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593125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探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英语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构成的整体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 教学手段、媒体构成的动态过程。本文论述了构建初中英语素质教育阅读课堂 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指出构建这一模式必须遵循的五个原则,即 整体性原则、交际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精泛结合原则、兼顾听说写原则,并 详细阐述了这一模式的基本结构、教学策略。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中学生进行听、 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上、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 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最重要手段,它能给学生提供更 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

2、。学生在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使用词典、 语法等工具书及各种英语教育教学资源的过程中,能逐步获得较强的独立阅读 的能力,为他们继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阅读,增加了词汇量, 扩大了知识面。交际时就能避免因为词汇贫乏而言不达意,或因不了解文化背 景知识而产生误会的现象;写作时才能言语地道,内容丰富。因此,阅读能力 的提高,是听、说、写、译能力提高的关键。在我校运用的仁爱英语教材中,阅读课文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容量大、 密度高、话题广、课时紧。但阅读课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因此,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构建了一种“讨论限时自读导读复读讨论”的基 本课堂教学模式,以充分调整学生

3、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各种机会和条件, 让学生参与语言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二、主要原则1、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一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单元整体出发,整体 把握教材的逻辑体系,通盘考虑教材处理:将一单元中各课的内容和教学过程 所涉及的有关环节作整体安排和设计,使各部分、各环节构成一个合理、优化 的整体,在不同的阶段有所侧重。从阅读教学而言,教师应当清楚在一个单元 中,哪些听、说、写的内容与阅读有关,教师应当有意进行铺垫,或利用之进 行扩展。其二,是指在阅读教学中采用语篇教学法。语篇教学法是指从语篇分 析入手,把语篇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要求学习者从其层次结构及内容上入手, 最大

4、量地获取和掌握文章所传递的信息,同时逐步培养其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 所以这种方法可以达到把语篇分析、打语言基础及提高交流能力三者有机结合 起来的目的。2、交际性原则。学习语言是为了交流。交流可以是口头的(听说) ,也可 以是书面的(读写) 。同时,笔者认为,交流可以是共时的,也可以是历时的。 阅读教学也应注意突出“交流”二字,既要理解文字的含义,更要注意语境及 角色。在阅读教学中强调交流,实质上是强调语言的实践。3、实践性原则。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形式的实践性表现在教师的主导作用及 学生的主体地位上,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现 代外语教学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

5、为主体的课堂具有以下特 点:1、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关照,教师善于觉察到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各种认知 的或情感的需要,并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2、最大限度的让学生积极和自主 地学习,在心理上、学习资源上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3、师生关系是合作 的、互动的,教师协助学生学习而不是主宰学习。由此看出,教师的角色并非课堂的主宰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服务员。4、精泛结合原则。精读和泛读是阅读的两个方面。精读属于分析性阅读, 它对课文中各种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并详细讲解其内容。精读是使学生获得语 言知识的重要途径。而泛读则是综合性阅读,它不进行语言形式的分析,只要 求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泛读是扩大语言知识

6、和吸收信息的重要手段。由此可 见,精读和泛读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是不同的。在入门阶段应以精读为主, 教给学生基本的语音、语法、词汇、句型等基础知识,让学生尽量多地背诵一 些课文。在基础阶段应将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训练学生掌握基本阅读的方法、 阅读技能与技巧。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泛读的比例应逐渐增加,在大量的阅 读中熟练阅读技能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精读与泛 读相互结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5、兼顾听说写原则。阅读领先的教学路子,是上世纪初直接法语言教学大 师韦斯特首先提出的。他根据印度的困难教学条件,主张在入门阶段的语音和 口语训练之后就开始直接领会式的阅读教学,并取得

7、了世人瞩目的成功。阅读领先并非只强调重视阅读技能的训练,而是通过阅读为突破口带动其 他几项技能的训练。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 是“侧重培养阅读能力” 。这里的“侧重”除了指从总的教学目标和安排出发, 提出教学重点之外,还有另一个含义:指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可以有不同的教学 侧重点,着重培养某一两项言语技能称之为“阶段侧重” 。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 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有 所侧重,而不能只重视阅读就不顾其他技能的发展。三、基本课型近两年来,笔者对阅读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地探究。其基本思路是: 1、重视每个单元的 topic。

