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除草剂作用机理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579669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除草剂作用机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不同除草剂作用机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同除草剂作用机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除草剂作用机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草甘膦作用机理草甘膦作用机理草甘膦是一种广谱灭生性茎叶处理除草剂,内吸传导性较强,能够通过植物叶片和非木质化的植物茎杆吸收,传导到植物全株的各部位,特别是根部。基于草甘膦的除草剂可以抑制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一种特定的酶-EPSP(5-烯醇丙酮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干扰,随后植物就会变黄,并在数天或数周的时间里死亡。百草枯作用机理百草枯作用机理百草枯为速效触杀型灭生性季胺盐类除草剂。有效成分对叶绿体层膜破坏力极强,使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合成很快中止,叶片着药后小时即开始受害变色,百草枯对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绿色组织均有很强的破坏作用,但

2、无传导作用,只能使着药部位受害,不能穿透栓质化的树皮,接触土壤后很容易被钝化。不能破坏植株的根部和土壤内潜藏的种子,因而施药后杂草有再生现象,是一种快速灭生性除草剂,具有触杀作用和一定内吸作用,能迅速被植物绿色组织吸收,使其枯死。2,4-D 丁酯作用机理丁酯作用机理2,4-D 丁酯为苯氧乙酸类激素型选择性除草剂,具有较强的内吸传导性。药液喷施到杂草茎叶表面后,穿过角质层和细胞质膜,最后传导到植株各部分。杂草受害后茎叶扭曲、畸形,最终死亡。由于植物之间在外部形态、组织结构和生理方面的差异,对 2,4-D表现出不同抵抗能力。一般双子叶植物降解 2,4-D 的速度慢,因而抵抗力弱,容易受害,而禾本科植物能很快地代谢 2,4-D,而使之失去活性。因此,该药在禾本科植物小麦和双子叶杂草之间具有很好的选择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