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沙北区水环境及公园绿地规划说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9545884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荆州市沙北区水环境及公园绿地规划说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荆州市沙北区水环境及公园绿地规划说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荆州市沙北区水环境及公园绿地规划说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荆州市沙北区水环境及公园绿地规划说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荆州市沙北区水环境及公园绿地规划说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荆州市沙北区水环境及公园绿地规划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荆州市沙北区水环境及公园绿地规划说(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荆州市沙北区水环境及公园绿地规划说明荆州市沙北区水环境及公园绿地规划说明一、概况一、概况沙北新区位于荆州市中心城区北部,距荆州古城空间距离约 6.0 公里,距城市商业中心空间距离约 2.5。西干渠以北,翠环路(荆岳铁路)以南,荆襄高速公路以东,红星路以西。西面有植物园,西南面有荆襄河生态公园,南面有西干渠,总规划用地面积 111.5 公顷。二、现状分析二、现状分析植被:现状场地植被较少,基本保持自然生长的状态,场地中集中若干乔木,野生植物呈现无序的自然生长状态,场地中存在大量的农田。地形:基地内地势平坦,场地高程基本在 27.83-30.65 之间水体:现状水体以水塘为主。西临西干渠,水源来自

2、荆襄河,水质较差。建筑:场地内现状建筑为农村居民私房及工业厂房,分布散乱。生活垃圾遍布。交通:规划区的对外交通主要包括西北角的 318 国道和北面的荆岳铁路,内部交通系统主要由荆沙大道、红门路、红星路等组成。目前在规划区西北部规划一处铁路客运辅站。三、规划依据三、规划依据1. 荆州市总体规划2、 荆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011-2020)3、荆州市沙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4、 荆州市城市蓝线规划5、1:1000 现状地形图6、 公园设计规范 (CJJ48-92)7、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GB50420-2007)四、规划目标四、规划目标根据城市未来的发展要求,由于沙北新区定位以行政办公为主、

3、金融商贸、文化娱乐、主题居住、配套服务为一体,人文和谐发展,空间景观丰富多彩的新的城市中心。因此设计突出生态、景观、娱乐、休闲功能,注重水景观与城市的互动,以清新自然的河道景观带动周边城市建设,创造出最为理想的人居环境,营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时代气息的城市重要休闲场所和生态景观走廊。1、生活增添城市街道生活与滨水生活的联系,为市民提供活动的场所。2、天际线通过连续的滨水水岸设计,完善城市建设的天际线。3、识别性构成具识别性和个性特征的多元化滨水区域。4、步道系统在滨水区域创造强有力的连续步行体验并提供配套的设施。5、空间舒适的城市滨水空间,用街道小品,植物,路面设计等来调整人的步行空间。6、生

4、态强化环境保护的生态观念,塑造特色生态公园和郁郁葱葱的生态走廊。7、文化充分挖掘荆楚文化,并为地方文化提供展示的空间。五、规划理念与原则五、规划理念与原则(一)规划理念:(一)规划理念:1、运用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突出城市生态与防护功能。2、突出沙北新区历史文化底蕴,弘扬城市历史,提高城市影响力。3、提高水系河景对城市景观的作用和影响,带动城市的整体景观建设。4、突出城市整体水系改造的社会作用和经济影响,推动城市建设的综合开发。 (二)规划原则:(二)规划原则:沙北新区水环境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应满足市民休闲、娱乐、游览的综合性城市开放空间,设计遵循生态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1

5、、以植物造景为主,以乡土树种为主,突出绿量,强调环境整体效果,达到“出于人工,形如自然”的景观意境。2、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创造适合于荆州特点的景观空间,满足多元化的功能需求。3、妥善处理与城市用地、道路交通及周边建筑关系,共建城市的绿色生态走廊、历史文化廊、都市休闲带、亲水活动带。4、突出生态与社会效益,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使之成为城区社会交往、信息交流、休闲游憩的功能空间,实现滨水环境与城市各功能区的互动;提升周边土地利用价值。5、绿化以植物造景为主,以乡土树种为主,通过和水景观的有机结合,强调环境整体绿化效果,达到“出于人工,形如自然”的景观意境。 6、在滨水的设计不

