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学院调研报告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9544407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邯郸学院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邯郸学院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邯郸学院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邯郸学院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邯郸学院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邯郸学院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邯郸学院调研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一调研时间及地点一调研时间及地点时间:2015 年 5 月 11 日地点:邯郸大学和邯郸学院二调研内容二调研内容通过对邯郸大学和邯郸学院的校园规划的实地调查,比较两者的优点和不足。以清华大学设计的邯郸学院为分析的主体,分析其设计当中的优点,以老校区邯郸大学为反例,分析其不足之处。三调研主体内容三调研主体内容区位、道路系统、建筑(分生活区、教学区和公建建筑)分布和空间形式、景观绿化四报告正文四报告正文(1 1)邯郸大学概况及校园规划分析邯郸大学概况及校园规划分析概况概况:邯郸大学始建于 1983 年 6月,当时名为“邯郸职业大学”,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

2、综合性普通专科院校。1984 年 9 月,更名为“邯郸大学”,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校名。1997 年,根据国家关于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指示精神,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占地面积 55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23 万平方米,设备总值25009.31 万元,全日制在校生 9578 人。设有 12 个教学系部 64 个专业,其中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 2 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 5 个,省级示范专业 4 个;省级精品课程 10 门,校级精品课程 40 门。建有国家级实习实训和培养基地 5 个,校内实验实训室 126 个,建设主体多元化实训基地 15 个,校外

3、实习实训基地 1958 个。区位分析区位分析:邯郸大学位于邯山区东南部,北面临近渚河路,南面临近水厂路,与邯郸学院一路之隔,西面靠近城市主干道滏河大街,东面临近南环路,距离市中心大约 4 公里,交通便利,在邯郸市高校区内,区位优越。校园周围有阳光超市、农业银行、集贸市场等居民基本服务商业,生活条件比较便利。学校北面 1 公里处有滏阳公园,学生休憩散心方便。道路分析道路分析:邯郸大学主入口开在渚河路上,校园地势平坦,道路基本在同一海拔高,度道路基本成正南正北的井字网格状,有一条基本校园环路将校园内的所有建筑串联起来,3支路深入各个办公行政楼或教学楼等。主路宽约为 8-10 米,支路宽度为 6-8

4、 米,基本满足学生老师等上下课的通行。道路为人车混行,在教学区前面设置交通性质的路障组织车辆停止在教学楼前方由道路将学校的各个功能区分开,各个分区联系较为紧密,功能基本明确。学校中存在断头路,但未设计回车场。建筑分布建筑分布:进门处沿着主干道是为行政人员设置的行政办公大楼,是两栋 4 层的建筑,学校总办公处的集合有利于办公事务的集中高效的处理。环形路的最北端为体育馆、乒乓球馆、篮球场体育设施用地在一起,利于教学与体育的进行。在环路的中间布置着教学区,环路的东边分布着学生宿舍和餐厅,宿舍在学校的东北角,与校园在西面和南面联系,联系不多,形成一个围合的空间,餐厅为节省用地,设计成东西朝向,夹在教学

5、区与宿舍之间,在交通流向方面更加合理。规划中邯郸大学在南面开设大门,并已经在南北规划区建成了一栋“U”型教学楼供学生使用。空间形式空间形式:邯郸大学的建筑以多层为主体,形式较单一,空间变化不突出。4景观绿化景观绿化:邯郸大学的校园绿化以建筑前绿化,道路绿化为主,只有较少的整体绿化组团,基本无法构成绿化整体。校区为上世纪80 年代的建筑,成立时间不长,主体的绿化乔木树种为生长快速的杨树、柳树和梧桐树等常见的本地树种,小花园中配置其他观赏性植株。(2 2)邯郸学院概况及校园规划分析邯郸学院概况及校园规划分析概况概况:邯郸学院综合办学条件优良,基础设施齐备。学校总占地 809.5 亩,校舍建筑面积2

6、4.7 万平方米。校园古朴典雅,绿树葱郁,芳草如茵,为师生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6076 万元,图书文献 104 万册,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设施和技术手段在教学科研中得到广泛应用。校园绿化率达 45%,分为 17 个区,有柿树园、石榴园、玉兰园、桂园、松林园、竹趣园、桃李园等。主要树种花卉有柿树、银杏、牡丹、芍药等 131 种。绿化环境或抑或扬,创造出特有的人文气息,构建了高品位的育人环境,为邯郸城市建设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已成为一座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省级花园式校园。设有 36 个本科专业,其中师范专业 16 个,非师范专业 19 个,师范与非师范兼

7、招专业 1 个,覆盖七大学科门类(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20 个一级学科。其中,理学专业 10 个,占 27.78%;教育学和工学各占 65个,占 16.67%;文学专业 5 个,占 13.89%;艺术学专业 4 个,占11.11%;管理学专业 3 个,占 8.33;历史学、法学专业各 1 个,各占 2.78%。已形成了与学院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相符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学校的教学区和生活区几乎完全分开,故校园内无宿舍楼和餐厅等。区位分析区位分析:学校北侧是邯郸大学,南侧是该校的宿舍公寓村以及科信学院,位于河北工程大学主校区的东北方向。邯郸学院只有一个入口即主

