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界定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91118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界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界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界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界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界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界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界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在调查研究方法上采取了常用调查问卷法和个案调查法两种方式.由于可调查的人员很多,他们当中有很多共性的特征采取调查问卷的方法比较合适; 对一些典型意义的青年农民工则采取了个案调查法,因为它可以深入到这些群体 中,了解到事物更加本质性的东西,这样的调查还有利于启发我们的研究。采取 以上两种方法的目的就是使研究的结果更加符合现实。 调查问卷法在 2007 年 11 月份和 2008 年 2 月份,笔者分别在余杭区五常 工业区、西湖区西湖科技园、杭州市下沙经济开发区、西湖区留下街道、发放问 卷合计达到 582 份。其中在 2007 年 n 月份当中发放的问卷主要是集中余杭区五 常工业区和西湖区西湖

2、科技园的工厂和职工居住区。这里两个地区工厂比较密 集,职工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在2008 年 2 月中旬当中发放的问卷主 要集中在杭州市下沙经济开发区月雅桥附近农村和西湖区留下街道的杨家牌楼。 2 月中旬,刚好是春节过后农民工返城高峰,不断有新的农民工赶到城市寻找工 作。其次,在这里居住的人员来自各行各业,不像来自厂区周围主要集中在制造 业。在接受调查的582 名人员年龄全部是在18 岁到 30 岁之间,其中男性是2 叫 名,女性是 378 名. 回收的问卷是 553 份,回收率为 95% ,其中有效问卷为532 份有效率为 96.2%。 个案调查法为更加深入了解到农民工内心世界,挖掘

3、更加丰富的信息, 笔者通过单独访谈的形式调查了近三十名人员. 在选取的访谈对象当中有两大类 人员,第一类是在企业当中担任干部的员工,第二类是非农民工, 即政府职能部 门工作人员、社区及村干部和当地居民。 通过对以上两类人员的访谈,对相同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从而得出 不尽相同的解释。 据此,可以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 从而有利于对策提出的合理 性。农民工的利益诉求正在从“底线型”利益向“增长型”利益转变,“底线型”利 益纠纷可以通过仲裁和诉讼来解决,而“增长型” 利益纠纷则需要通过集体谈判 机制解决。就集体谈判问题, 近年来浙江温岭地区所推动的工资谈判机制引起诸 多劳工研究者的关注,关于温岭

4、模式的调查报告层出不穷,可谓2010 年劳工研 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此外, 2010 年春夏之间连续爆发的工人自杀事件也引起了学者对于员工精神健康问题的关注。郑广怀的研究指出,员工精神健康问题并非简单的心理疾病,而是有其社会结构的复杂根源的, 其中, 独特的工厂体制、流动的劳动力体制以及工会的特殊地位是三个最为重要的因素。 该研究实际上为社会转型中普通人的“个人困扰” 给出了一个超越其自身因素之外的结构性解释,从而将这个问题上升到“公共议题”的层面“ 世界工厂 ” 与劳工研究: 2010 年劳工社会学回顾与反思闻翔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157 期2011-01-28 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 劳动生

5、产率提高客观上提高了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就业能力 (employability)国际劳工组织 (ILO) 对其界定为“个体获得和保持 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而美国学者 PALLARD 在年又进行补充,认为就业能力包括四个组成部分+!资产能力 ! 由个体 的知识 ( 知道什么 ) ,技能 (知道如何运用知识 ) 和态度( 如何做 ) 组成%“发展能力 ! 包含职业管理能力 所受 教育水平比其他农村流动人口高,较少或根本没有务农经历。 他们不是第二代农 村流动人口,因为他们毕竟不是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在外出过程中出生和长大 的,而是界于第一代与第二代之间过渡性的农

6、村流动人口。他们对制度性身份的 认可已在减弱 ; 其中一些人开始试着去认同流入地社会,然而,他们的努力并没有达到实现对流入地社会社区的认同; 同时,他们对家乡的认同感在减弱。他们 对家乡的乡土认同更多是包含着对亲人的感情,但对农村活动缺乏兴趣, 对农村 的一些习惯甚至持批评态度。 在解释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流动动因的和行为选 择时,王春光认为他们选择外出务工经商,在考虑赚钱的同时, 更考虑把外出务 工作为改变生活状态和追求城市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随着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 的增多,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游离出农村社会体系和城市社会体系。 继王春光提出“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概念后,社会学界基于该群体

7、的区别 王春光 .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l. 社会学研究, 2001(3) 于其他群体的价值观念、 思维方式和文化特征, 从代际理论出发, 主要以年龄作 为划分的标准,将新生代农民工定义为1980 年以后出生 (1628岁),初次 外出务工时间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的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本身并不复杂,但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相关社会经济政策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却是错综复杂的。中国新闻网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白南生指出户籍可以改,但是如果认为所有东西都是户籍惹来的,把户籍一改就解决了是错误的思路。在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还要推进其附加制度的改革,因此,

8、参与改革的不仅是公安部门的事,还要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卫生部门、财政部门、房管部门等等与户籍政策相关的部门一起来改,改革时相互之间相互协调,逐步推进。二是从农民工教育培训相关责任主体的视角出发来解释农民工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刘玉辉、 李多全认为, 目前制约我国农民工培训的首要问题是有关方面对农民工培训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而且政府部门垄断了大部分农民工培训市场,导致我国培训市场总体上专业化、市场化程度低,培训市场比较混乱。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对策与建议:建立和健全多层次的农民工培训体系;完善培训资金投入机制,使政府、 企业、 农民工和金融机构四方的资金投入相整合;健全和规范农

