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更新理论及其思考_张晓婧

上传人:rz****gz 文档编号:39546794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更新理论及其思考_张晓婧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有机更新理论及其思考_张晓婧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有机更新理论及其思考_张晓婧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有机更新理论及其思考_张晓婧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有机更新理论及其思考_张晓婧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机更新理论及其思考_张晓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更新理论及其思考_张晓婧(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机更新理论及其思考Studyandmeditateonthemethodoforganierenewal 张晓靖 ZhangXiao 一 ing 摘要:本文对有机更新理论的提出及其概念内涵进行了介绍,总结了该理论在目前中国的发展 应用,分析了该理论目前在我 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对该理论在我国应用的几点建议。希望通过对有机更新理论的继 承和拓展、创新,将其用于城市化 加速发展中的广大旧城地区,以解决目前大量人口、物质的不断集中和旧城老化、衰退的矛 盾,同时塑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关键词:有机更新;有机性;整体性 Abstraet:Thisessaypresentatesandthoughts

2、ofthetheo 叮 ontheeoneeptofor 护 nierenewal,sumsuptherheo 叮 ofChina5eur-rentdevelopment.ThroughTheoretiealanalysisoftheexistingproblemsinChina,maketheir ownsuggestionsontheapplieationofthis theo 尽 inChina.Hopingtohavetheopportunityroexpand,inheritedandinnovaterhetheo 叮,makeituseroaeeeleratethedevelop-

3、 menrofthevastnumberofoldeitiesintheregiontosolvel 摊epopulation,materialandtheeontinuedfoeusontheagingoftheold ei*y.Andereateagoodlivingenvironment. Keywords:0 嗯 anierenewal;organie;Ag 胖 gate 城市更新是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旧城基于 它的社会、文化、经济的重要地位而受到各方面的关注。目 前,我国普遍进人了城市化的中期加速发展阶段,国内大部分 地区,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将面临许多矛盾与问题。 2

4、0 世纪 60 年代以后,许多西方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开 始对以大规模改造为主要形式的“城市更新”运动进行反思。 在我国,“城市更新”长期被简单理解成单一的对物质环境的 “改造”,而“城市保护”则被解读为“什么都不许动”,成了改 造的对立面。(引自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20 世纪 80 年代, 一些建筑师在如何继承北京的传统城市特色方面进行了探 索。由吴良铺教授主持的菊儿胡同住宅改造是旧城更新实践 的成功案例。此后,有机更新理论又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是有 机更新理论比较多的用于城市历史保护区的更新与发展,而 对于广大的旧城地区没有一个比较完备科学的指导方法。 个人浅以为该理论具有较大的推广性,还需

5、要加以进一 步整理和发掘。有机更新的理论与方法也需要进一步的拓展。 下面概括介绍该理论。 1 城市有机更新理论的概念及内涵, . 1 城市有机更新概念的提出 “有机更新”理论是在对中西方城市发展历史和城市规划 理论的充分认识基础上,昊良铺教授在结合北京的实际情况,对北京旧城和我国其他城市规划建设长期研究的基础上首先 提出的。 “有机更新”理论的阐述,按照城市内在发展规律,在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与发展。丰富了城市更 新的理论成果,特别是它在北京的成功实践,更引起了国际的 赞誉和广泛关注。1 . 1 . 1 理论提出的经济背景 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中前期,城市化增长飞 快,

6、城市中人口和物质的聚集和流动性都很大。城市结构处于 转型时期,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旧城的更新建设量很大,矛盾 也很突出,同时大量的城市的一般性旧城地区不能得到很好 的关注,走向衰落,有的地方出现棚户区,有的形成城市中的 乡村。(引自城市空间集中与分散论)1 1 . 2 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建国以来我国推行计划经济体制,城市的发展也在计划 中缓慢进行。改革开放后,国家和政府转变了观念,逐步以市 场为主导作用,使我国高速地进行城市发展建设。因此,旧城 更新的矛盾愈发突出。1 . 1 . 3 理论提出的文化背景 现代园林 29 中国传统的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天人合一”人的 生活。从我国城市的

7、地理位置可以发现古代城市选址、布局和 营建都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二即城市应融与自然之 中。但随着现在人们文化生活的变化,人们更致力于“改造自 然”,随之,在当今的旧城更新中,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 象,如城市建设缺乏对人性的关心、缺乏对环境的关注、缺乏 历史保护的意识,但有的问题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在迈 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的文化观念和现代思想理念的融合, 必将对城市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 2 城市有机更新理论的内容 “有机更新,理论的雏形早在 1979 一 1980 年由吴良铺教授 领导的什刹海规划研究中己经形成。这项规划明确提出了“有机更新”的思路,即: (l)质量较好

8、、具有文物价值的予以保留;房屋部分完好者 加以修缮;已破败者拆除更新。上述各类比例根据对本地区进 行调查的实际结果确定。 (2)居住区内的道路保留胡同式街坊体系; (3)新建住宅将单元式住宅和四合院住宅形式相结合,探 索新四合院,体系。 上述思路在 1987 年开始的菊儿胡同住宅改造工程中得 到实践,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功。 吴良铺教授在其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书中总结道:“所 谓有机更新即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与 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一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 使每一片的发展达到相对的完整性,这样集无数相对完整性 之和,即能促进北京旧城的整体环境得到改善,达到有机更新 的目

9、的” 。(引自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由此可见,有机更新 的运用范围更加广泛。 那么如何理解“有机更新”这个概念,我们将这个词分开 来看:1 . 2 . 1 如何认识城市规划中的”有机性” “有机”一词从字面来理解,就是有生机,有生命。有机体 就是有生命的个体。进一步引申开来,城市有机体就是具有生 命活力的城市个体。 “有机”概念应用于城市,就是部份与整 体的和谐,与自然的结合,是把城市当作了一个活”的有机体 来对待的以人为本的思想的体现。 通过对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EHoward)倡导的“田园城 市”,美国建筑师赖特(Lwright)提出的城乡相结合的“广亩城 市”的主张,以及芬兰籍美国建筑师沙

