牧草场圈:纯牧区,粗放经营,主要畜产品自给,少部分运往城 市。 B、第 1 圈:谷草农作圈:该圈面积大,生产谷物和畜产品。 第 2 圈:自由农作圈,重要生产向城市供应的体积大、重量大、易腐烂、不 适宜长途运输蔬菜、水果、牛奶等,实行高度集约经营。 第 3 圈:轮作农业圈:生产谷物和豆类,轮作以解决肥料不足问题。 第 4 圈:放牧草场圈:纯牧区,粗放经营,主要畜产品自给,少部分运往城 市。 第 5 圈:三圃农作圈:谷物牧草休闲三圃制

7、,低投入,供应城市经过加 工的畜产品和少量谷物。 第 6 圈:林业圈,生产木材,供城市做饭、取暖、建筑和家具。 C、第 1 圈:自由农作圈,重要生产向城市供应的体积大、重量大、易腐烂、不 适宜长途运输蔬菜、水果、牛奶等,实行高度集约经营。 第 2 圈:放牧草场圈:纯牧区,粗放经营,主要畜产品自给,少部分运往城 市。 第 3 圈:轮作农业圈:生产谷物和豆类,轮作以解决肥料不足问题。 第 4 圈:谷草农作圈:该圈面积大,生产谷物和畜产品 第 5 圈:三圃农作圈:谷物牧草休闲三圃制,低投入,供应城市经过加 工的畜产品和少量谷物。 第 6 圈:林业圈,生产木材,供城市做饭、取暖、建筑和家具。DD、第

8、1 圈:自由农作圈,重要生产向城市供应的体积大、重量大、易腐烂、不 适宜长途运输蔬菜、水果、牛奶等,实行高度集约经营。 第 2 圈:林业圈,生产木材,供城市做饭、取暖、建筑和家具。 第 3 圈:轮作农业圈:生产谷物和豆类,轮作以解决肥料不足问题。 第 4 圈:谷草农作圈:该圈面积大,生产谷物和畜产品 第 5 圈:三圃农作圈:谷物牧草休闲三圃制,低投入,供应城市经过加 工的畜产品和少量谷物。 第 6 圈:放牧草场圈:纯牧区,粗放经营,主要畜产品自给,少部分运往城 市。4、在地域分工与贸易理论中,赫克歇尔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差异理论认为( ) A、地区分工取决于各地区的发展程度,发展程度高的地区在分

9、工中占优势。 B、两国(两地区)产品的交换,取决于生产这两种产品的相对成本的高低。 C、每个地区(国家)都根据自己最善于生产的部门来生产,生产出的产品成本 就低,进行贸易时,就能用最少的花费换回更多的东西。 D、各地区的分工,主要是由各自的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决定的。D5、如果某农产品需求完全无弹性,则其需求弹性值( ) A、等于 0; B、等于 1; C、无穷大; D、介于 0 和 1 之间A6、如果某农产品需求弹性为无穷大,则说明该农产品( ) A、 需求有同一弹性; B、需求完全无弹性; C、需求有完全弹性; D、需求缺乏弹性C7、如果某农产品供给完全无弹性,则其供给弹性值( ) A、无穷

10、大; B、等于 1; C、等于 0; D、介于 0 和 1 之间C8、按照农产品供求均衡的蛛网理论,如果某农产品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则( ) A、不会出现蛛网 B、会出现发散型蛛网 C、会出现封闭型蛛网 D、会出现收敛型蛛网B9、在寡头垄断市场, ( ) A、卖家和买家数量都有限,任何一家都能影响商品价格。市场的最终价格取决 于双方力量对比。 B、众多买者和卖者,单个买者或卖者都无法影响商品的市场价格 C、卖家只有少数,买家众多;或者买家只有少数,卖家众多。 D、某种商品,卖家只有一个,买家众多;或者买家只有一个,卖家众多。交易 的价格基本上取决于垄断者。C10、农产品流通的主要环节是( ) A