8、从话题入手,训练学生的认知图式。一是通过 讨论引导学生调用自己已有的认知图式;二是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扩展自己的 认知图式。在此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教师应避免频频 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要将重点放在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上来,有意将学生引入 课文的话题。2、每个单元中间的阅读是教学的重点。培养阅读素质应以语言知识为基础, 同时,文化背景知识也举足轻重,因为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是被动获取阅读 材料中的信息,而是运用已经具备的背景知识(包括已学过的语言知识和英语 国家的文化) ,根据上下文去预测和理解意思。语篇知识是培养阅读素质的重要 手段。精读与泛读应相互结合。另外,完形填空、短文

9、改错、写作等训练是培 养阅读素质的必要补充。在每个单元的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采用“讨论限时自读导读复读 讨论”的基本模式。(1)讨论。在对话及单元话题引导的基础上,结合课文标题、图片、配套的 阅读训练,书后的完形填空等材料让学生讲行讨论。这主要是为了使学生能及 时调用其认知图式,有利于其自上而下,由整体到一般地感知、理解课文。(2)限时自读。依据大纲规定的阅读速度,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自 读,初步理解全文内容,对疑难问题做好记号。教师则准备一些检测学生整体 理解的问题或讨论题。(3)导读。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着重训练学生的速度、略读等阅读技巧,重视语篇的宏观结构、作者的谋篇方法、体裁

10、与风格、修辞手段、信息的 分布规律、主题段落、主题词、语篇标记等等,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和关键,把 握全文,理清思路,帮助学生扫清理解障碍,并提高阅读能力。(4)复读。在这一阶段,教师让学生复读全文,以检查理解程度,提出疑难 问题,鼓励查阅词典等工具书,以解决理解的障碍。导读时尚未解决的问题, 也可在这一阶段解决。同时,教师也可适当讲解一些语言要点。(5)讨论。在每一篇课文后,我们应尽可能安排一些开放式的讨论题,以提 升主题,并给学生一个真正进行主动交流的机会。学生讨论过后再进行写作, 一是让学生觉得这仅仅是重新组织自已已有的而已,觉得有话可写;二是有利 于学生创造性的学习。3、重视课外阅读,大量

11、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巩固语言知识,丰 富学生的认知图式。教阅读的最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学会阅读。如果能 处理好课外阅读,则可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阅读是一种技能,虽然可以通 过培训学习一些技巧,但要真正获得技能,毕竟是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完 成的。四、教学策略1、教师多角色转换。为了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顺利、有效地进行,在阅 读活动的各个环节上,教师须担当一系列重要的角色:(1)阅读前的“导入者” 。 “导入者”的任务是在阅读前激发学生的兴趣,使 之具有读的愿望,同时了解相关的背景信息。同时还应该帮助学生去除部分理 解障碍生词,使之在阅读前具有必要的语言基础。(2)阅读过程中

12、的“协助者” 。在学生阅读时,教师应给学生设置一定的阅 读任务:选择标题、回答问题、找主题句等,使学生带着目的并采用相应的方 式去阅读。教师应从旁做好监督调控、辅导指点的工作。 (3)阅读后的“分 析者” 。在学生自主阅读后,教师应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语言点和文化知 识点。可采用部分讲解和集体讨论结合的形式。教师要允许学生说出教师预想 以外的答案,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2、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教学手段。 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当明确具体,要有启发性,难易适度,能为学生所理解,符 合学生的水平。(1)提问要忌直贵曲。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提问要达

13、到一定的难度才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英语教师要设计一些 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果设计问题时过于浅显,或过于简单、容易,学生就可 以几乎不动脑筋回答,一哄而上或脱口而出,虽然从表面上看这样的课堂气氛 十分“积极”与“热闹” ,实际上这种问题并没有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价值。(2)提问设计要层层递进。教师要从学生兴趣所在处切入问题,在广泛联系 的所在处设置问题。为了保证学生能顺利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可把一个 难题精心设计成一系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小问题,使问题间有一定的坡度, 根据学生水平,想方设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逐步突破重点、难点。阅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是一节课、一个学期就能够完成能力的培 养。任何教学模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课堂教学复杂多变。因此,灵活、 开放地选取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对各类模式不断地发展和“进化”从而 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教学风格,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