6、单考虑滨水景观带具有市民观光游憩的功能、而且还考虑了包括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水质,进一步提升滨水地区周边土地的经济价值。六、规划布局与功能分区六、规划布局与功能分区(一)规划布局(一)规划布局根据立地条件、场地功能及主题表现,景观总体布局为“一轴,两带,八片区”一条纵向主轴线,一个中心滨水景观空间,七个主题景观空间。“一轴”是指基于沙北新区的城市发展轴的形成,这条轴线将沿线景点汇集成一个整体。主轴线是贯穿南北中心区块的一条景观轴线。通直开阔的景观主轴线,把人们的视线从高耸的城市建筑导向开阔而富于变化的中心开阔绿地,使人顿觉豁然开朗。“两带”是指由轴线延伸出的两侧绿化景观带,是城市最要的绿色景观廊

7、道,通过中心轴连接两侧节点,使景观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沙北新区的景观序列。(二)功能分区(二)功能分区根据沙北新区周边规划为居住用地、学校用地、商业金融用地等,决定了设计以“休闲、娱乐、健身、生态、文化”为出发点,为周围的居民创造一个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公共户外活动空间。设计将整个规划区域分为了八个分区,分别为:楚风景观区,都市展望区,游憩活动区,商业休闲区,行政文化中心区,自然生态区,休闲健身区,生态景观区。八个主题景观空间分别展现沙北新区水环境独具魅力的景观特质,使人们在动态序列的游览过程中欣赏到一幅幅美丽的景观画面,做到步移景迁的动态景观效果。各区域功能及内容安排如下:1 1、楚风景

8、观区、楚风景观区该区位于规划区域的西侧北部,荆岳铁路站场的的东南面,总用地面积约 11.1 公顷。作为火车站广场轴线的延伸,以及与商业结合紧密的区域,包括迎宾广场、水文化广场、亲水平台、彩虹坡地三个主要景点。迎宾广场于道路交叉口处布置一组装饰性强的门形景观构架,名为“迎宾之门” ,使之成为吸引行人视觉的个性标志,同时为景区的景观形成框景。飘带状的花溪蜿蜒流畅,于其尽头设置荆州的历史文物雕塑,意喻荆州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周边阵列式和放射状的构图,形成市树、市花广场,为人们提供与自然环境进行对话的机会和场所。体现历史的进程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共生关系。在商业金融用地旁布置水文化公园,意喻荆州的历史

9、文化源远流长。沿岸设置了亲水平台, 亲水平台上的地景雕塑以当地最具代表性三国故事为题材, 展现该城市的民俗、文化、等特点, 让参观者能够非常直观地了解不同城市的地域特色。斜谷茶舍为游人提供观景、休憩交谈的去处,木栈道为游人提供了另一种亲近湖面的空间环境。滨水广场铺装与绿化相融合,竖向变化丰富,营造出多层次的滨水效果,为游人创造清馨、现代浪漫的景观氛围。迎宾广场,水文化公园,滨河带状绿地等不仅为附近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业余休闲场所, 同时对提高周边绿化环境, 带动新区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 2、都市展望区、都市展望区该区位于规划区域的西侧北部,总用地面积约 11.1 公顷。设计主要营造悠然

10、的田园生活意象,呈现质朴、多层次自然景象的同时,彰显出自然、养生的生活态度。都市展望广场是迎宾广场的延续,总体方案规整、大气。景观草坪、景观灯柱、亲水广场组成了丰富的景观序列,具有强烈的引导感。广场尽端以花架作为城市轴线的结束。在都市展望广场的东侧由亲水平台、木栈道、休憩步道,组合成一条源自体育中心的滨水走廊,在景观中穿插自由活泼的小径,绿化,景观亭等丰富该区域的空间景观,最终形成迷人的滨河风景。野趣园位于都市展望广场南部,依托良好的植被与水面,同时建设满足野营、步行、郊游等项目的配套设施,布置少量的亭、榭等设施。3 3、游憩活动区、游憩活动区该区位于规划区域的西侧南部,总用地面积约 12.9

11、 公顷。是综合文化游憩活动区,区内设置包括晨晖园、晚晴园、文化广场、亲水平台、生态观察区和大面积疏林草地等。晨晖园内的文化广场通过种植排列规整香樟,既为游人提供了交往、活动、休憩及观赏的极佳场所,借助墙面浮雕壁画赋以文化内涵,展示荆州鱼米之乡的特色。文化广场面向公园内清澈的水面,越过大片草坪,与露天剧场隔水相望,临近水边,以自然缓坡形式,种植湿生花灌木。亲水平台在为游人提供近距离接触水面的同时,为将来的集会和观演预留了场地和空间。田园坡地是以阶梯状草坡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段,弧形的园路穿插于草坡之中,游人身临其间,可以慢步、静坐观赏水景。以文化广场为核心,通过田园坡地景观段落,实现了城市广场景观和

