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中药师考试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79587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中药师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执业中药师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执业中药师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执业中药师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执业中药师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执业中药师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中药师考试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 执业药师考试题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答案仅供参考 ) 一、最佳选择题(共4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 个最佳答案)1属于疾病名称的是 E A.湿热 B.肝郁C.瘀血 D.暑湿 E. 感冒2其性属阳的药是 C A黄岑 B黄柏C.附子 D.麦冬 E.石斛3根据五行学说,金的特性为 D A生长 B.生化C. 升发D.收敛 E.滋润4称为“刚脏”的是 B A.心 B肝C.脾 D. 肺 E.肾5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有密切联系的两脏是 A A心与脾 B.肝与脾C. 肺与肝 D.肝与肾 E.脾与肾6在养生防病时,对阴盛体质的宜忌是E A宜寒忌温 B宜凉忌热C. 宜平忌消 D宜泻忌

2、补 E宜温忌寒7具有黏滞特性的外感病邪是 C A风邪 B寒邪C. 湿邪 D暑邪 E燥邪8面赤多见于 D A寒证 B痛证C. 虚证D 热证 E.饮证9弦脉所主的病证是 A A痛证 B热证C.食滞 D血瘀 E.精伤10. 知饥不食、舌红少苔常见于 D A胃气虚证 B胃热证C肝胃不和证 D胃阴虚证 E 食滞胃脘证11对正气过于虚弱的正虚邪实病证,应采取的治则是E A扶正 B祛邪C扶正与祛邪兼用 D先祛邪后扶正 E. 先扶正后祛邪12. 治实寒证应采取的方法是 E A寒因寒用 B以寒治寒C用寒远寒 D以寒治热E寒者热之13. 风热感冒应采用的治法是C A辛温宣肺解表 B凉血养阴解表C.清热宣肺解表 D

3、散风除湿解表 E益气清热解表14. 治疗着痹宜选用的方药是 C A左归丸加减 B.防风汤加减C薏苡仁汤加减 D养血荣筋丸加减E舒筋活血丸加减15. 根据藏药八性理论,土元偏盛药的性能是E A热、锐 B凉、钝C轻、糙 D柔、软E重、腻16. 血糖低于正常值,其临床意义可能是 B A妊娠呕吐B甲状腺功能减退C情绪紧张 D腺垂体功能亢进 E嗜铬细胞瘤17. 若患者用药后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执业药师应首选的应对措施是C A检查药品质量 B退药息事C处置不良反应 D赔偿患者 E降价销售该药18. 七叶一枝花的正名是 E A草河车 B紫河车C蚤休 D三七花 E重楼19. 处方书写补骨脂,应付A A盐炙品 B

4、醋炙品C 麸炒品 D清炒品 E.酒炒品20服用四神丸,宜用的“药引”是 C A黄酒 B姜汤C. 米汤 D. 盐水 E清茶21. 不宜装于同一个药斗的药组是E A. 泽泻与猪苓 B桔梗与前胡C当归与川芎 D. 三棱与莪术 E熟地黄与黄精22. 易虫蛀的常见剂型是 A A. 蜜丸 B片剂C栓剂 D颗粒剂 E胶襄剂23. 饮片的水分一般不宜超过D A.7% B.8% C.11% D.13% E.15% 24. 因含罂粟壳而不能过量或长期服用的中成药是 B A.蛇胆陈皮胶囊 B 克咳胶囊C.桂龙咳喘宁胶奖 D.二母宁嗽丸 E蜜炼川贝枇杷膏25. 三九胃泰颗粒除消炎止痛外,又能 E A.补脾益气 B行气

5、化湿C.疏肝解郁 D补气生津E.理气健胃26. 金花消痤丸除消热泻火外,又能B A.活血止血B解毒消肿C.清热燥湿 D清热凉血 E 凉血祛湿27. 乌鸡白凤丸除补气养血外,又能 E A.活血通络 B.除烦安神C.理气疏肝 D.理气止痛 E调经止带28. 明目上清片除清热散风外,又能 A A.明目止痛 B活血通络C.明目滋阴 D养肝明目 .E行气止痛29. 养血荣筋丸除养血荣筋外,又能B A.舒筋止痛 B祛风通络C.燥湿止痛 D清热祛湿 E.活血止痛30. 独活寄生丸适用于 A A.风寒湿痹 B下肢丹毒C.风湿热痹 D下肢麻木 E.闪腰岔气31. 关于使用金银花露注意事项的说法,错误的是DA.不

6、宜与温热性中药同时服用B.不宜与滋补性中药同时服用C.孕妇、年老体弱者慎用D.小儿痱毒者慎用E脾胃虚弱者慎用32. 因功能不同,联用可互补治疗兼证的药组是B A.更衣丸与内消瘰疬丸B.六味地黄丸与补中益气丸C急支糖浆与珍菊降压片D银黄片与双黄连口服液E镇咳宁胶囊与心通口服液33中西药联用,能降低西药用药剂量的药组是C A.石麦汤与氯氮平 B丹参注射液与多巴胺C.苓桂术甘汤与地西泮 D 蛤蚧定喘丸与异烟肼E.女金丹与诺氟沙星34. 既含对乙酰氨基酚,又含马来酸氯苯那敏的中成药是D A.重感灵片 B抗病毒颗粒C.羚羊感冒片D速感宁胶囊 E.感冒清热颗粒35. 含盐酸麻黄碱的中成药是 D A.半夏露

