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期末考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36915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词--期末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宋词--期末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宋词--期末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宋词--期末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宋词--期末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词--期末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词--期末考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 唐诗与宋诗的区别: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语言趋于平淡审美追求生新,构思重在思理,结撰追求深折好用事典,好发议论句法洗练有意避开高亮谐和的声调之美,造出拗折奇崛之响宋诗并不低于唐诗,只是有别于唐诗。较之于唐诗,宋诗内容更广阔,刻画更精细,技巧更讲究,思理更深折省人。唐诗的美美在风(丰)神情韵宋诗的美美在筋骨思理宋初诗歌的三大流派白体风格:浅俗平易代表人物:王禹偁徐铉模仿元白诗风晚唐体特点:模仿贾岛、姚合,诗境狭窄,语言工巧代表人物:九僧诗人隐逸诗人林逋潘阆西昆体得名由来: 西昆酬唱集风格特点:追慕李商隐,诗风绵密富丽代表人物:杨亿刘筠钱惟演衰落原因:题材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 立足于模仿,缺

2、乏自立精神柳永对宋词的贡献(柳永词新变 )创体:出现“慢词” ,大量写作慢词,扩大了词的容量创调:创出很多词牌创意:内容开始反映大量市井新声,表现市民情调,羁旅行役之感与抒情的自我化创法:大量使用铺叙手法以及俚俗语言的运用。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柳永的雨霖铃王荆公体(半山体) : 指的是王安石晚年的诗歌风格。深婉不迫,含蓄深沉,以丰神远韵的风格体现出向唐诗的回归。江西诗派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正式成立的诗歌流派。由于北宋黄庭坚的诗歌在当时影响甚大,许多诗人追慕他的诗风,逐渐形成了“江西诗派”。南宋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首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下附诗人20 余人,江西诗派的名称由此而

3、来。元代方回又以杜甫为“一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三宗”,明确提出“一祖三宗”之说,揭示了江西诗派的源流。苏轼生平: 家学传统、学识渊博、出离中央、历任四州、乌台受审、贬谪黄州、重回中央、连放外任、一贬再贬、仙逝常州。思想: 儒道禅的融合是苏轼处世思想的核心内容。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的思想是苏轼人B 生观的哲学基础。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苏轼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 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二、苏轼的散文:苏轼的文学

4、思想:主张文、道并重,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苏轼散文的特征:兼收并蓄的艺术气魄。超凡入化的情韵和真率深挚的感情。创新出奇的锐气和错综变化的美感:翻新出奇的议论叙事、抒情、议论的结合,具有美文的性质。苏轼的诗歌:思想内容:向外:干预社会,反映现实。如荔枝叹;歌咏自然。如游金山寺 ;品评艺术。如王维吴道子画 ;描写民风民俗。如秧马歌。向内:表现自我从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中发掘哲理,借生动鲜明的艺术意象自然传达,具有理趣。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塑造了超脱、旷达的“ 坡仙 ” 性格。2、艺术成就:才思横溢,触处生春:生动活泼、丰富出奇的想象;细致的观察力与细腻的表现力;构思布局出没开

5、合,波澜起伏;善于使事用典。议论新奇警策,深刻精彩,富有启发性。语言特点:善于修辞,尤善于比喻。苏轼的词:1、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 自是一家 ” 的创作主张: 破除诗尊词卑的观念,提高了对词的认识和评价,强调写词应抒发自我的真诗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2、东坡范式: 主体意识的强化:词的抒情主人公由“ 共我 ” 向“ 自我 ” 转变,与作者对应统一;情感内质上,主要揭示心灵的矛盾冲突,由花间词的一往情深式变为矛盾伏叠式,表现个体与现实的矛盾。感事性的加强: 词从普泛化的抒情向具体化纪实转变,由因文造情到因情造文,多用题序以达到情事互补。为了解决情事矛盾,加强感事性,还多用典故;由重情略事变为情

