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市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工作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9536865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崇州市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崇州市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崇州市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崇州市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崇州市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崇州市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崇州市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工作(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崇州市 2012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工作为确保实现 2012 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全市上下必须紧紧围绕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产业振兴、城市驱动、文化繁荣、环境优化”战略,继续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民生为根本,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将崇州打造成为“现代产业新兴城市、生态田园宜人城市、西蜀文化特色城市”。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1、 、持持续续推推进进重点重点项项目建目建设设。 。近几年来,项目建设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今后项目建设仍然是我市经济发展重要推手。2012 年是我市“产业振兴年”,将重点

2、实施 205 个项目,总投资 663.37 亿元,2012年计划投资 185.96 亿元。其中:农业项目 27 个,2012 年计划投资 23.49 亿元;工业项目 43 个,2012 年计划投资 53.15 亿元;服务业项目 41 个,2012 年计划投资 44.29 亿元;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 94 个,2012 年计划投资 65.04 亿元。2、加快工、加快工业业振振兴兴。 。按照“产城一体”思路,建设“现代产业新兴城市”,推动工业产业由百亿元级产业集群向千亿元级产业集群转变,促进工业振兴发展。全年实施工业项目 43 个,完成投资 53.15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25%。以促进消费

3、类电子产业集聚发展为抓手,打造工业产业2高端发展新体系,力争形成中西部领先的消费类电子产业基地。加快推进已签约 22 个消费类电子产业项目的开工建设与投产,重点推进南平铝业生产线项目建设步伐,年内完成二期主体工程建设,实现投资 4 亿元。加快捷普崇州基地和捷普配套企业标准厂房项目建设,年底实现厂房主体完工。继续坚持招大引强思路,全力争取旗胜等重大项目落户崇州,为尽快形成崇州消费类电子产业集群奠定坚实基础。全力推进家具产业向高端迈进,促进家具产业升级增效。年内完成 16 万平方米全友家私建设项目,建成产品展示厅和家具博物馆,并投入使用;加速推进奥普博郎尼家电项目建设,年内完成投资 1.3 亿元,

4、完成厂房建设 1.6 万平方米。努力推进建材产业升级发展。加快美涂士化工项目二期建设,完成投资 2 亿元,年内实现主体竣工;推进海丰玻璃生产基地和涂料生产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年底完成厂房主体工程;加快建成澳力鑫、锦江泡沫、玻璃深加工、汇通宝涂料等5 个项目,年底实现厂房主体竣工。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完成川西蓄电池项目厂房主体工程,年底实现厂房主体竣工;推进新美丽点鞋业、长江鞋业、金获儿鞋业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建成投产。3、加快服、加快服务业务业振振兴兴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努力构建以高端旅游产业为引领,3以房地产、现代商贸、金融业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2012 年服

5、务业增加值增长 13%,实施服务业项目 41 个,完成投资 44.29 亿元,努力增加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全面提升崇州旅游品质和规模。重点将街子古镇打造成国际知名、成都名片和 AAAAA 景区,加快打造羊马湿地公园、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乌木博物馆品牌,继续推动以琉璃坝为代表的山地旅游开发,启动九龙沟灾后景区恢复工程。力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 500 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 7 亿元。以“三大新城”和街子古镇为核心,打造“生态田园宜人城市”,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全年实现新开工房地产项目 26个,完成年度房地产投资 31.22 亿元、建筑面积 150 万平方米以上。按照建设“西蜀文化特色城市”要求,

6、大力实施文化繁荣战略。加快落实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打造文化产业新增长点;挖掘整合西蜀文化资源,集中打造具有崇州特色的孔子、陆游文化及古蜀州文化;打造“金三角”古镇,保护和推广怀远藤编、道明竹编和金鸡风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非遗小镇项目发展;积极发展文博文化产业,推进乌木博物馆、奥普等文化产业项目建设。4、加快、加快农业农业振振兴兴突出农业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4品加工,科学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着力打造农产品公共品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 42 万亩左右,总产稳定在33 万吨左右,全年实施农业项目 27 个,完成投资 23.49 亿元,农业增加值增长 4.5%。充分发挥“专家

7、大院”作用,从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入手,突出抓好桤泉高新现代农业核心区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攻关力度,引导农业科研所、科技人才、科技成果项目向桤泉集聚。建成四川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研发基地的科研教学基地,完成桤泉蔬果动漫小镇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建成果蔬、蛋白饮料生产及研发基地建设项目,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5 个,通过研发、应用和推广,将桤泉打造成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加快花果山生态观光农业园、羊马北部都市农业园、白头创意农业园和江源粮经高产示范园建设,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龙头企业

8、,发展一批经合组织,建成一批示范基地。力争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5 家以上,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面积达到 8 万亩。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农业科技研发、试验、成果孵化为一体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机制。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农业专业网站,扩大农村信息网络服务范围。完5善农资服务体系,完善粮食收购和供应网络建设,通过大力推进农村现代物流网络建设,改造提升农资连锁经营网络。支持和鼓励经合组织和龙头企业创新农业经营机制,促进农产品流通。实施品牌战略。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生产和经营,按照“两主四辅”特色农业规模连片发展要求,推动一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逐步建成以“文井源”农产品公共品

9、牌为代表的有机农业强市。加快农产品向有机转型,年内新增有机品牌 3-5 个,申报省、市名牌农副产品各 15 项。5、全力推、全力推进进城市建城市建设设。 。大力实施“城市驱动”战略,加快“三大新城”建设,努力拓展城镇发展空间,构筑现代新型城乡形态。启动“南部新城”建设,积极发展房地产、金融等商务服务业,形成新兴商务区;启动“滨江新城”建设,完成滨江西路景观打造,推进路网结构建设,年内完成部分道路、雨污管网及人行道等工程,基本形成“滨江新城”雏形;加快羊马“湿地新城”建设,2012年重点打造湿地核心区,年内完成金马河引水工程、羊马湿地修复和羊马河防洪堤防整治工程量的 70%,城市湿地景观初步形成

10、。加快城市风貌整治、形态打造、景观改造,积极推进原人民医院周边、蔡家碾至石羊巷等旧城改造,高标准建设集居住、商务、休闲、公共服务于一体的高端城市综合体,全力提6升城市整体形象。6、着力抓好、着力抓好节节能减排。能减排。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强化政策支持,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7、 、统统筹筹发发展社会事展社会事业业。 。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切实抓好医药卫生

11、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加强乡镇卫生院素质建设,不断提高诊治水平。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集中居住区体育健身场所等共享工程,广泛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加快发展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年内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 5000 户。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进一步贯彻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就业服务体系落实,实现 3500 人的就业和再就业,输转农村外出务工人数 5 万人(次)。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各项优惠政策,抓好城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综合治理人口性别问题,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 2.5以内。7切实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扩大城镇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分别比今年提高 5%、6%、6%。完善政府救助保障制度,强化对残疾人家庭、低收入家庭、贫困学生等弱势群体的保障救助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发挥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作用,扩大保障性住房覆盖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