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基本原理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9545638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由基本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路由基本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路由基本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路由基本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路由基本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由基本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由基本原理(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1-11路由基本原理:管理距离和AD只是本地有意义路由表只在本地有意义维护路由表的是路由器,路由协议只是提交,不负责维护。不是说协议宣告过来的,路由表就一定要用。AD是当多个路由协议提交到同一个网段的时候才有用,来比对最优路由。也就是说当不同路由协议提交的路由出现相同冲突的时候,AD才会起作用。Metric度量值。当metric相同的时候,第一种工作模式:OSPF计算到了两条路由,第一个是去往1.0下一跳是1.2 metric是80 一个是1.3 ,metric90 协议会提交1.2第二种工作模式:OSPF得到1.2 1.3 一个是八十,一个是九十,算好AD是一样,就开始比较metric

2、。管理距离:管理距离是一个原则。在华为的设备下,直连路由的管理距离是0,OSPF是10 ,ISIS 是15,静态是60.RIP是100, OSPF是150, BGP是255。管理距离是OSPF提交了一个路由,这个设备认为它的管理距离是多少,而不是协议给的。所以华为和思科的管理距离不同。也就是说管理距离不是路由协议的特征。管理距离是路由特征。第一点:路由表不一定是可靠的。1-1-12第二点:路由只是本地有意义第三点:本地的路由表不能影响到别的路由的路由表。路由器是如何查询路由表的:递归查询:一个一个差下去,直到查到一个直连网段的出接口最长匹配:必须要找下一跳,下一跳还必须要可达。对于路由有三个小

3、特性:不可靠,不负责,不售后。路由不管交换的事。TTL设计理念:当路由器生成一个条目时有一个生存时间,假如是10秒,生成花是3毫秒,然后发出去用了一秒,别的路由器再处理用3毫秒,再传下一个,什么时候预设定时间扣没了什么时候这个条目就挂掉了。路由表查询中的东西:递归的每一个步骤都要遵循最长匹配原则。浮动路由,在静态后面加入AD值,当正常链路的时候,走不加AD值的,但当最优路由不好使的时候,就走浮动路由。在默认情况下,我们RIP所提交的路由的管理距离是120.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RIP 路由信息协议ISIS和OSPF都是链路状态协议。动态维护转发表的都可以叫做

4、路由协议。RIP的相关知识:距离矢量和链路状态协议的区别的:1-1-13距离矢量传送的是路由表,链路状态传送的是链路状态的信息。RIP协议的更新,距离矢量的路由器别人跟他说什么他就信什么。距离矢量有这么一个特性俗着说就是根据谣言更新,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OSPF每个区域的路由器他都知道本区域内的完整的拓扑结构,OSPF协议他的路由表都是自己算出来的,RIP则是别人告诉他的。举个例子,RIP什么都是别人告诉他的,他还都信,不管真假,而OSPF则是手里拿个地图,LSA传送的是这样每个路由器传送来的拓扑信息集合成一个表,然后发送个区域内的路由器,让路由器知道整个拓扑结构,自己算出最佳路由。运行了R

5、IP的路由器,靠什么手段交互,他在四层是靠UDP.520端口来协议。源和目的都是520端口。web服务用的是80端口,HTTP的。 (这个源是随机,目的是80端口) 。RIP来会发送的就是一个叫request(请求) ,一个叫respond(相应) 。RIP每一段时间(30秒)发送一个相应包,但是不是绝对的30秒,因为有抖动。抖动值是更新的时间的百分之15,也就是默认4.5秒。这样一防止在全局更新的时候全局同步延迟太长。180秒hold,整个180秒这个时间不是在计算更新,而是在180秒内我没有收到某一条的更新了。等到这个时间到了还没有收到这个路由的信息的时候,就把这个路由的跳数改成16跳(不

