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富民组合拳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80245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好富民组合拳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打好富民组合拳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打好富民组合拳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打好富民组合拳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打好富民组合拳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打好富民组合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好富民组合拳(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打好“富民”组合拳鼓起百姓钱袋子富民之路越走越宽8 月的,稻苗青青、瓜果飘香。连片的稻田里,大型机械喷灌机高扬手臂在作物上空喷洒农药,粮食耕作全程机械化正在慢慢铺散开来,高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更使大批农业劳动力被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进行再就业,实现“双工资”,让“百姓”鼓起钱袋子。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几组数字表达了带领百姓富民奔小康的决心。2017 年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万元, 2018 年 2.4 万元, 2019 年 2.9 万元, 2020 年 3 万元。“富民”离不开土地、离不开“大农业”,如何让传统农耕转化为富民产业,在土地上做好富民增收的大文章

2、是一班领导筹谋的焦点。经过学习、调研,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精品农业以及乡村旅游业,便成了 “富民” 的大方向之一。记者了解到,已于近日启动编制高效农业发展总体规划, 该规划将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农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定位,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全区农民致富奔小康进程。蓝图已经绘就,行动迫在眉睫。计划实施“富民”八大工程,助力富民小康路。一是实施华丰公司万亩高效渔业养殖区;二是实施华丰公司万亩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基地;三是实施海昌公司2000 亩耐碱草坪种植基地;四是实施 228国道东侧 3000 亩桑葚生产基地;五是实施华丰公司1000 亩连栋大棚

3、高效设施农业;六是实施南新村1000 亩特经蔬菜生产基地;七是实施王港居委会1000 亩特经蔬菜生产基地;八是实施千人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3 万元。将通过开展8 项富民工程,大力缩减粮油面积,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旅游农业、观光农业。按照缩粮减有扩特经的思想,计划2017 年秋播压缩粮油面积1 万亩,其中麦子 5000 亩、油菜1000 亩、玉米 4000 亩;全面实施国道、省道两侧高效农业规模化种植。在228 国道 332 省道两侧沿线各500 米范围内全民实施高效农业6100 亩;在南新村、王港居委会全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将南新村四号路两侧、王港居委会二号

4、路两侧1000米范围内发展特经作物1000 亩,其中钢架大棚300 亩以上;实施南新村、王港居委会3000 亩土地流转,将农村劳动力从田地中释放出来,为相关企业提供劳动力。政府引导扶持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 “富民” 的道路上,涌现出一批增收致富带头人,在带领群众开辟致富门路、助农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返乡创业达人在王港居委会,提起何燕飞这个人,乡亲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他头脑活络,能干、肯干,不但自己发家致富,还带富了一方众乡亲。今年 43 岁的何燕飞,高中毕业后曾经在企业打过工、干过司机跑运输等,由于不怕吃苦、扎实肯干积累下一笔资金。但从小便有土地情结的他,一直希望能在家乡做点什么。何燕飞打

5、算投资农业,可做什么创业项目呢?头脑精明、爱思考的他发现,自己完全可以利用家乡特经作物的优势,创办食品馅料厂。 2003 年 5 月,何燕飞投入350 万元余元,在王港居委会创办了丰盛食品公司。万事总是开头难,丰盛食品公司成立之初困难重重,原料、市场、技术、设备等等各种问题扑面而来,何燕飞每天忙得像个陀螺。他心里也曾想着干嘛要创业,多累。但一回头又被自己性格中的那股子倔劲占了上风,他对自己说,“一定要做出个名堂来”。他咬着牙,不会就学、不懂就问,查资料、翻电脑、学经验,终于摸索出了一套以当地特经作物冬瓜为主要原料的生产加工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丰盛食品公司如今有员工100 余名,年销售额达80

6、0 多万元,实现经济利润200 多万元,每年给当地带来50 余万元的税收收入。在实现自己梦想、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丰盛食品公司还带动当地小商品和农产品的销售,不仅缓解农村富余劳动力 100 多人,月增加农民收入约3000 元。随着企业的发展,何燕飞决定进一步扩大生产,带动更多的人发家致富。他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2000 多亩。雇佣农民到自己的工厂上班,既解决了部分农民因劳动力不足致贫的问题,又给农民带来了土地租金和劳动工资双重收入,使得当地的老百姓钱袋子更鼓了,进一步带领广大村民走上致富之路。农民致富带头人随着大力推行高效农业,“职业种田人”慢慢成了一个热词。“在以前,农民种

7、地就是为了养家糊口,很少有人会把它当作一份职业来对待。时下,一些农民纷纷外出打工,却还有一些农民承包土地做起了“地主”,成为了职业种田人。”王港居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居委会四组50 岁的村民王兴建就是其中之一。日前,记者在王兴建的承包地里看到他正在整理金韩瓜藤,看着长势良好的瓜藤,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王兴建告诉记者“今年通过土地扭转政策,承包了居委会4 组 600 多亩土地。试着从规模种植、科学管理等方面着手,在耕地上种植小麦、水稻等粮食经济作物。由于管理科学、施肥合理,大大降低了种地成本,今年上半年种植的小麦毛收入67 万元,划一亩田1200 元的毛收入,创历史上的新高哩。”王兴建是个爱动脑

8、筋的人,通过边种植边摸索,他深深地体会到学用科技的重要性。高中毕业的他,经常参加区、社区举办的各类农业科技培训班,虚心向专家请教,并通过电脑、电视、手机等平台获取最新的农业知识和政府政策,说着记者看他手机里最新关注的农业方面的微信公众号。用王兴建的话讲, “要在十年前, 种这些地想都不敢想,耕地、点种、收割。功夫没少下,可产量就是上不去,粮食价格也便宜,一年忙到头,也弄不出几个钱来。现在好了,种收全部机械化,省时省力,手机也能收到各类农业短信,还应用施肥新技术,产量也大大提高了。”慢慢地,王兴建意识到种植传统经济作物,收入有限,自然灾害风险也高,要想让土地生出钱来, 就得改变以前的种植方式。经

9、过一番市场调查,王兴建很快嗅到新的商机种植特种经济作物,油牡丹。据王兴建介绍,油用牡丹一次栽种 , 成活期可达四五十年, 第 3 年开始产籽 , 第 5 年进入丰产期 , 亩产籽经济效益在6000 元以上 , 是一种长效经济作物。同时 , 油用牡丹既具绿化观赏性, 又可采籽榨油 , 还可以用于美容业,同时还可以打造生态观光农业, 经济效益倍增。但是考虑到刚开始前3 年投产没有回报, 所以不敢太冒险。首批种植了30 亩作为实验田。等3 年后这 30 亩油牡丹有收入时 , 再用更多的田亩种植。当问及王兴建接下来有啥新打算时,他乐呵呵地说,“最近在作市场调研,准备用数十亩田作首家稻虾高效养殖,为市场提供高品质的龙虾,优质的生态稻。”早实施早致富是一直是王兴建的致富理念。(季唯平刘冰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