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专家解读狂犬病疫苗的几个“小众”问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74616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7.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科专家解读狂犬病疫苗的几个“小众”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急诊科专家解读狂犬病疫苗的几个“小众”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急诊科专家解读狂犬病疫苗的几个“小众”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急诊科专家解读狂犬病疫苗的几个“小众”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急诊科专家解读狂犬病疫苗的几个“小众”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急诊科专家解读狂犬病疫苗的几个“小众”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科专家解读狂犬病疫苗的几个“小众”问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诊科专家解读狂犬病疫苗的几个“小众”问题谈起狂犬病,“ 肥皂水冲洗” 、 “接种疫苗”、 “全程接种”、 “ 100% 死亡率” 等等这一系列的字眼都很熟悉,但今天,济南北大专家想跟你谈谈“高危人群” 、 “犬病发病时间”“ 十日观察法”犬病目前仍然是中国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近十年来中国狂犬病的发病率 (即死亡率 )一直维持在每年超过二千人的高位。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二位。下面就为您解答狂犬病疫苗几个重要却常常被忽略的问题。常见问题之一:宠物主人需要打疫苗吗? 据北大张主任介绍,狂犬病疫苗主要针对两类情况:第一,暴露前免疫(被咬前), 即因工作等原因需频繁接触各种动物(如兽医等 )或生活

2、在狂犬病流行地区的人群 ;第二,暴露后免疫 (被咬后),即被可疑患狂犬病的犬等动物咬伤的患者。但有一类人是区别于以上的两类人群,那就是现在常见的宠物主, 养宠物的人群在城市里愈来愈多,他们经常与猫猫狗狗打交道,他们算高危人群吗?他们又需要注射狂犬疫苗吗 ?其实他们所接触的患者是给别人的猫狗咬伤的居多,反而不是自己的家狗宠物狗,给自己的猫狗咬伤反而是少数。被咬伤了只是事后补救,而如果想要预防,倒不如及早帮自己的宠物接种疫苗。常见问题之二:狂犬病病毒的潜伏期多长?一个人从遭到某种病原体的感染开始到表现出该种疾病的症状,这段时间叫作该种疾病的潜伏期。据北大张主任介绍, 狂犬病不是即时发作, 有潜伏期

3、,一般是 10天到3个月。狂犬病毒,从发病机制的方面看,先侵蚀外周神经、一直到中枢神经,有一个发展过程,而且,是否一定发病,也很难下结论。在南方周末撰文:国内外资料都表明,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是1-3个月,少数头面部严重咬伤的潜伏期可能短至7天,极少数病例 (不到总数的 1%)的潜伏期也可能大于一年。目前国际主流科学界承认的狂犬病最长潜伏期是6年,美国学者 1991年在专业杂志上报告了该病例。 死者为菲律宾移民, 移民美国后未曾离开过美国。由于在美国本土感染狂犬病的机会极少,而且经部分基因序列分析的结果证明,从死者脑内分离的狂犬病毒与死者来源国家流行的毒株相同,所以该报告以迄今最令人信服的证据证

4、明了狂犬病的潜伏期可能长达6年。由于类似病例的数量太少, 相关证据链也并不是十分完整, 对该病例报告在相关学术界仍有异议。例如许多法国学者就认为潜伏期超过一年的病例即使有,也极为罕见,一年后再发病的可能性可忽略不计。那么狂犬病发病时间又与什么有关呢?张主任向媒体介绍, 被动物咬伤, 是否发生狂犬病, 除了与动物是否携带狂犬病毒有关外, 还与其他许多因素有关。 狂犬病毒有嗜神经的特性, 最终侵犯的是大脑,其潜伏期有一个时间概念,平均为60多天。发病时间跟咬伤部位有关系,越接近中枢神经系统发病越快,如颈以上、头面部等部位与大脑近,极易通过神经传播,双手神经丰富的部位, 也是危险区域,狂犬病毒侵犯周