8、入口,在学院北路一侧,学校东侧是南环路,西侧是滏河大街,南侧是水厂路。邯郸市高校区公交枢纽站位于邯郸学院大门东侧 200 米处,该校对外交通便利,距离市区中心月 4.3 公里,与市康德商区,新世纪商区和天鸿商区皆有直达的公交路线,非常方便。道路分析道路分析: 邯郸学院以一条环路为主要交通路线,在此基础上有两条南北向的交通主路将环路的南北两侧联系起来,校园地市平坦,路网相对简单。环路的东西两侧宽约 7-8 米,南北向的宽度约 15-20 米,中间的支路宽约 6 米,交通方式为人车混行,部分不可以汽车进入的地方设置了交通路障,限制车辆通过。6建筑分布建筑分布:邯郸学院的学生宿舍与校园分开,所以整个

9、校园主要以教学和体育运动两种功能为主,同时兼具休闲、后勤服务等。邯郸学院建筑群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从一层的任意一个入口进入楼内,就可以通畅的到达其他楼的教室,因为每个教学楼或者办公楼之间都有室外的连廊互相连接,在下雨下雪等天气,学生可以不用外出。正对校园大门,最南边的建筑为学术交流中心,交流中心的东边是图书馆,西边是教学楼,这三栋建筑围合成一个半开敞的空间,在向北走为艺术和文化教学楼,之后再北面的为行政办公楼。所有的建筑围合成一个环,环的中间为竹林和太极广场。邯郸学院的建筑多采用三四楼高的设计,南北向的楼间距在28-30 米,楼和楼之间设置连廊,连廊的长度和高度的比例适宜,宽度在四米左右,从邯郸

10、学院的功能分区图可以看出,体育、教学、休闲等区域占了较大的部分。邯郸学院有金龙大酒店招待所,对外设置,在设计时要保留对招待所的地方。变电站和输水管等公共设施分布在南北向的楼间距中,合理利用了空间。7体育活动场地面积大,而且集中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的活动训练,但是活动场地与学生设施区的距离过远,设计不当。宿舍区位于学院路的南侧,是一个围合的院落,院落的东侧和南侧为宿舍楼,西侧有医疗诊所、食堂、理发店等生活设施。中间为绿化庭院,有小路、座椅建筑小品,庭院的北边距离门口近的地方开辟了学生自行车停车位。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建筑围合成一种三横三纵的形式,中间夹着绿化庭院,高低错落有致,空间变化感强烈,分为校

11、园层和庭院层。景观分析景观分析:1.邯郸学院的校园景观总体非常不错,教学区内有水景和绿化的结合,而且后勤服务的一个塔状建筑刚好在轴线上,构图完美。教学区后面的休闲场所,有一个人工湖,小游园建设的非常好。2.教学区的串联,邯郸学院的整体建筑,呈灰色与白色相间,给人厚重的感觉,颇有学府气息,在学校建筑风格上并无太多亮点,中规中矩,不过各个教学楼之间的串联关系非常人性化,基本上每个教学楼之间都会有连廊进行链接,而且几8乎每层直接也都有连廊,大大方便了学生们。3.太极广场采用下沉式手法,因为建筑一般为三四层,为了使欣赏的视距和角度更加好,广场高度降低,欣赏的俯视角变大,获得了更加好的观赏效果。5规划中

12、的主要问题分析对比与老校邯郸大学和新校邯郸学院来说,我认识到了以下几个问题。1.在道路宽度设计上,有的道路宽度实际不够,导致在上下学的过程中,造成人流拥堵的情况。应该根据上下课学生的人数每分钟通过率来规划道路宽度。2.两个学校的体育活动场地都离宿舍区的距离比较长,不易吸引学生,不利于学生平时的体育锻炼。应该在居住区的周围设置小型的活动场的,有散的,有集中的比较好。3.邯郸大学没有形成比较突出的绿化花园,在景观环境上,学生没有强烈的归属感,这一点上邯郸学院做的比较好,有标志的邯郸特色的太极广场和大家一提就清楚的人工湖小花园等,学生校园归属感强,精神感文化感强。4.两个学校在规划的过程中都没有考虑到停车场和停车位的设置,造成汽车在路边停放,占用行车道的位置,路上有可能交通拥挤。一个可以吸引人的、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学生的校园,在建筑、空间、景观绿化方面设计时一定要赋予情感,相互之间要有影响,给人一种整体的印象,或者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主题,9这样也加强了学生的校园归属感。6 6调研总结调研总结大学校园设计与居住区的设计有相似之处在于可以将不同的功能进行分区,形成组团,根据组团之间的关系进行联系。校园设计包含平面设计,也包含立体设计,我们应该从空间的角度进行分析,将建筑、环境、绿化进行整合,给人一种整体的感觉,形成自己的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