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市苏姓考(苏章田供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46583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滨州市苏姓考(苏章田供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东滨州市苏姓考(苏章田供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东滨州市苏姓考(苏章田供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东滨州市苏姓考(苏章田供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滨州市苏姓考(苏章田供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滨州市苏姓考(苏章田供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滨州市苏姓考 (苏章田供稿 )滨州市苏氏渊源与概况: 滨州市原为惠民地区,明清时期称为武定州 (府) ,地处山东鲁北地区。本地苏氏来自明朝从河北枣强迁入,该支苏氏源于眉山支辙公后裔分支。一、滨城1、苏家:位于老滨州市市府北9.3 公里。洪武二年,苏子敬由河北冀州枣强县成圃村迁滨州东街,嘉靖24 年,其后裔又迁此地,以姓立村(苏曙光存谱)。苏锡,明弘治乙卯举人,乙未进士,官建昌知府,授中宪大夫。苏承芳,嘉靖兵马副指挥,升山西平阳府统制。2、苏学官:位于旧市政府西南10.5 公里,明洪武二年,苏腊从枣强迁来,因官督学职,人称苏学官,习为村名。明末荆姓从桓台县荆家官庄迁至。村东北有宋代庙。3、郭

2、集苏家:曾名潘刘二庄、堤口苏。位于市府东南两公里,单寺干沟西侧。明洪武二年,苏子敏自枣强堡村迁滨城东街。逾三世,苏锡恐后代久住城里成纨绔子弟,遂迁秦台南立村,以姓名村(今滨城镇苏家),五世孙苏臻、苏勤、苏锴又迁崇德乡潘刘二庄定居(今址) 清乾隆年间易名苏家。苏锡, 明弘治乙未科举进士,曾任太湖知县, 建昌知府。苏云汉,清乾隆武举,任广西左营守备。有苏某,曾为清朝皇帝治疗毒疮痊愈,恩赠“奉天诰命、兵部策武府”匾。4、苏家集:曾用名苏家。位于老滨州市府西南13.5 公里,东邻西沙河。洪武四年,苏明自枣强迁此,立村苏家。后村中起集,改名苏家集。二、惠民1、苏家角街,位于惠民古县城内西南部位,东西走向

3、,东起南门大街,穿过龙王庙街,西至马市街。场564 米,东段南靠中心医院北侧,北有居民宅院和职工宿舍,南侧长年积水。相传此街的苏姓人中,曾有一外号苏大麻子的戏剧演员,传说为“梨园名角”,此街随被称为苏家角。在文革中曾更名为先进街,1976 年复原名。2、惠民镇苏索头原名苏家。位于县城南2 公里,庆(云)淄(川)公路两侧。17户,70 人,汉族, 耕地 160 亩。相传, 清咸丰年间 (1851-1861),该村苏姓始祖 (名失传) ,随洪秀全起义军北上,至同治三年(1864 年)太平天国失败后,即逃来此地安家,取名苏家。后因村形不直,弯如牛的索(sao)头 ,遂被称为苏索头。3、桑落墅镇苏家堡

4、:位于镇政府东3 公里,沙河北岸。280 户, 1000 余口人,汉族。总耕地2140 亩。相传,明正德年间(1506-1521)苏姓始祖(名失考)由河北枣强迁居于此,古有“十里一堡,役卒以送公文”的记载。这里距县城约50 华里,故曾设驿站,称“铺” 或“堡” 。苏姓建村于此, 遂经苏家堡为村名。有汉代遗址一处,属县文物保护单位。4、石庙镇常苏:原名苏家。位于镇驻地石庙董村东南5 公里,汉族。52 户, 200 口人。据苏氏族谱记载,明宣德年间(1426-1435 年)始祖苏刚、苏烈兄弟二人,有河北枣强县迁居于此,立村苏家。1985 年间村民委员会时,因避重名,改名为常苏,因与南常村是近邻,又

5、曾为一个联村队,故名。5、省屯乡苏李村:原名苏家。村难为惠民镇境内,340 口人,汉族。据传,始祖苏美占,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有枣强县迁居于此,立村苏家。1985 年建村民委员会时,为避重名,又因村中李姓最多,故更名为苏李。6、何坊乡北苏村:原名苏家。 位于何坊乡驻地北1.5 公里。据传,明嘉靖二年 (1523) ,始祖苏盛,带长子苏荣,由河北枣强迁居于此,立村苏家。1985 年建村委会时,因重名,更名为北苏,以其在乡驻地北故名。7、梁家南苏村:原名苏家。沙河北岸,位于原梁家乡驻地陈家集村西南3.5 公里,沙河北岸。 125 户,520 人,汉族,耕地722 亩。明永乐年间(14

6、03-1424 年)苏姓始祖(名失考)有枣强迁居于此,建村苏家,1985 年兼村民委员会,因避重名,更村名为南苏,与邻村朱家有朱苏庄之惯称。8、香翟乡前苏村:位于香翟乡政府驻地西3.2 公里, 138 户, 533 口人,汉族。相传始祖苏维锋,与明永乐二年(1404 年),由河北枣强县迁此立村,因村后不足一公里处有一苏家村(今名苏家楼0,该村在前,故名前苏。9、香翟乡苏家楼:原名苏家,曾名后苏。位于乡驻地西2.5 公里,汉族。相传,明宣德年间( 1426-1435)苏姓始祖由河北枣强迁居于此,立村苏家,因村西南有一村名前苏,该村曾名后苏。1985 年,建村民委员会时,因重名更为苏家楼,从前村中

