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课堂组织技巧1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9544792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教师课堂组织技巧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园教师课堂组织技巧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园教师课堂组织技巧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儿园教师课堂组织技巧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幼儿园教师课堂组织技巧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教师课堂组织技巧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师课堂组织技巧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教师课堂组织技巧幼儿园教师课堂组织技巧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集体教学集体教学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更多地体现了教师作为组织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因为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导者,扮演着多种角色,所以我认为教师是影响集体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一、给孩子一个真实、自然、简单的课堂。幼儿园的一节课,怎样才能上一、给孩子一个真实、自然、简单的课堂。幼儿园的一节课,怎样才能上好?什么样的课才能称为一节好课?好?什么样的课才能称为一节好课?(一)、少一点(一)、少一点“堆砌型堆砌型”,多一点,多一点“放射型放射型”。“放射型”的课是指一节课围绕一个点展开,各环节的

2、设置都是为这个重点服务的。(二)、少想一点(二)、少想一点“怎么教怎么教”,多想一点,多想一点“怎么学怎么学”。如果老师在上课时老想着“怎么教”,那就会只想着教案,只顾着赶环节,而忽视了课堂中现场幼儿学习时的一种动态的表现,老想着“怎么教”的老师不愿意出现“节外生枝”的现象,甚至恼火幼儿与自己不合拍、不配合。(三)、多一些真实,少一些作秀。(三)、多一些真实,少一些作秀。每上一节课之前,我们都得做一定的准备,包括物质的准备、知识经验的准备等,但这准备不能过度。几年前,有阵风刮得挺盛的:公开上的课或比赛课内容事先让幼儿知道,有的甚至练得非常熟练,到正式上课时变成了排练后的演出。最近去乡镇听课,发

3、现还是存在这样的现象,试教时用自己班上的孩子。当时我问那老师:“你正式上课是用自己班上的孩子吗?”她回答说:“是的”。我又问:“那你试教时为什么不用别的班的孩子?”她说:“不熟悉,怕管不住。”我就纳闷:管不住孩子,课堂中出现缺憾或者失控有利用孩子作假、演戏重要吗?因为在我看来,虚假的课堂欺骗的问题是很严重的,虽然我能理解这些老师的心情,怕上砸了,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想法。(四)少一点华丽,多一点平实。(四)少一点华丽,多一点平实。老师们回忆一下,你外出听的课、看的录象课,有多少节感觉是朴素的、实用的、常态下的课?许多课堂都披着华丽的外衣,这些华丽的外衣底下暴露的是刻意包装的痕迹。有的课情景表演、

4、课件、动手制作、游戏、录象等热闹繁华,什么手段都用,全副武装。(五)少一点控制,多一点自主。(五)少一点控制,多一点自主。我这里所说的控制是指权威下的不利于幼儿发展的限制。常见的控制有以下几类:1、范例的控制。一年前,听一新教师上美术课,是中班的绘画船,她准备了一幅范画,一边让幼儿观察范画一边提问:大轮船由几部分组成的?(船身、船舱)船身、船舱是什么形状的?船上还有哪些东西?(红旗、烟囱、窗户)结果画出来的船都是一模一样的,好象全世界的船就这一种。2、语言的控制。我们上课时经常会听到“你又不对了”、“又错了”“你不能”。有次我去听另一位新教师的兴趣班的美术课,她一会停下说:“坐端正”、一会拿起

5、铃鼓让幼儿跟着她拍手,来组织纪律。因为她刚本科毕业,组织语言不是很形象化不生动,幼儿不怎么要听。所以她只能采取这种方式来维持秩序。3、其他控制:蔬菜一课由于时间拖长了,幼儿到后来明显坐不住了,那老师就拿着蔬菜的图片,一会走到这个面前说:“蔬菜请你坐坐好”,一会到那个面前说:“蔬菜不喜欢你了”。表面上似乎是情景性的维持秩序,但确实是一种变相的权威镇压式的控制,类似这样的还有很多。这样的控制是束缚幼儿的无形的绳索,是不提倡的。这使我想起一个寓言:有一天农夫牵着驴子走到悬崖边,农夫怕驴子跌下去,用绳子牵着它靠近一点,驴子坚决不肯,越牵它越向外挣扎,最后跌下了深谷。给我们一个启示:为什么要用绳子把驴子