7、糖浆 B.川贝止咳露C.蛇胆川贝液D.苏菲咳糖浆 E.杏苏止咳糖浆36. 中毒可致肾小管坏死引起急性肾衰的中药是 A A.天仙藤 B.忍冬藤C.大血藤 D.首乌藤 E.鸡血藤37. 与用药剂量无关的药物不良反应是 E A.副作用 B.毒性作用C.继发反应 D.后遗作用E.过敏反应38. 含马钱子的中成药是B A.追风丸 B. 舒筋丸C.紫金锭 D.祛风止痛片 E 三七伤药片39. 开创内伤杂病辨证论治体系的医学典籍是B A.伤寒论B.金匮要略C.干金翼方 D.外台秘要 E.太平圣惠方40. 医疗器械的基本质量特性是 D A.有效性和经济性 B有效性和适用性C适用性和经济性 D安全性和有效性 E

8、.安全性和适用性二、配伍选择题(共80 题,每题 0.5 分。题目分为若干组,每组题目对应同一组选项,备选项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每题只有1 个最佳答案)41-42A.心 B肺 C脾 D肝 E.肾41. 主宰精神活动的脏是 A 42. 主司调畅情志的脏是D 43-46 A正气 B邪气 C谷气 D.元气 E.四气43. 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物质是D 44. 从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是 C 45. 机体内起抗邪愈病作用的物质总称为A 46. 导致机体产生疾病的因素称为 B 47-48 A气海 B血海 C 髓海 D阳脉之海 E 阴脉之海47. 冲脉为B 48任脉为 E 49-51 A升散 B.趋下 C

9、.重浊 D.开泄 E收引49寒邪的性质是E 50暑邪的性质是A51. 风邪的性质是 D 52-54 A真虚假实 B.真实假虚C.虚中夹实 D.实中夹虚 E.上虚下实52. 大实有赢状,其病机属于B53. 至虚有盛候,其病机属于A 54. 实热伤津,气阴两伤,其病机属于 D 55-56 A恶寒发热 B.但寒不热C但热不寒 D.寒热往来 E.长期低热55半表半里证常见的症状是D 56虚寒证多见的症状是B 57-58 A无汗 B.盗汗 C.战汗 D绝汗 E自汗57伤寒表实证多见A 58气虚卫阳不固多见 E 59-62 A咳喘无力,气短懒言 B干咳少谈,颧红潮热C干咳无痰,鼻燥咽干 D咳嗽痰多,色白而

10、粘E咳嗽咯痰,发热恶寒59风寒犯肺常见的症状是E 60痰浊阻肺常见的症状是 D 61肺气虚证常见的症状是 A 62肺阴虚证常见的症状是B63-65 A.朱砂安神丸 B.半夏厚朴汤C.龙胆泻肝汤 D.归脾汤 E.六昧地黄丸63症见心烦不寐,小便短赤,可选用A64症见不寐多梦,急躁易怒,可选用C65症见心烦不寐,腰酸耳鸣,可选用 E 66-68 A热结肠胃 B.肝脾气郁C.津亏血燥 D.阳虚寒凝 E.气阴两虚66大便干结,面红身热,多见于 A67大便秘结,胸肋痞满,多见于B68大便艰涩,畏寒喜暖,多见于D 69-70 A白及 B.白芍 C.五灵脂 D.贝母 E.京大戟69藜芦反B70甘草反 E 7

11、1-74 A甘草 B麻黄 C黄药子 D.马兜铃 E.麦芽71体虚多汗者忌用B 72湿盛水肿者忌用A 73肝功能不全者忌用C 74肾功能不全者忌用D 75-76 A人参归脾丸 B.麝香保心丸C. 防风通圣丸 D.生脉饮 E.香砂养胃丸75孕妇慎用的中成药C76孕妇禁用的中成药B 77-80 A降香 B.鹿角霜 C.海金沙D.西红花 E.紫河车77宜先煎的饮片是B 78宜另煎的饮片是D 79宜后下的饮片是 A 80宜包煎的饮片是C 81-82 A生姜 B.桔梗 C.连翘 D.龙眼 E.川芎81应通风干燥,防蛀储存的中药是B82应阴凉干燥,防蛀储存的中药是E 83-84 A火麻仁 B.麻黄 C.丁香

12、 D.大枣 E.甘草83易变色的饮片是B 84易失气味的饮片是 C 85-88 A益气固表 B.发汗解表C. 清热解毒 D.宣肺止咳 E.止泻止痢85荆防颗粒除散风祛湿外,又能 B 86感冒退热颗粒除疏风解表外,又能 C 87桑菊感冒片除疏风清热外,又能D88葛根芩连丸除解肌清热外,又能E 89-91 A祛暑利湿,补气生津 B.祛暑除湿,和胃消食C祛暑解表,清热生津 D.解表化湿,理气和中E. 清热解毒,利湿化浊89六合定中丸的功效B 90暑热感冒颗粒的功效C 91藿香正气水的功效 D 92-94 A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B.清热疏风,利咽解毒C清热化湿,行气止痛 D.清热泻火,散风止痛E清热泻火,散结消肿92香连丸的功能是C 93板蓝根颗粒的功能是A 94牛黄上清丸的功能是 D 95-98 A. 母宁嗽丸 B.清肺抑火丸C苏子降气丸 D.镇咳宁糖浆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