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写字说课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73831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素写字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怀素写字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怀素写字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怀素写字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素写字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怀素写字。我将从教材、目标、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6 个方面对第一课时展开说课。一、说教材这篇课文选自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是 13篇阅读课文中的第12 篇。文章围绕“怀素写字非常认真、练字十分刻苦”这一中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再现了唐代大书法家怀素小时侯勤奋练字的情景。文章把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写字习惯的内容渗透入励志故事中。 符合一年级学生初学写字的具体情况。教材这样编排与课本开头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插图相照应,进一步强化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二、说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语文教学以识字、学词、写字及进行初步的朗读训练为主。 阅读教学重在培

2、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 依据这一标准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项: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正确即能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不重复,能读出长句子里词语间的停顿。2、认读绿线框中的 6个二类,学会“写”、“字”、“古”3个生字,这三个字都是上下结构,集中学习便于记忆。3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习怀素的写字方法和好学上进的品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三、说重难点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按笔顺正确书写三个生字。四、说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移动田字格学生准备:习字册、生字本。五、说教学过程这篇课文讲述的人物年代久远,相对于童话故事类课文比较枯燥、乏味,需要教师采用

3、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把教学过程分为3 个环节。第一环节,多媒体出示课本中的插图, 导入新课。 采用插图导入能够在上课伊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 出示插图后,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用完整的话说出图中有正在写字的古人及写字用的毛笔、纸、砚台,并对比自己写字用的工具和写字的姿势。然后把图中古人怀素的生平事迹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说给学生听,从而引出课题怀素写字。课题中怀素的“素”字是平舌音,容易读错,需要教师领读,学生跟读、齐读。第二环节,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朗读时做到正确、 流利,不丢字、不加字、不重复,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很难的要求。需要教师范读,

4、领读,多让学生读,逐渐训练。因此,我把这一环节作为第一课时教学的重点。这一环节我分 4 步进行:1、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在学生开始自由朗读前,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词,读通句子,标出难读的词语、句子。这一过程不留太多时间,要求学生读完两遍就举手示意。通过这一过程的训练,学生对生字、新词会有初步的感知。2 、检查自读情况。多媒体出示课文中含有生字、二类字的词语以及对学生来说难读的词语。按照指名读、教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的顺序,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读出词语。然后多媒体出示课文中难读的和较长的句子,例如,“古时候有个叫怀素的和尚 , 他从小就喜爱写字 , 是个好学上进的孩子。 ”“

5、他总是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再一笔一画照着写。”按照指名读、教师范读、小组比赛读、学生齐读的顺序进行训练。3、教师范读。教师朗读时要做到声情并茂,语调、表情、神态相配合。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模仿欲望。4、学生仿照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先让学生自由读,再指名学生分段读,比一比谁读得最认真、最准确。学生读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错误,教师不要立即纠正,给学生时间自己改正, 或者请其他同学指正。 这样既可以减少出错学生的挫败感又可以调动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的积极性。这一环节结束后,提出问题, “怀素是怎样认真写字的?”学生可以从课文中找出“他总是先看清字的形状, 记住字的笔顺, 再一笔一笔照着写。 ”再问“你是怎样写字的?”两个问题既深化了上一环节又为下一环节的生字教学做准备。第三环节,生字教学。第一课时要求学生正确书写7 个生字中的 3 个。这一环节分 4 步:1、多媒体出示带有田字格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并说出主笔画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2、学生伸出手指按笔顺书空,要求学生边说边写,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加深对笔顺的记忆。3、教师在移动田字格中展示生字的书写,每写一笔都让学生说出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学生在习字册中按笔顺描红,然后在生字本中临写生字。学生书写时,教师观察学生写的字和写字的姿势,发现不对的地方及时指正。六、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