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实验思考题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578721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实验思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体解剖实验思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体解剖实验思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实验思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实验思考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思考题,考试可能题型(填空、名词解释、简答)实验思考题,考试可能题型(填空、名词解释、简答)P26坐骨神经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与坐骨神经标本的制备腓肠肌标本与坐骨神经标本的制备1、为什么要将制备好的神经肌肉标本放在任氏液中?放在自来水或蒸馏水中可为什么要将制备好的神经肌肉标本放在任氏液中?放在自来水或蒸馏水中可否?为什么否?为什么?任氏液相当于给离体神经提供了一个内环境,使标本兴奋性稳定。防止神经因干燥而失去正常兴奋性,即保持了神经的活性。不能用蒸馏水,因为蒸馏水的渗透压很低,会导致标本的细胞吸水膨胀,改变其细胞结构;也不能用自来水,因为不仅会使标本的细胞吸水膨胀,而且自来水中还含氯气,会氧

2、化神经中的细胞。2、为什么锌铜弓接触坐骨神经会导致腓肠肌出现明显的收缩?这一现象说明了为什么锌铜弓接触坐骨神经会导致腓肠肌出现明显的收缩?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什么问题?锌铜弓用金属锌和铜铆接而成,锌铜弓在极性溶液中形成回路时,锌与铜两极产生约 0.50.7V 的直流电压,因此可用来刺激神经和肌肉,使神经或肌肉兴奋。腓肠肌由坐骨神经的分支支配,所以用电刺激坐骨神经神经就会导致腓肠肌收缩。这一现象说明了以下两点:锌铜弓可以导电;腓肠肌由坐骨神经的分支支配,用电刺激坐骨神经神经就会导致腓肠肌收缩。P29神经冲动传导速度与神经不应期的测定神经冲动传导速度与神经不应期的测定1、随刺激强度的增强,神经

3、干动作电位的幅度有何变化?符合随刺激强度的增强,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幅度有何变化?符合“全或无全或无”规律规律吗?为什么?吗?为什么?随刺激强度增强,可观察到神经干动作电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后到最大幅度的全过程。不符合“全或无”。因为神经干各种不同纤维的兴奋阈值不相同,阈刺激激活阈值最低的一类纤维兴奋,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激活起来的纤维数量逐渐增多,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也就越大。当神经干中所有纤维都兴奋时,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也达到最大。此后当给予一个更大刺激时,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不再变化。2、在神经干双相动作电位中,上、下相的幅度有何不同,为什么?在神经干双相动作电位中,上、下相的幅度有何不同,

4、为什么?上、下相的上、下相的上升支、下降支分别代表去极化和复极化吗?上升支、下降支分别代表去极化和复极化吗? 上相的幅度明显大于下相的幅度。原因是由于兴奋的传导速度过快、锋电位的波长较长或者两引导电极的间距较近时,使正相波与负相波在时间轴上重叠,正相波和负相波叠加,叠加发生在正相波去极后期或复极早期,负相去极波与正相复极波叠加,负相波振幅减小,正相波时程缩短。其中,上相的上升支代表去极化,下相的下降支处于复极化过程,而上相的下降支和下相的上升支则是去极化和复极化的共同作用。3、试述单相和双相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试述单相和双相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在神经干上放置一对记录电极 a、b,静息时记录不到电位

5、差。当在神经干一段进行刺激时,表现为负电位变化的动作电位由此极端向另一端传导。当其传导到 a 电极时,a、b 之间出现电位差,a 负 b 正。此时可记录到上相波。当动作电位传至两电极之间是时,a、b 又处于等电位状态。动作电位进一步传导当到达 b 电极时,a、b 之间又出现电位差,a 正 b 负,此时可记录到下相波。然后记录又回到零位。如此获得的呈双相变化的记录就称为双相动作电位。但是,如果预先 a、b 两个引导电极之间的组织使用不同的方法阻断其兴奋传导能力,或者将 b 下方的组织损伤这样传来的兴奋就只能传导到 a 而不能再到达电极 b,电位计的指针就只发生一次偏转,只能记录到双相动作电位的上

6、相,这就是单相动作电位。4、如果神经纤维的绝对不应期是如果神经纤维的绝对不应期是 1ms,相对不应期是,相对不应期是 3ms,问该神经纤维每秒,问该神经纤维每秒内做多能接受多少次阈刺激而发生兴奋?(必考)内做多能接受多少次阈刺激而发生兴奋?(必考)1000ms/(1ms+3ms)=250 次(绝对不应期:在该段时期内,对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再发生反应;相对不应期:必须要给予该组织原来的阈上刺激,这段刺激强度必须大于阈值才能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P77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1、动物低血糖时,为什么会出现惊厥甚至休克?、动物低血糖时,为什么会出现惊厥甚至休克?低血糖时导致神经细

7、胞缺乏营养,脑组织受影响最大,可出现惊厥甚至休克。2、正常生理状态下机体内胰岛素是如何调节血糖水平的?、正常生理状态下机体内胰岛素是如何调节血糖水平的?机体分泌胰岛素作用于三大靶组织:肌肉、脂肪、肝脏,使得葡萄糖转化为肌糖原、脂肪和肝糖原,从而导致血糖降低。P97蟾蜍心室肌的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蟾蜍心室肌的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3、为什么选择在心室收缩期、舒张期的早中末期分别给予刺激?为什么选择在心室收缩期、舒张期的早中末期分别给予刺激?(问过老师了,他说不会考的)(问过老师了,他说不会考的)4、心肌为何不会出现强直收缩?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心肌为何不会出现强直收缩?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8、是什么?原因是由于心肌细胞兴奋后,有效不应期相对较长,相当于整个心肌细胞的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因此心肌不可能在收缩期内再接受刺激产生收缩,即心肌不会发生完全强直收缩。根本原因是心肌细胞复极化过程中存在一个平台期,它是导致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较长的主要原因。5、期前收缩之后为何会出现代偿间歇?在什么情况下不会出现这种现象?期前收缩之后为何会出现代偿间歇?在什么情况下不会出现这种现象?期前兴奋有自己的有效不应期。当紧接在期前兴奋之后的那次窦房结兴奋传到心房或心室时,如果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不能引起心房或心室新的兴奋和收缩,形成一次兴奋和收缩的“脱失” ,需待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到来才能引起心房或心室兴奋和收缩。因此,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出现一断较长时间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如果窦性心率较慢,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结束后才传到心室,则可引起心室一次新的兴奋和收缩而不出现代偿间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