6、牵过来?为什么不用一把青草把驴子唤过来呢?有时为了良好的意愿,往往采取强制的措施,效果却不容乐观。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都能有“吸引驴子的青草”,以活动本身来吸引幼儿的主动参与。让幼儿形成自主学习的策略可以尝试以下几点:让幼儿形成自主学习的策略可以尝试以下几点:1、提供适宜的环境,让幼儿学会自主选择。教室里的区域活动,幼儿为什么那么喜欢?因为他是自己根据兴趣选择进哪个区;进了区域,可以用教师提供的材料自主探索;在同一区域里,还可以和其他幼儿自主交流。集体教学中我们也要经常创设这样的环境。2、提供充分的机会,让幼儿学会自主探索。课堂中,我们要提供充分的机会,给予幼儿适度的挑战,让幼儿自主去探索

7、,幼儿会乐此不疲,我们则要关注幼儿的思维轨迹,从中了解与分析幼儿的学习方法。并非科学课可以这样,其他课同样如此。当我整理那些做中学课的照片时,就发现每张照片上的孩子都在开心地笑着动手,这个发现让我觉得很多的忙碌是值得的。3、创造必要的条件,让幼儿学会自主表达。表达的形式很多:绘画、动作、语言等。这里就不多说了。(六)、少一点模仿,多一点个性。(六)、少一点模仿,多一点个性。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我,要善于分析自己:我的强项是什么?我的专长是什么?我是善于创设情景呢还是善于语言的循循诱导?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锻炼,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个性。所以模仿并非是自身专业成长的捷径,借鉴+反思才

8、是聪明之举。远离作秀,褪去华丽的外衣,走出堆砌、模仿的误区,我们的教学要返朴归真、寻找一份有缺憾的真实,寻找富有生命力的平实。二、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积累教育智慧。二、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积累教育智慧。(一)教师的课堂礼仪(一)教师的课堂礼仪1、让自己的眼神成为叩开孩子心灵的钥匙。、让自己的眼神成为叩开孩子心灵的钥匙。“关怀鼓励批评制止赞许”2、把握对幼儿的称呼:、把握对幼儿的称呼:对幼儿称呼时我们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要真诚地叫响每个孩子的名字。(2)不要叫孩子的绰号,但可以叫昵称。(3)忘记幼儿姓名时的补救方法。3、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老师有些姿势无形中会拉大

9、与孩子间的距离,如:抱胸、指手指、拉孩子的衣服、瞪眼睛、又手叉腰、背手(二)认真对待每个集体活动(二)认真对待每个集体活动1、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2、教育目标的制定、教育目标的制定目标的制定要让孩子跳一跳摘果子。不用跳就能摸到的太浅,孩子不感兴趣。跳了跳还是摸不着,孩子也不会太感兴趣,或兴趣不能持久。3、手段方法的运用要恰到好处。、手段方法的运用要恰到好处。(1)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启发性。*提问题要有适时性。*提问必须遵循本班幼儿的认知规律面向全体幼儿。*问题必须要围绕教学中的关键。*教师的语言要有吸引力,利用眼神与幼儿进行交流,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对幼儿

10、的回答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2)教师课堂语言的组织。*用甜美的语调给幼儿上课在教学中要有慈母般温柔的表情、声调,就能有效地激发起幼儿的内心体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教师要焕发童心,进入角色,用亲切、自然的表情和语言让幼儿感受天真烂漫之情。语调上要注意舒缓有致,语气上要注意柔和。*要注意上课时使用的导语。巧妙自然、神秘的导语,会让幼儿在教师的引领下自然融入到教材之中,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力求逻辑性,克服随意化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必须使其内容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必须根据思维的逻辑准确运用概念,避免前后矛盾的话。例如,有的老师表扬幼儿时喜欢说:“今天表现最好的有某某、某某、某某”其