10、里宁(Esaarinen)提出 的有机疏散城市结构的理论等这些有机城市理论的一些学 习。将城市“有机性,总结为:强调城市和自然界的有机结合。 如同对待人类自身一样来对待我们的生活环境.是遵循城市 渐变的发展规律、符合新陈代谢的生命原理。1 . 2 . 2 如何认识“更新” “更新”包含了“改造、重建”,主要是针对历史文化地段的 形态结构优化,社会经济发展内容的调适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是为了让历史文化地段适应当今新的生活的需求,而进行的 改变。城市更新一般是指针对城市城区环境较差、标准偏低、规划落后、经济衰退而进行的自我改造过程。旧城更新不但涵 盖了旧城改造的全部内容,并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添加

11、新 的内涵。(引自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1 . 2 . 3 付“有机更新”概念的理解 “有机更新”即从原有的城市肌理对城市进行有机更新。 因此,城市的有机更新不但要注重生态环境和技术手段,还要 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保持历史人文因素之外,还要将美学和 文化的内容包含进去。正如吴良铺先生所论述的城市有机更 新,即采取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与要求,妥 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使每一片 的发展达到相对的完整性,这样集无数相对完整性之和,即能 促进北京旧城的整体环境得到改善。, . 3 有机更新理论的构成 根据吴良铺教授关于“有机更新”的论述和“菊儿胡同,的 规划设计来

12、看,清华大学博士方可认为,“有机更新”从概念上 来说,至少包含以下三层含义(引自当代北京旧城更新调查 研究.探索): (l)城市整体的有机性:作为供千百万人生活和工作的载 体,城市从总体到细部都应当是一个有机整体(organicWhole- ness),城市的各个部分之间应象生物体的各个组_织一样, 彼此相互关联,同时和谐共处,形成整体的秩序和活力。 (2)细胞和组织更新的有机性:同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一样, 构成城市本身组织的城市细胞(如供居民居住的四合院)和城 市组织(街区)也要不断地更新,这是必要的,也是不可避免 的。但新的城市细胞仍应当顺应原有城市肌理。 (3)更新过程的有机性:“生物体的

13、新陈代谢(是以细胞为单 位进行的一种逐渐的、连续的、自然的变化),遵从其内在的秩 序和规律,城市的更新亦当如此” 。 在菊儿胡同改造实践中,“有机更新,理论提出了保护、整 治与改造相结合,采用合院体系组织建筑群设计,小规模、 分片、分阶段、滚动开发等一系列具体的城市设计原则和方 法” 。, . 4 城市有机更新理论区别于传统城市更新的关键要素 昊良墉教授主张城市有机更新应按照其内在的发展规 律,顺应城市之肌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 与发展”即为有机更新。有机更新是一种观念、思想一种方30 现代园林法、手段,更是城市健康发展的一个过程。因此”有机更新”这 一具有哲学高度的思想精髓在

14、于探寻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和 我们对其所作出的动态反应。传统的城市更新由于因素的不 同而往往达不到人们预期的效果,现代有机更新方法之所以 有发展的空间也必要性,正是因为它和传统更新方法的不同。14 . 1 更新的进程 传统的城市更新方法是阶段性、终止性、封闭性;而现代 城市有机更新方法持续性、渐进性、开放性,具有动态特征。14 . 2 更新的目标 传统的城市更新方法以经济效益为主;而现代城市有机 更新方法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满足人的多层次需求。1 . 4 . 3 更新的主要内容 传统的城市更新方法仅是物质形态空间;而现代城市有 机更新方法包括形态空间与地域社会空间、环境空间1 . 4 .

15、4 更新的理念 传统的城市更新方法基于现代功能主义;而现代城市有 机更新方法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 1.5 以往城市理论对有机更新理论的影响 有机更新理论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英国社会学 家霍华德(EHoward)倡导的”田园城市”理论,对后来的有机 疏散理论,卫星城理论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为有机更新理 论与实践奠定了基础。芬兰籍美国建筑师沙里宁(ESaarinen) 提出的有机疏散城市结构的理论是有机更新理论的直接影响 者,沙里宁认为,城市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有机体,他通过生物 和人体的认识来研究城市,认为城市是由许多“细胞”构成,这 与有机更新的理论依据均相同,都将城市看成细胞” 。以日

16、本丹下健只和黑川纪章为代表的新陈代谢派利用生物届基本 规律,主张采用最新技术,不断改进生活设施,来适应技术革 新带来的变革,同时也应注重历史传统的新旧关系,保持传 统。这与有机更新理论的延续传统文脉同出一辙。 这些城市有机理论主张人与自然共融,而有机更新理论 在此基础上以人类社会全面发展为宗旨,解决城市中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城市与乡村等的协调发展关系。 2 有机更新在我国城市规划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策 略 2.,我国城市有机更新中出现的问题2 . 1 . 1 对有机更新理论的认识不全面 吴良铺教授主持的菊儿胡同住宅改造工程曾引起各界关 注,并受到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居民的普遍好评,也成为有 机更新理论的代表之作。然而,据相关报道显示,一方面,“菊 儿胡同”的照片和文字频繁出现在各种展览和报刊杂志.似乎 成为北京旧城更新的。典型代表”;另一方面,北京旧城更新实 践却几乎完全与菊儿胡同的有机更新模式背道而弛,各种大 规模商业性房地产开发方案以“危旧房改造,的名义在旧城内 “到处开花,。 对于该现象,清华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