5、围神经以后,快则两三天发病。再比如还与伤口大小有关,伤口大,咬得深,神经组织易暴露,病毒感染的数量多,风险就大 ;此外与个体的抵抗力也有关,老人、小孩免疫力较差,还有长期用免疫抑制治疗的病人,这些特定人群,医学术语称之为高危人群。常见问题之三:滥打疫苗有什么影响? 狂犬病是病死率最高而发病率较低的传染病,人们很容易反应过度。 目前网络上或实际生活中有关狂犬病的不科学言论泛滥,各种奇谈怪论在“专家”和民众中都相当普遍地存在,使得一些与犬、猫有接触者(甚至完全没有接触者 )长期处于恐惧之中,滥打疫苗的事例不断见于报端,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狂犬病检测中心研究员严家新表示,目前国内狂犬病疫苗的包装都是

6、5针一盒,不能拆散销售。有相当多的狂犬病门诊, 对所有前来接种者, 包括再次暴露后的接种者, 都是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每人接种 5针。结果一年内一人打 10针或20针的并不罕见。而济南北大皮肤病医院张主任介绍, 接种疫苗会有有效期, 病人来注射疫苗,医护人员会先询问病人, 病人一般都记得自己大致注射过的时间。如果有些病人记得可能一年内接种过,但记不清有没有超过一年了,就打多一针。至于注射狂犬疫苗疫苗的不良反应,郑主任表示比较轻, 这么多年以来, 注射了那么多疫苗, 可以发现安全性较高, 副作用、不良反应都比较少、 比较轻微,有时比如伤口疼痛、低热,过敏反应都不太多。如果那段时间在用激素、免疫功能

7、低下时就酌情使用。张主任表示,也会存在患者特别担心, 曾经注射过狂犬疫苗的, 再次接种时,也让开全程接种。 张主任特别提醒, 疫苗是有有效期, 规定的支数会有规定的效果,不必多打的。常见问题之四:“十日观察法”适用于中国吗 ?世界卫生组织在 2005 年发布的狂犬病专家磋商会首篇报告中说,如果动物在 10天的观察期内,仍然保持健康,或经技术证实动物为狂犬病阴性,则可以终止治疗。 其理论的前提是, 健康犬并不传播病毒, 得狂犬病的犬出现临床症状10天内会死亡。最近十多年来,我们实验室在国内外未发现任何足以否定“十日观察法”的证据。该方法是判别狗 (或猫)是否有传染性的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也适用

8、于中国。需要注意的是,在狂犬病流行的疫区,以前未接种过疫苗者在开始“十日观察法”的同时,应立即开始暴露后预防,然后根据观察结果确定是否可以节省后面的2针或3针疫苗。现在城市养的狗或猫绝大多数是宠物,通常很少与外界接触,便于实行“十日观察法”。如果在中国“十日观察法”得到推广, 不仅疫苗用量可大大减少 (可能减少全部用量的一半),还能让绝大多数恐狂症患者更快地得到精神解放。据科学时报 的报道,针对动物的“十日观察法”在许多国家得到应用推广,在国内也获得专家和政府机构的广泛认可,但却难以推广。“十日观察法”在中国“难产”,主要原因不在于理论本身的科学性,争议主要集中在其在中国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卫生

9、部疾控局有关负责人说, 根据国情,目前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还是给人接种疫苗。没有 70%以上的犬免疫,要推行“十日观察法”不现实。而济南北大专家表示, 第一,鉴于很多人是被其他人的狗咬伤,和狗主反复协商不现实,警察一般一次性就帮你协商好了,开整个接种期的针。第二,现在医患关系紧张, 医生也担保不了患者不发病,市民给猫狗咬伤, 都建议去接种疫苗,以防万一有意外患者又说当初医生不提醒,因为以后的病情发展说不准。第三,有些情况下,如果患者需要留院观察10天,目前很多医院的人力、资源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据科学时报 上述报道, 卫生部负责人说, 目前实行“十日观察法”有难度。特别是农村,有时候甚至都找不到咬人的犬。这位负责人说,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的狗群免疫率很低, 仅10%的狗接受免疫。 如果在观察期间出事, 谁也负不起责任。文章来源: http:/ 编辑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