11、实,一个“最”字表达的是独一无二的意思,但教师却随意地在“最好的”后面说出了好多个。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错误,时间一长也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在使用语言时应谨慎,力求逻辑性,避免出现因随意而犯的错误。*教师的语言应力求人性化尊重幼儿孩子虽小,但他们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教师说话时若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的心灵或多或少地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平等交流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说这样的话,“请做好”、“请你跟我这样做”等等。在这里教师是作为指挥者的身份出现的。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教师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倡导“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

12、者。”即要求视幼儿为平等的合作伙伴。应常以商量的口吻和讨论的方式指导幼儿的活动,支持幼儿的探索。教师的语言应具有激励性。鼓励和支持幼儿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幼儿遇到问题不能正确解决,感到灰心与无望时,教师就要帮助幼儿,用积极的语言引导幼儿去探索。如在进行科技活动时,经常会有幼儿不敢自己动手操作,总想依赖教师,这时教师就可以说:“你去尝试一下,失败了也没关系呀!”、“你试试看”、“再想想,就能想出来了。”、“这件事应该难不倒你的。”等等这样的语言来激励幼儿,这些语言对即将失去信心的幼儿来说,无疑是一种支持性的力量,可以成为幼儿解决问题的动力,坚定完成任务的信心。当幼儿有自己的发现和看法时

13、,教师也应及时鼓励,不要吝啬“嗯,真不错”、“你真行”、“你的想法很特别!”等等这样的语言,因为这些语言能给幼儿极大的鼓舞并能激发他们进一步表现的欲望。教师的语言应儿歌化。如,小班幼儿自理能力比较差,经常将鞋子穿反,在教幼儿穿鞋子分清左右脚时,我没有用枯燥的说教,而是告诉幼儿:“左边的鞋是鞋爸爸,右边的鞋是鞋妈妈,爸爸和妈妈一对好朋友,永远不吵架。”在教幼儿叠衣服时,我告诉幼儿:“扣子找扣眼,袖子找袖子,衣服弯弯腰,帽儿点点头。”这些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儿歌使幼儿在诗情画意的氛围中轻松自然地学会了穿鞋子、叠衣服等本领,不仅提高了自理能力和审美能力,而且陶冶了幼儿的情操。*手势语的巧妙运用。手势

14、语的巧妙运用。(1)指示手语。例如,幼儿年龄小,对许多课堂行为规范尚不了解,如果只凭教师的语言描述,是很难在短时期内让幼儿记住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使用一些恰当的、固定的指示手语来作为辅助。比如:当教师在提问时总是辅以举手的手势,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们便对教师“举手”这一手势语非常了解,出现这个动作时就会很自然地作出“举手发言”的反应。(2)情感手语。情感手语是指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情景和氛围的需要,用以表达情感的手势语言。如:当幼儿答对问题后,教师翘起大拇指,他会感到教师对他的赞赏,因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会大大增加。情感手语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而运用的,事前没有设计。因此,情感手语具有

15、及时、适度的特点。(3)形象手语。形象手语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内容的需要而运用的直观形象的手势语言。形象手语一般用在讲解重点或突破难点时,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形象手语是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手段。(3)反思的维度*教学目标是什么?活动中目标实现了多少?*课后与课前相比孩子有收获吗?主要在哪些方面有收获?*课堂上你关注的是教师的教还是孩子的学?*教学氛围是否宽松、和谐、愉快、民主、融洽。*孩子活动的面有多大?参与程度有多高?*是否关注了每一个以及个体差异?具体点说:发展最快与最慢的孩子都进步了吗?*教学过程中,哪个环节我最满意?我是否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计划?如果改变了,为什么要这样改?*孩子操作了吗?操作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如果下次再上同样的课,我会在教学时做哪些调整?为什么?*其他值得记载或反思的课堂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