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献学考试复习资料-个人版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39578749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文献学考试复习资料-个人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医文献学考试复习资料-个人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医文献学考试复习资料-个人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医文献学考试复习资料-个人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医文献学考试复习资料-个人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文献学考试复习资料-个人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文献学考试复习资料-个人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医文献学期末考试资料 中医文献学概论 一、文献的概念: 1. 最早是指文章典籍及博学的贤人(言论)论语八佾记载了孔子的话:“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文:典籍也,献:贤也。朱熹注 2. 元朝开始转变为文章典籍马端临, 文献通考:“凡叙事,谓之文;凡论事,谓之献。 ” 3. 权威的定义(国家标准局)权威的定义(国家标准局)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4. 文献含有的三大元素:知识、载体、记录手段。文献含有的三大元素:知识、载体、记录手段。 二、中医文献 1. 概念:知识范畴属于中医学领域的文献。概念:

2、知识范畴属于中医学领域的文献。 2. 类别:1)抄刻文献: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写本、抄本等2)印刷文献:唐以后雕版、活字印刷的线装书籍。 三、中医文献学 1. 概念:中医文献学是探究中医文献的学术源流,探究整理、研究、利用中医文献的方法及其理论的一门学问概念:中医文献学是探究中医文献的学术源流,探究整理、研究、利用中医文献的方法及其理论的一门学问 (新)(新) 。中医文献学是研究中医文献的学术源流,讨论整理和利用中医文献的方法及其理论的一门学问。中医文献学是研究中医文献的学术源流,讨论整理和利用中医文献的方法及其理论的一门学问。 (旧)(旧)2. 研究对象和内容:以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

3、和训诂学为主要手段。 以中医古典文献中医古典文献为主要对象兼及现代中医文献。 殷商1840 年(观点一) 1911 年(观点二,普遍观点) 1919 年(观点三) 以殷商为上限,以以殷商为上限,以 1911 年为下限,期间所有中医文献。年为下限,期间所有中医文献。 3. 中医古典文献的数量 薛清录, 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 1980 年前中医药图书达 12124 种种古典文献一万种 4. 研究的方式:1)善本影印 善本:文物、艺术、学术价值较高,雕刻、印刷质量较好的版本。善本:文物、艺术、学术价值较高,雕刻、印刷质量较好的版本。 2)标点、校勘、注释本 3)类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

4、一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便于应用的工具书。类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便于应用的工具书。 4)丛书:编集各种单独著作而冠以总名。丛书:编集各种单独著作而冠以总名。历代中医文献概况历代中医文献概况(重点,问答题) 一、先秦至两汉 1. 先秦时期的医学典籍已经具有相当的繁荣程度 1973 年,马王堆三号汉墓,15 种古医籍(医学帛书):种古医籍(医学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 阴阳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甲本、 阴阳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乙本、 脉法脉法 阴阳脉死候阴阳脉死候五十二病方五十二病方 却谷食气却谷食气 导引图导引图 养生方养生方 杂

5、疗方杂疗方胎产书胎产书 十问十问 天下至道谈天下至道谈 合阴阳方合阴阳方 杂禁方杂禁方2. 首次由政府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的医籍整理 汉成帝命侍医李柱国校方技 3. 四大经典的问世标志着理论体系的完善 二、晋唐时期 1. 医学分科逐渐向基础理论和各科临床拓展 1)基础理论 华佗中藏经 ,王叔和脉经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22)各科临床 针灸针灸甲乙经 ,外科:龚庆轩刘涓子鬼遗方 ,儿科颅囟经 ,妇科:昝殷产宝 , 伤科: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2. 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搜集整理经验方书的高潮 1)官方:隋文帝敕撰的四海类聚方2600 卷;隋炀帝敕撰四海类聚单要方300 卷 2)民间:晋葛洪肘