12、自然形态景观的柔和过渡。滨水带状绿地则通过景观构架、景观亭,林荫广场营造出祥和的环境氛围,是人们感受和体验滨水景观的场所,沿河开敞的视线设计形成休闲带。4 4、商业休闲区、商业休闲区该区位于规划区域的核心区,总用地面积约 9.4 公顷。依据规划周边为商业金融用地, 因此结合商业环境把这区块定位为以展示城市文化为主的商业休闲区。商业广场结合水景,延续城市景观通廊,将人流引向滨水绿化广场,并与行政文化中心和体育中心形成对景,体现人工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新城未来的商业中心,以“健康、环保、回归自然”的绿色为导向的有机商业,营造富有商业气息且动感的商业游憩空间。作为沙北新区的的重要景观节点,简洁大方、开

13、敞气派的创业广场以线条明快有力的主体雕塑,造型独特的景观柱,古朴幽雅的景墙,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排列有序的树池、花坛等引导视线,引伸至主题雕塑铜铸鼎,展示新区良好的精神面貌。围绕主题雕塑设置景观柱和景墙,其主题选取荆州的历史文化特色。在中部以自然式水体形成一个中心滨水景观空间,结合不同的水面标高开展各种亲水活动设置亲水平台等,在东侧通过广场,绿化和茶座等向游客和周边居民提供良好的购物环境形成滨水休闲商业街区,设置商业漫步道,为人们提供集散、停留、休闲空间。并在局部设置了雕塑、条石坐凳、趣味小品灯将商业空间延伸,强化商业界面与水岸的关系。增加城市肌理与水的结合程度, 形成多样的商业滨水景观。5

14、 5、行政文化中心区、行政文化中心区该区位于规划区域的南面,北临商业休闲区南面有西干渠,总用地面积约 4.4 公顷。以市民广场为核心,居民和游客可以在这里娱乐、教育、运动。广场中央设置标志性景观元素及景观水,形成广场的焦点与整个区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识别元素。两侧为大树、草坪及休闲设施,形成宜人的休憩空间。市民广场为城市的滨水客厅,成为吸引城市居民聚居的场所。在市民广场的西侧滨水绿地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及木栈道为人们提供一个亲水、戏水、观水的平台。6 6、清汐生态区、清汐生态区该区位于规划区域的东侧南部,总用地面积约 16 公顷。定位为以“生态与教育的融合”为主题,包括滨水生态公园,滨水带状绿地等。

15、滨水生态公园主要道路将休闲活动区、生态景观区和生态科普园、文化娱乐区四个景区的串联,成为主要景观轴线。同时通过各个区的景观节点来丰富空间 ,共同构成公园的有机景观体系 。休闲活动区位于公园西侧,紧邻滨水休闲区。以地型为骨架,以疏林草地为主体,缓坡草坪则以林间开阔场地作为主要活动空间。以花架廊,竹林茶社为点缀,便于人们晒太阳、交谈、观景。为市民活动提供生态环境优美的活动空间。生态景观区位于公园西侧,紧邻休闲活动区,规划以自然绿化为主,要求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乔灌藤草相互交织共生的环境,要求考虑景观效果,季相搭配,色泽变化,以及疏密关系等,保障足够的观赏滨水景观的视觉通廊。生态科普园位于公园南侧,以

16、水体、科普天文知识和民俗节气常识为功能,设置科普展示馆,亲水台阶等内容通过实地的学习让孩子们切身体会到水体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文化娱乐区位于公园东侧密林探幽以成片树林,辅以趣味性游戏设施,增进游人游憩的乐趣,表演舞台为市民提供文化休闲活动提供场所。位于滨水生态公园西侧及东侧北部滨水带状绿地以绿化为主,绿地中建滨水步道、亲水平台、石桌、石凳等设施,作为市民休闲、锻炼、游戏和娱乐的场所,为市民提供亲近水体空间。7 7、休闲健身区、休闲健身区该区位于规划区域的东侧北部,在江汉路、徐桥路、红星路、翠环路之间的地块,总用地面积约 16.6 公顷。结合周边居住用地及幼儿园用地性质,将此区域定位为以“休闲健身”为主题,设计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雕塑、观景平台、临溪垂钓、儿童活动场地、运动草坪、音乐长廊等,营造富有生活气息的休闲环境。区域内有泛舟小溪,临溪垂钓等生态体验项目以及室外慢跑,自行车道,轮滑等体能锻炼内容。在徐桥安置点附近布置徐桥小游园为片区附近居民提供休闲交往的场所。因地制宜地布置较为集中的各类休闲、娱乐及健身等活动场地,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