6、可1-1-14达) 。当等到240秒还没收到这个路由信息的时候,则直接删除。(这个240秒在RIP官方叫做垃圾处理时间) 。RIP发送更新信息格式只有几个东西:去往IP地址,子网掩码,空,度量值,RIP信息的格式:水平分割:他不是不接受自己发出去的信息,而是在这个接口发出去的信息中不包含从这个接口收到的信息。也就是你告诉我了,我就不再告诉你。 (我从一个接口收到一个更新,这个更新中包含了到达1.0网段的路由信息,当我反过来向外发送更新的时候,我从这个接口发出去的信息中就没有这个1.0网段的路由信息。 )一个UDP的包发出去了,就能传送25个。RIPv1是个有类路由,RIPv2是无类路由。RIP

7、有个网络边界自动汇总,从这个行为来看,哪怕他带有子网掩码,他就不会是一个无类路由协议。RIPng版本。n是下一个next,g是(占那瑞深).RIP也可以指neighbor,RIP也可以起被动接口。我这个接口只收不发,然后指一个邻居,指向一个人,这样发送更新的时候是以单播的方式发给一个人的。passive-interface F0/0 将这个接口转成被动接口。neighbor x.x.x.x 指定远端邻居IP。OSPF为什么要有区域?1-1-15答:为了将越来越大的区域更便于管理。为什么要有骨干区域(area0)?答:为了保证我们OSPF在逻辑上是一个星型网络。为什么所有区域都要和骨干区域相连?

8、答:OSPF在区域间进行选择的时候,它更多的时候更像是距离矢量协议。LSA官方(老师所谓的官方)一共有11种,但我们遇到的只有这7种 但地六种LSA现在看不到了而已一类routerLSA 每个路由器上都会产生,范围是本区域。(描述直连的路由)当一类LSA完整的在整个区域传递完成后,本区域内部的路由器都可以互达了。一类LSA向每台路由器完整的阐述了这个区域的完整拓扑结构。二类networkLSA DR上产生的,范围是本区域。 (在一个没有DR,BDR的网络里,是不会产生二类LSA的。只要是broadcast链路才会产生二类的LSA,这样一类和二类LSA共同完成了本区域内部完整的拓扑结构。 )三类

9、network summary 在ABR上产生,范围是本区域。 (告诉你我区域有什么网络,但不详细,想找我区域里的就告诉我就行。 ) (三类LSA,将A区域的信息通过ABR发送到B个区域内,但是是比较概括的描述。就像想去A区域的哪,从我这走,别的就别管了。 )1-1-16四类 ASBR summary LSA 在ABR上产生, (指出ASBR在哪,告诉你想知道的路由器。 )五类 AS ex LSA 在ASBR上产生,范围是全区域。 (告诉你这个ASBR能通往那些外部网络。它是唯一一个能贯穿整个OSPF的LSA)七类 NSSA 在ASBR上产生,范围是本区域。 (他和五类差不多,但是表示不一样,

10、告诉别人我能通往哪些地方,但他通过ABR的时候,就会转变成五类LSA,它只存在于NSSA区域。 )OSPF区域stub区域:过滤四类和五类LSA。注入三类缺省。不需要知道ASBR在哪。totally stub区域:过滤三类四类和五类。注入三类缺省。区别:干掉了三类LSA。stub还得算3类LSA,也就是知道通过ABR能到那些地方,但是totally stub(完全末节)区域直接连三类的都干掉,就一句话,想出去从我这走。 )nssa区域:过滤了三类,四类和五类LSA,注入七类(或五类)因为配置的命令不同缺省,本区域会有一类,二类,七类LSA,如果要通往OSPF区域内则扔给在ABR上产生五类的缺省

11、。输入area 2 nssa no-summary 会注入一个三类的缺省。如果输入area 2 nssa 则没有缺省,但如果补上一个default-information-originate always的话就会,注入一个五类的缺省。输入area 2 nssa default-information-originate就注入一个七类缺1-1-17省。ospfospf中中hellohello报文的作用报文的作用邻居关系:邻居关系:hellohello报文报文路由器将hello报文发送给邻接路由器,并接收来自邻接路由器的hello报文。Hello报文的地址为组播地址(224.0.0.9)。Hell