6、后备急方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唐王焘外台秘要 3. 皇帝敕令编修了多种堪称标准典范的医书 诸病源候论 、 黄帝内经太素 、 新修本草 4. 本草学得到空前的发展 本草经集注 、 新修本草 、 雷公炮灸论 三、两宋金元时期 1. 医籍的校勘整理和医书的编写蔚然成风 1)朝廷组织:A、校正医书:宋仁宗嘉佑 2 年(1057)宋神宗熙宁 2 年(1069)十部医著:十部医著: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 伤寒论伤寒论 , 金匮要略方论金匮要略方论 , 金匮玉函经金匮玉函经 , 脉脉 经经 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 , 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 , 千金要方千金要方 , 千金翼方千

7、金翼方 , 外台秘要外台秘要 。B、编写方剂类著作,如太平圣惠方 、 圣济总录为集方剂与治疗于一身的巨作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政府颁发的制剂规范。C、编写本草类著作,如开宝本草 嘉祐补注本草 大观本草 政和本草 绍兴本草 。 2)民间自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第一个注解伤寒) ,朱肱南阳活人书 ,苏东坡、沈括苏沈良方 。 2. 问世了一批划时代的高质量的专科著作 1) 小儿药证直诀使儿科学形成系统. 2) 妇人大全良方 (陈自明)使妇产科学初具规模 3)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 针灸资生经 、 十四经发挥使针灸学始臻大备 4)宋慈洗冤集录成为我国第一部法医学专著 3. 学术争鸣和金元四大家的产生成为

8、当时医学繁荣的标志 4. 医学丛书的创编 万寿道藏 、 济生拔粹 四、明清时期 1. 整理研究古典医籍成为了时尚,达到空前繁荣的程度。 内经:53 种,234 卷;难经:15 种,53 卷;伤寒论:148 种,481 卷;金匮 ,16 种,9 卷。考据成风原因:1.科举;2.文字狱。 2. 本草纲目和普济方的问世成为这两大领域巅峰之作 3. 温病学的产生开创了医学的新领域,成为当时医学发展的标志性成就 叶天士温热论 ,吴瑭温病条辨 ,王孟英温热经纬第二章 中医文献的目录 第一节 概述 一、 目录和目录学 目录:著录一批相关文献,并按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揭示与报道文献的工具。目录:著录一批相

9、关文献,并按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揭示与报道文献的工具。 目录学:研究目录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目录学:研究目录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 目录学的意义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如:素问:1)全书:A、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B、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 C、林亿等人新校正 D、郭蔼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2)条目:A、胡澍学内经素问校义32 条 B、俞樾读书余条48 条 C、孙贻让札移13 条3D、于鬯香草续校书103 条第二节 目录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一、 基本结构 完整目录:由前言、目次、正文、辅助资料完整目录:由前言、目次、正文、辅助资料 4 部分组成。部分组成。 1. 前言 2. 目

10、次传统目录概念 3. 正文:是一部目录的主体,由著录、提要和小序正文:是一部目录的主体,由著录、提要和小序 3 部分组成。部分组成。 1) 著录:书名、作者、版本、真伪、存佚 2) 提要:也称叙录、解题、书录,是用以揭示与报道图书文献的有效方法之一。提要:也称叙录、解题、书录,是用以揭示与报道图书文献的有效方法之一。 提要分类(三者区别):提要分类(三者区别):A、叙录体:既介绍生平,又介绍作品。如、叙录体:既介绍生平,又介绍作品。如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总目B、传录体:介绍生平,不介绍作品。如、传录体:介绍生平,不介绍作品。如中国分省医籍考中国分省医籍考 C、辑录体:大量收集有关作者和作品的资

