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上传人:w**** 文档编号:39547289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1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师德师风的学习,让我深深的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 师大计,师德为本。 ” 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 类,这都是师德。我们开县优秀教师群体就是这个师德的具体体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 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教师只 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

2、;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 ;廉洁从教。 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 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 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在 我的教育生涯中也做到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无类” , “同 在一片蓝天下,孩子们应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 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 10 年时间, 将一名有偷窃习惯

3、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 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我们班就有一位这样的同学.在他 的学习生活中我对他是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心中的坚 冰” ,让他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虽然我无法象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 的每个角落,但我却可以象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但值得思考的是: 为什么老师们对学生如此关爱,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可?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那 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 ”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只有尊重学生,才能 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

4、的教育。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 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爱前者。青少年 学生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会使学生 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让我们 时常想想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 新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 ,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 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 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学生是有自

5、己思想和行 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 我从教育中体会到:尊重学生的实质就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 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 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 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 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同志和朋 友。在学生心灵中栽下一棵尊重的幼苗,用爱心去浇灌,必将伴随其生命的成长竖起人格的 参天大树。 “万紫千红随风去,冰心一片载玉壶” ,这就是我这样一位普通教师的高风亮节!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 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我想,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种叶的事业平凡而伟大。 “言必行,行必果” ,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 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其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 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