9、民工培训市场,增强农民工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4 雷世平和姜群英认为,地方政府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没能制定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具体计划以及配套的政策,也没有统筹农民工教育培训的专门机构;农民工培训投入机制也没有建立起来,缺乏政府专项经费和社会捐助,招收农民工的企业也出于利润最大化而削减或不安排培训经费;而培训后的就业服务不到位,培训与就业服务相脱节,“由一种服务关系沦落为一种经济利益关系”。35 朱建文指出,农民工在次属劳动力市场超强度工作、超时间劳动的背景下还投入学习是不太可能的,而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常以农民工缺乏稳定性为由,拒绝对其招用的农民工实施培训,在农民工培训问题

10、上不愿作长期投资 3“陆士祯主编的中国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与社会保护政策一书中以专门的章节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青少年弱势群体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国家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对新生代农民工实施制度保护,使青年农民工真正享受到社会的温暖以上四个方面是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研究所做的一个梳理,值得指出的是, 大多数研究所涉及到的内容都不局限于其中的某一方面,只是各自研究的出发点有所偏重,其中也不乏深刻的研究和见解。 但很多关于农民工教育和培训问题的研究都局限于表面的论事,而很难建立起自己的理论框架。 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目前多为社会学者研究农民工现象和问题,他们关注并附带研究他们的再教育问题,却只能蜻蜓点水般

11、点到为止,同时缺乏教育上的理论内涵与深度。43 1.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 据农业部统计,我国的农民工数量己达到2.26 亿人,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 而新生代农民工又居于绝大多数。对于中国特有的这种“农民工”现象,从上世 纪八十年代我国学界就开始关注。张雨林教授在1984 年首次提出“农民工”一 词,之后学术界就掀起了研究农民工的热潮,而且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 著名学者李培林、陆学艺、李强、孙立平、刘怀廉等对农民工就进行了深入 的研究。其著作有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中国 新时 期社会发展报告、 中国农民工问题等。这些著作从城市学、社会学、经济 学、 人口学、法学等角度对农

12、民工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这些研究所选取的 角度不同,研究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主要是对农民工的城乡流动模式、 社会角色、 劳动权益与社会保障、教育与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 这些都是对农民工群体进行的整体研究,对于新生代这一新生的农民工群体 的研究相对来说很少。 陆士祯主编的 中国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与社会保护 政策一书中以专门的章节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青少年弱势群体进行了研究,论 述了国家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对新生代农民工实施制度保护,使青年农民工真正 享受到社会的温暖。 学者王春光在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 关系 这一篇文章里首次区分了第一代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明确了代际差

13、异。 刘俊彦在新生代当代中国青年农民工研究报告中以新生代外来务工青年发展 状况为主要调查内容, 通过和老一代青年农民工的对比研究和代际研究,分析他们和第一代农民工的差异, 总结出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然后深入分析其内 心世界,概括出他们对于社会的利益诉求。除此之外, 只有极少的几篇论文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和思想状况。 至于本课题所要探讨的新生代农民工的需要心 httP:/www.ehina.eom.en.中国 I 列,2008一 08 一 28 硕士学位论文导言 理的研究,基本上没有资料可以借鉴。二、新生代农民工(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界定一般意义上,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学界主要指的是在20

14、世纪 80 年代以后出生的,从农村进入到城市打工的农村青年。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春光用更为“学术”的语言对他们进行了描述:所谓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年龄在16 一 30 岁之间,尤其是“ 80 后 , ,初次外出发生在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的农民工。他们当中有 76%未婚 ;基本上没有务农的经历,很多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外出的,甚至连基本的农业常识都缺乏;从动机上看,他们基本上不是基于“生存理性”外出,而是更倾向于将流动视为改变生活方式和寻求更好发展的契机。(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特点1、新生性新生代农民工朝气蓬勃,年富力强,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强,具有青春期的典型特征。新生性 :年龄轻、都是1

15、980 年以后出生 ;他们年轻、有文化、思维比较新颖、活跃,更容易接受城市生活方式,也更易融入城市成为一员。处于青春期的典型时期,心智发展不够成熟稳重,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和完善,具有很大的人格可塑性 ;同时他们的心理状态、精神状态不稳定,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具有强烈的尝试欲,对于外界、对于新鲜事物保持全开放状态,追求生活的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研究报告【M .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3 页 . 王春光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 2001(3). l9 历程和过程,看重体验并从中得到心理满足感;青春期的人由于前途未定型必然存在心大志大、

16、前景无限的心理,对未来的憧憬偏于美好;同时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具有叛逆心理;极具青年人特有的挑战与冒险的特征。2、时代性新生代农民工发展性需求提高,受瑰丽多彩的现代城市文明元素的熏陶,公民意识初步觉醒。他们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社会转型的新阶段;再无“物质匾乏、精神贫痔”的感觉,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生存问题早己解决;需要层面也水涨船高由生存型需求转向发展型需求;文化生活多姿多彩,电视机等现代手段也为农村孩子全面展现了外面的世界,城市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进入城市,更使他们眼界大开,时刻受到现代文明和信息时代的熏陶;现代社会充满并散播着多元化的选择、多元化的价值观和多元化的新思维,他们也有幸成为各种城市新思维、新事物和新生活方式的接受者和传播者;理想主义在他们中间仍有市场,怀揣颇为宏大、美好的梦想。盛世之下,每个人都有辉煌的梦想,进城务工就是为了谋求发展。他们把务工当作学习、提高、适应的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从农民到工人乃至更高层次的人生命运转折,他们不愿再回到农村去。3、农民性农村户籍,家在农村,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