12、o报文中包括以下信息:Router ID,Hello和dead时间,邻居信息,区域标识,路由器优先级,制定路由器的IP地址,备份指定路由器的IP地址,验证密码及特殊区域标识.路由器通过交换hello报文来获悉协议特定的参数,如检查邻居是否位于同一个区域中,hello、dead间隔是否相同,是否直连接口与邻居IP地址为同一网段等信息,只有信息完全匹配才有可能形成邻居!Hello 报文还有维持 OSPF 邻居关系的作用,路由器间周期性发送 hello 来确认彼此的存活信息。1 1HelloHello的作用:建立,维护邻居,每的作用:建立,维护邻居,每1010秒发送一个。其中秒发送一个。其中包含包含

13、RouteRoute IDID唯一唯一 AreaArea IDID一致一致HelloHello和和deaddead时间间隔时间间隔一致一致 IpIp地址地址同一网段同一网段2.DBD2.DBD数据库描述包:数据库描述包:用来决定谁先发送DBD LSDB链路状态数据库-OSPF的拓扑表LSA(链路状态通告)DBD是LSDB得LSA条目的信息摘要它的信息不足以计算路由1-1-183.LSR3.LSR数据状态请求包:数据状态请求包:两个建立了关系的链路,一方需要对方发送更确切的路由条目信息。4LSU4LSU数据状态更新包:数据状态更新包:当一方收到LSR的时候,收方就会发送个自己相信的路由信息的LS

14、R来回应对方的LSR。5LSAck5LSAck数据状态确认包:数据状态确认包:当接收LSR的一方更新完自己的数据信息的时候,就向对方发送一个数据状态确认包来确认自己已经完成了路由信息的更新。OSPFOSPF PacketPacket Type(OSPFType(OSPF信息包类型信息包类型) )类型1:Hello数据包(hello)发现邻居并在它们之间建立邻居关系类型2:数据库描述数据包(Database Description)检查路由器的数据库之间是否同步类型3:链路状态请求包(Link-State Request)向邻居发送请求特定的链路状态记录类型4:链路状态更新包(Link-Stat

15、e Update)发送请求的链路状态记录更新类型5:链路状态确认包(Link-State Acknowledgment)对所收到的更新包进行确认OSPFOSPF接口自动识别三种类型的网络接口自动识别三种类型的网络:1、点对点的网络:将一对路由器连接起来的网络:2、广播型多路访问:多路访问广播网络,如以太网。3、非广播型多路访问(nonbroadcast multiaccess,NBMA):连1-1-19接的路由器超过两台,但没有广播功能。DRDR(指定路由器):(指定路由器):为了减少网络中LSA的流量,在广播网络中选出一台路由器(DR) ,让其他路由器只和这台指定路由器相互交换LSA。最终结

16、果仍然能够达到链路状态数据库的同步。如果如果这个路由器是主的,那么再有路由器优先级比他大的也只能当这个路由器是主的,那么再有路由器优先级比他大的也只能当DROTHERDROTHER。BDRBDR(备份指定路由器):(备份指定路由器):和DR的功能一样,当DR出现故障时,BDR立即接收DR的地位,变成DR,然后再网络中再选一个BDR,就可以解决DR出现故障时对于网络稳定的影响了。OSPFOSPF的区域种类的区域种类骨干区域和标准区域骨干区域和标准区域区分标准:根据区域号来区分。0为骨干区域,其余的为标准区域。所有的标准区域必须和骨干区域直接相连。所以设计OSPF的时候,首先先定义骨干区域然后把其他的区域加到骨干区域里来。每个区域必须有一个路由器和骨干区域连接,这个路由就叫ABR(areaABR(area border)border)区域边界路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