6、事并重。力度美的高扬:由女性化的柔美向男性化力度美、阳刚美转变;从词的内涵和意向结构上看,显示出流走奔放的气势。音乐性的突破:词由附属于音乐转为独立于音乐;强化词的文学性和可读性,淡化词的可歌性。3、苏词的开创之功:扩大了题材、提高了词品、改进了词风、开创了豪放词派。 苏轼的意义与影响:文学上的影响;人生态度的影响。黄庭坚 : “苏黄”并称。文学主张以故为新:“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 文章最忌随人后” ,应超俗和 “ 钩深入神 ” 。生新廉悍的艺术风貌(山谷体): “峭刻生新” 、 “深折透辟” 、 “老辣硬涩”(1)章法回旋曲折,以意脉的突然断裂而产生艺术张力。修辞新警,语脉紧缩,务去

7、陈言,力撰硬语,且善于化用典故与前人诗句,以故为新。声律、节奏常作拗峭处理,每每造成陌生遒劲的效果。丰富的人文意象。偏于表现文人情味的题材,努力抉发题材的人文意蕴,用典是将自然意象转为人文意象的常用手段苏门词人群: 苏轼为领袖,黄庭坚、秦观、晁补之、李之仪、赵令畤、陈师道、毛滂等为羽翼。晏几道、贺铸不属苏门,但与苏门词人过从甚密。大晟词人群: 以周邦彦为主帅,包括曹组、万俟咏、田为、徐伸、江汉等曾供职于大晟府的词人。北宋最能体现词的当红本色的是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 “秦黄”、 “秦周”、 “秦柳”。 “前无伦而后无继” 、 “为宋一代词人之冠” 。词作特点C 题材内容:男女相恋、离情别绪、

8、伤春悲秋之作。“虽作艳语,终有品格。” (王国维)对女性的同情与尊重;少写艳情,多心理描写;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羁旅行役词艺术特色: 情辞相称,意韵兼胜将外在幽迷之景与内在感伤之情相结合,加强词的凄婉意境。对心绪物象进行细节刻画传达深悠的哀伤。运用多种修辞手段表达敏锐的感受和丰富的联想。语言精美而平易。李清照 : “别是一家”的词论:强调词自身的文体特性。词作:南渡前后词风的变化:南渡前多写闺情相思,韵调优美,风格热情明快;南渡后多抒发孤寂凄凉的身世之感,风格趋于含蓄深沉。(2)词作特点(易安体)白描手法塑造出鲜明动人的艺术形象情景交融的描绘创造出动人的艺术境界。写真情实感;将抽象的情景化为

9、可听可想的艺术景象。清新自然、明白如话的语言。陆游诗的特点及成就:集大成的总成就;爱国诗的高度抒情性:富于想象、高度概括、语言宏丽恣肆;农村诗的田园本色;各体皆工;工力与锤炼。陆游的诗歌创作的风格特点按其一生经历的变化,可将陆游的诗歌创作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初喜藻绘而至清新拔俗;中务豪放悲壮;晚年归于清淡秀逸。辛词的艺术成就创造战争和军事意象群以文为词:用经用史多样化的艺术风格江湖诗派 :南宋时期 得名由来:书商陈起为江湖谒客刻印诗集江湖集 特点: 只是具有相似的创作倾向,无统一的师法取向,构成松散; 题材来源丰富, 艺术成就不一。 代表人物:刘克庄戴复古二窗词: 周密(草窗)吴文英

10、(梦窗)双白词: 张炎,姜夔词的合称。姜夔 : 扬州慢。元好问雄浑悲壮的纪乱诗特点:寓悲壮慷慨的感情于苍莽雄阔的意境深刻的历史洞察力诗论: 论诗绝句三十首关汉卿的杂剧创作历史剧单刀会D 西蜀梦浓郁的悲剧氛围爱情婚姻剧救风尘调风月拜月亭金线池谢天香浓郁的喜剧色彩社会问题剧代表剧作: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对清官的渴望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借激烈的矛盾冲突营造戏剧氛围,使舞台演出富于动作性。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本色当行的语言。炼俗为雅,化雅为俗,雅俗兼收,串合无痕,而始终新鲜活泼,生气蓬勃,不失本色。剧场性: 1、入戏快、节奏快,迅速达到戏剧高潮。2、善于运用巧合、误会的手法安排情节,在四折的短小体