11、、生产、运输、储藏、销售 B、收购、运输、储藏、销售 C、收购、运输、批发、销售 D、生产、运输、批发、零售B11、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中, “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向工业部门流动,因为 收入之间的明显差距”这一观点来自于( ) A、刘易斯模型; B、托达罗模型; C、拉文斯坦的推拉理论; D、舒尔茨和夏斯达的成本收益理论A12、屠能在孤立国中提出的农业区位论认为,农业应以城市为中心,做如下分 布( ) A、第 1 圈:自由农作圈,重要生产向城市供应的体积大、重量大、易腐烂、不B适宜长途运输蔬菜、水果、牛奶等,实行高度集约经营。 第 2 圈:三圃农作圈:谷物牧草休闲三圃制,低投入,供应城市经过

12、加 工的畜产品和少量谷物。 第 3 圈:轮作农业圈:生产谷物和豆类,轮作以解决肥料不足问题。 第 4 圈:林业圈,生产木材,供城市做饭、取暖、建筑和家具。 第 5 圈:谷草农作圈:该圈面积大,生产谷物和畜产品 第 6 圈:放牧草场圈:纯牧区,粗放经营,主要畜产品自给,少部分运往城 市。 B、第 1 圈:自由农作圈,重要生产向城市供应的体积大、重量大、易腐烂、不 适宜长途运输蔬菜、水果、牛奶等,实行高度集约经营。 第 2 圈:林业圈,生产木材,供城市做饭、取暖、建筑和家具。 第 3 圈:轮作农业圈:生产谷物和豆类,轮作以解决肥料不足问题。 第 4 圈:谷草农作圈:该圈面积大,生产谷物和畜产品 第

13、 5 圈:三圃农作圈:谷物牧草休闲三圃制,低投入,供应城市经过加 工的畜产品和少量谷物。 第 6 圈:放牧草场圈:纯牧区,粗放经营,主要畜产品自给,少部分运往城 市。 C、第 1 圈:三圃农作圈:谷物牧草休闲三圃制,低投入,供应城市经过加 工的畜产品和少量谷物。 第 2 圈:林业圈,生产木材,供城市做饭、取暖、建筑和家具。 第 3 圈:轮作农业圈:生产谷物和豆类,轮作以解决肥料不足问题。 第 4 圈:谷草农作圈:该圈面积大,生产谷物和畜产品 第 5 圈:自由农作圈,重要生产向城市供应的体积大、重量大、易腐烂、不 适宜长途运输蔬菜、水果、牛奶等,实行高度集约经营。 第 6 圈:放牧草场圈:纯牧区

14、,粗放经营,主要畜产品自给,少部分运往城 市。 D、第 1 圈:自由农作圈,重要生产向城市供应的体积大、重量大、易腐烂、不 适宜长途运输蔬菜、水果、牛奶等,实行高度集约经营。 第 2 圈:三圃农作圈:谷物牧草休闲三圃制,低投入,供应城市经过加 工的畜产品和少量谷物。 第 3 圈:轮作农业圈:生产谷物和豆类,轮作以解决肥料不足问题。 第 4 圈:谷草农作圈:该圈面积大,生产谷物和畜产品 第 5 圈:放牧草场圈:纯牧区,粗放经营,主要畜产品自给,少部分运往城 市。 第 6 圈:林业圈,生产木材,供城市做饭、取暖、建筑和家具。13、在地域分工与贸易理论中,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认为( ) A、各地区的

15、分工,主要是由各自的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决定的。 B、地区分工取决于各地区的生产效率,效率高的地区向效率低的地区输出产品, 效率低的地区向效率高的地区输出劳动。 C、两国(两地区)产品的交换,取决于生产这两种产品的相对成本的高低。 D、每个地区(国家)都根据自己最善于生产的部门来生产,生产出的产品成本 就低,进行贸易时,就能用最少的花费换回更多的东西。D14、如果某农产品需求有完全弹性,则其需求弹性值( ) A、等于 0; B、等于 1; C、无穷大; D、介于 0 和 1 之间C15、如果某农产品需求弹性为 1,则说明该农产品( ) A、 需求有同一弹性; B、需求完全无弹性; C、需求有完全弹性; D、需求富有弹性A16、如果某农产品供给有完全弹性,则其供给弹性值( ) A、等于 0; B、等于 1; C、无穷大; D、介于 0 和 1 之间C17、按照农产品供求均衡的蛛网理论,如果某农产品供给弹性 = 需求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