11、料。如、辑录体:大量收集有关作者和作品的资料。如四部总录四部总录医药编医药编 3) 小序:各种分类编排的目录书中的部序和类序,是和总序(前言)相对而言的。小序:各种分类编排的目录书中的部序和类序,是和总序(前言)相对而言的。 4. 辅助资料 二、 古代目录的类型 1. 官修目录:是由政府组织人员,调查国家藏书之后,修撰的国家藏书目录。官修目录:是由政府组织人员,调查国家藏书之后,修撰的国家藏书目录。其特点:著录完整,包罗宏富。特点:著录完整,包罗宏富。其代表:代表: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总目或称或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0 卷卷 四库全书:乾隆 39-54 年,10254 种书

12、籍,著录书(完整型)3461 种,存目书(提要型)6793 种。 七套:底本【翰林院】 ;文渊阁【皇宫】 ;文源阁【圆明园】 ;文津阁【避暑山庄】 ;文汇阁【扬州大观堂】 ;文宗阁【镇江金山寺】 ;文澜阁【杭州圣因寺】 ;文溯阁【沈阳(盛京) 】 。 2. 史书目录 1)概念:史书目录是指史籍中含有的目录。概念:史书目录是指史籍中含有的目录。2)分类:正史目录、国史目录、专史目录分类:正史目录、国史目录、专史目录 3 种种3)正史目录:是指正史中记录典籍书目的专门篇章。正史目录:是指正史中记录典籍书目的专门篇章。两种称呼:两种称呼:A、经籍志:、经籍志:隋书隋书 旧唐书旧唐书 ,仅这两部,仅这

13、两部B、艺文志:、艺文志:汉书汉书 新唐书新唐书 宋史宋史 明史明史 清史稿清史稿 3. 私家目录 1)概念:私家目录是指个人编撰的私人藏书目录而言。概念:私家目录是指个人编撰的私人藏书目录而言。2)举例:天一阁 明兵部侍郎范钦,地方志,天一阁书目;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 三、 中医专科目录 1. 现存最早的中医专科目录是明末殷仲春撰的医藏目录医藏目录 。 2. 中国医籍考中国医籍考 ,日本丹波元胤撰,该书收辑我国自秦汉至清道光年间历代医书 2383 种。 3. 宋以前医籍考宋以前医籍考 , (日本)冈西为人编,该书收集我国宋代以前已佚和现存的医书 1860 种。 4. 中国医籍通考中国医籍通

14、考 ,严世芸编,目前规模最大一部中医古籍目录,与中国医籍考相仿,都是采用辑录体形 式, 该书收辑上溯出土文物,下迄清末,旁及日本、朝鲜的中医古籍,凡见载于文献者,皆竭力搜罗,共收 书 9000 余种,其数量已数倍于中国医籍考 。 5. 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 ,薛清录主编,该书是在 1963 年版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基础上修订而成,是一部 全国性的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收录了全国 113 个图书馆 1949 年前出版的中医药图书 12124 种,是迄今为止收 录范围最广,种类最多的中医书目。采用分类编年的方法来编写。第三章 中医文献的版本 第一节 概述 一、 版本与版本学 1. 版本

15、:是一书经过传写或印刷而形成的各种不同的本子。版本:是一书经过传写或印刷而形成的各种不同的本子。42. 版本学:是研究书籍的版本特征和差别,比较其异同,鉴别其真伪优劣,并从中总结工作规律和方法,指版本学:是研究书籍的版本特征和差别,比较其异同,鉴别其真伪优劣,并从中总结工作规律和方法,指 导版本利用的一门科学。灵枢版本:1) 四部丛刊影印明赵府居敬堂刊本;2)元至元己卯胡氏古林堂刊本;3)明成化十年甲午熊氏种德堂刊本;4)明绣谷书林周日校重刊本;5)明万历二十九年医统正脉全书本;6)明金陵尚义斋刊本。二、 版本学的意义: 1.关乎人命【戴元礼,用“锡”煎药,锡饧(饴) 】 ; 2.学术研究【夏良心本本草纲目:治重舌延出,水浆不入。太阴玄精石二两,牛黄、朱砂、龙脑各一分, 为末,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