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合理容量午练卷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579070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合理容量午练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口合理容量午练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口合理容量午练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合理容量午练卷(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地理第四周午练卷高一地理第四周午练卷 1.日本、荷兰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气候适宜 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C.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D.人口素质较高 读下面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下题。 2.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 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非洲 据国家统计局2007 年 2 月 28 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公报 ,2006 年末我国人口为131 448 万人,中 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1.49 亿,读下图“人 口

2、增长趋势图” ,回答 34 题。 3.关于我国人口容量的说法最正确的是( ) A.我国合理环境人口容量大约 16 亿人 B.我国人口承载量极限值约 100 亿人 C.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具不确定性 D.到 2040 年前后,我国将达人口合理容量 4.到本世纪中叶以后,我国有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 A.人们生育观念变化的必然结果 B.重大自然灾害影响导致死亡率上升 C.老年人口太多,导致死亡率上升 D.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 5.5.材料一材料一 往年一年一度的民工潮给人留下难忘的记忆,但是在有数亿剩余劳动力的中国, 2004 年令人意外地发生了大范围的“民工荒” 。2008 年春节过后

3、,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民工荒” 不但没有缓解,而且有向其他地区蔓延之势,江西、河南、辽宁等地也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 材料二材料二 2005 年中国 GDP 总量和人均 GDP地区GDP 总量(亿元)人均 GDP(元)东部122 009.4222 076 中部50 525.7611 390 西部25 522.018 852 材料三材料三 80 年代后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流向 及流动规模图 (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有( ) 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东南部地区劳动力不足 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我国农村人口密度大A.B.C.D.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安徽成为劳务大省和新疆

4、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3)从材料三看出,人口迁入地区是 (经济地带) ,结合材料二,试分析其原因。 可能给迁入地带来哪些影响?(4)近年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对优秀人才的进入取消了户口限制,这种行为( ) A.使城市人口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B.使劳动力和劳动市场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配合 C.缓解了人口迁出地区的人地矛盾 D.有利于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答案 C C C C 5.5.1.C 2.安徽农村生产力提高,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经济发展较慢,不能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 工作报酬低,人地矛盾尖锐。新疆吸引人口迁入与该区矿产资源开发、西部大开发的实施、 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关系密切。同时新疆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也是人口迁入的原因之一。 3.东部经济地带 东部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其他人口流出区;就业机会多于人口流出地区; 生活环境优于人口流出区。有利影响:直接弥补了劳动力不足;提高了城市化水平。不利影 响:加剧东部地区人地矛盾,给城市基础设施增加了压力,给城市管理增加了困难。4.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