11、制内,使剧情波澜起伏。3、曲词本色质朴,切合人物身份、性格、遭遇。西厢记 艺术成就矛盾冲突张弛有致相互制约的两组矛盾:封建势力和礼教叛逆者的矛盾;叛逆者内部的性格矛盾。几次戏剧高潮:赖婚赖简拷红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莺莺 :美丽而多情,性格内向深沉,外表矜持,内心炽热;热情而又冷静,聪明而又涉狡狯。张生 :至诚种;傻角。才高性狂。红娘 :机智,泼辣。戏剧语言: 文采与本色相生、藻艳与白描兼备,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体制创新: 突破一本四折、一人主唱到底的体制,开创了以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多人主唱的新形式。唱的方式,也不止是独唱,还有合唱与对唱。结构谨严。五本二十一折,各本自可独立,而本与本之间,又

12、环环相扣;每本一至四折或五折,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王西厢中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揭露了封建家庭爱情与婚姻相脱离的不合理性,打破了门第与财产观念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观念,是自由爱情对封建礼法的彻底胜利。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保留宋元南戏本来面目的,目前仅永乐大典残存的张协状元小孙屠宦门子弟错立身三种,故名。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 杀狗记元杂剧简介角色分类末旦净杂音乐:一折既是一个内容单元,也是音乐单元一折一人主唱,称为旦本戏或末本戏九个宫调:五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四个调式:双调、商调、越调、大石调E 南戏形式特点结构:篇幅较长,不受折(出)的限制

13、音乐:以南方小调为基础,不要求只押一个韵人物:生、旦、净、杂写法:先唱后白(副末开场)铁崖体: 铁崖为元代诗人杨维桢的号。杨诗有意不蹈袭前人法则,句法长短疾徐,用语瑰丽险怪,甚至多用撤语僻词,写人之所不敢写,言人之所不敢言,自成一体,一时名震东南。题目多新创,题材或翻新故事,或描写世故,爱用古韵。以自由奔放的古乐府为主要形式。时人称为“铁崖体”,又称“铁体”。第一个提出韩柳的是柳开。第一个提出革除旧壁的是柳开1、元曲四大家:关、马、郑、白或关、王、马、白2江湖词人群:刘、吴、陈、孙、黄3、元佑词人群:苏、黄、秦、贺、周4、南渡词人群:叶、朱、李、李、张5、永嘉四灵: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

14、赵师秀,字灵秀、翁卷,字灵舒。6、贾仲明录鬼簿续编7、钟嗣成录鬼簿8、 琵琶记 南戏中兴之祖9、第一个提出改革晚唐,恢复韩柳的人,柳开10、秦观最能体现词的当行本色宋一代词人之冠11、秦观、晏几道“古之伤心人也”12、 “生不幸,死亦不幸”朱淑真13、马致远:“文场曲状元,万花丛里马神仙”双调夜行船秋思万中无一之作天净沙秋思秋思之祖14、张可久,乔吉(多选)15、酸甜乐府:酸,贾云石,甜,徐再思16、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六十首17、杨维桢,铁崖体18、关汉卿,赵盼儿19、碾玉观音,墟秀秀20、陆游主体诗风的奠定时间:巴山蜀水之间剑南诗稿21、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15、2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2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24、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黄庭坚登快阁)25、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26 康进之李逵负荆高文秀双献功喜剧和水浒剧,元代水浒系的双壁欧阳修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苏东坡定风波 【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F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

16、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贺铸的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苏幕遮周邦彦(宋)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剑门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