7、曾有一楼房,早就有苏家楼之称,故更为此名。10、麻店乡苏刘:原名苏家,曾名洼里苏。乡驻地东南2.5 公里,汉族。传明洪武年间( 1368-1398),始祖苏原有河北枣强迁来立村苏家,因村址在一片沙洼之中,曾被称洼里苏,后仍称苏家,1985 年建村委会更名苏刘,因苏、刘两姓为村主姓。11、第三堡乡兴旺苏:原名苏家。政府驻地东南1.5 公里。相传始祖苏东来,于明朝宣德年间( 1426-1435)由枣强迁入,1985 年建村委会,避重名更名兴旺苏,意在兴旺发达。12、魏集镇苏家庄:位于政府东稍北4.5 公里, 280 余口人家,汉族。据苏氏族谱记载,始祖苏社,号南山,名洪武二年(1369),枣强迁入

8、立苏家庄。13、 魏集镇老君堂:该村以王、吴、苏、张为主姓。2200 多人,汉族。农历一、六有集市。据民国二十一年续修惠民县志载,该村之李、高、单三姓系土著,其他各姓多于明洪武二年( 1369)由枣强县迁居于此。因从前村中多古刹,以太上老君庙最壮观,名老君堂,遂以此名村。14、申桥乡后苏村:位于申桥驻地北1.7 公里, 67 户, 28 余口人,汉族。相传,始祖苏设于明成化九年(1473),由河北枣强迁居于此,先立村苏家庄(今苏家集),传至三世祖苏万时,在此立村后苏。因村址在苏家庄之后故名。15、申桥乡苏家集:原名苏家庄,位于政府驻地北1.5 公里,庆云至淄川公路西侧。132 户, 519 口

9、人,汉族,耕地887 亩。相传,明天顺年间(1457-1464),始祖苏毅,由枣强迁居于此,立村苏家庄。自设集市后,即名苏家集。今集市已废,而村名苏家集未变。传至 9 世祖苏国福迁居章丘城南西九头村。传至十二世祖苏慎玉迁居山东昌邑县朱家七沟村。(昌邑县地名志:朱家七沟村在该县北孟乡东南2.8 公里,南临南孟山。明处,朱、宫、徐等姓立村,在附近有七条自然水沟,以村中朱姓居多,故名。村主街道东西走向。)16、申桥乡狗皮苏村:位于政府驻地东南3 公里处,徒骇河南岸。99 户, 424 人,汉族。 耕地 416 亩。相传, 明成化九年 (1473),有苏姓三兄弟, 有河北枣强县大营镇迁来,苏文在此定居

10、, 立村苏家。其余二人分别取本县老君堂、苏家集安家。 因村人多年经营制革业,又以制作狗皮货为主,故村名被称狗皮苏。17、姜楼镇苏家:位于姜楼村西北5 公里,幸福河东侧,129 户, 470 人,汉族,耕地 698 亩。相传明永乐年间(1403-1424),始祖苏英云、苏英林兄弟,由枣强县迁居于此,立村苏家。18、大年陈乡苏家:又名小苏家,位于驻地大年陈村西4 公里。全村53 户, 229 口人,汉族。相传,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苏姓始祖由枣强迁居于此,立村苏家,因其小于邻村,也惯称小苏家。后人嫌村名带“小”字不雅,故复名苏家。19、大年陈苏董:原名苏家、董家两个自然村。位于乡驻地西

11、南7 公里,南临黄河大堤。汉族。相传苏家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建村,董家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建村,均以姓氏立村。村址原在黄河堤上,1957 年均迁于堤下,两村合为一村,称为苏董。三、 无棣县1、小泊头镇苏家村:荣乌高速以东,先辛集镇东南、小泊头镇东北。漳卫新河以南。无棣县地名志未记载。2、无棣县城苏氏诊所:棣新五路,3、苏氏综合门诊:棣新五路。四、 邹平县1、台子镇北苏:曾用名苏家庄,耕地面积760亩,人口 465.位于县城西北33 公里镇西。据齐东县志记载,该村名苏家庄,明洪武年间苏姓始祖从枣强迁居立村。1981 年因重名更名北苏村,因位于县城北部而得名。2、魏桥镇小苏家:曾用名苏家庄,耕地609 亩,人口428,位于县城西北23 公里镇东南。据民国齐东县志记载,该村名为苏家庄,以姓氏得名。明洪武四年苏姓始祖自枣强迁此立村, 1981 年更名。3、魏桥镇苏庄: 1503 亩耕地, 790 人口,位于县城西北21 公里镇东南。据齐东县志记载,该村自明清以来即为苏庄。因姓氏得名,明洪武二年苏姓居民有枣强县迁此。4、明集镇苏桥:曾用名苏家桥,隶属明集镇,耕地面积1277 亩,人口 403.位于镇北。根据清代邹平县志记载该村明代称苏家桥,明洪武年间,苏姓居民由枣强县迁此,因村西有宋代建的运粮河桥而得名。今称苏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