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学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36837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明理学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宋明理学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宋明理学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宋明理学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宋明理学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明理学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明理学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第三节历史导学案- 1 - 第 3 课宋明理学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 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 【教学难点】 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 理解。 课前预习 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 隋唐时期:( 1)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 (2)唐朝:统治者奉行的政策,儒学正统地位面临 着挑战。 二、程朱理学 1、形成: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了思想 来解释

2、儒家义理。 2、主要主张 (1)二程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而后有物。 把天理和直接联系起来。 提出的认识论,认为“物皆有理”。 (2)朱熹 理之源在于,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 强调“存,灭”。 认为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3 评价 (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 的官方哲学。 (2)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乃至欧洲。 三、陆王心学 1陆九渊心学 (1)把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就是“理”。 (2)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认为天地万物都在 中。 (3)主张就可得到天理。2王阳明心学 (1)宣扬“心外”、“心外无”的命题。 (2 提出和的学说。 【导入新课】一、理

3、学出现的背景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独尊地位被动摇。【合作探究】 1:儒学地位动摇的原因是什么?(P12第一段)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 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 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3、儒学复兴运动的掀起 (1)先声韩愈( 2)掀起北宋士大夫们 二、理学的创立: 北宋五子 1思想来源 :儒学 +佛教思想 +道教思想 隋唐时期, 儒学家提出 “三教合归儒” (三教合一) 的主张,儒学吸收了佛、 道精神, 得到新的发展。

4、2基本含义: 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 的严密思想体系理学 ( 新儒学 ) “理学”一词,早在宋代就被用来概括当时的儒学。朱熹和二程都说过“理”。 “理” 因此成为二程哲学的核心,宋明理学也就从此得名。 3北宋五子各自的主张 (1)周敦颐 周敦颐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 ,建构了包括万物、人类和道德等万事万物 的衍生规律,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从而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 依据。 (2)邵雍 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 周敦颐和邵雍率先运用系统的思辨,自觉地将宇宙的自然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融合 起来,以寻找其统一的本原

5、,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3)张载 张载对理学的创立贡献巨大。有人认为他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 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在理论上,张载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 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4) “二程” (程颢、程颐) 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从而使理学获得了理论的典型形态。专题一第三节历史导学案- 2 - 天理的核心就是“仁” ,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仁” 。 “仁”存在而“义、礼、智、信”在。仁者不但能化韧于无形,而且能获得高度的 主体自由和极大的精神满足,这就是“孔颜之乐”。 三、理学的成熟 1代表人物 :朱熹(集大成者) 2理论来源 :二程 +张载

6、 3理学体系 (三个部分):理气论、修养论、社会政治理论。 理气论(本体论):理先于气理离不开气万物皆有理,这就是太极(唯心论) 即“理”是世界的本原。 朱熹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两方面构成的,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材 料,即“天地万物”,是有形的物质(中国古代哲人一般也是将气视为世界的本原。) 理是精神的实体,是无形的,但却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现实世界中,理、气不 能分离,但从本原上说,理先于气而存在,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唯物主义: 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 反映。 ) 修养论(方法论):强调学习和修养应当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7、仁”是修养的最高 境界。即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 “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世间万物, 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 “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 社会政治理论(道德观): 是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的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 纲五常” ;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 朱熹认为: “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 信” 。 “存天理 , 灭人欲” 。 (后来的心学家也认同。 ) 朱熹认为:“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学习和 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 4著述: 为四书注解(

8、即四书章句集注 ) ,成为理学的经典著作 5历史地位 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地位仅次于孔孟; 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 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合作探究】 2:宋代“理学”兴起的社会条件:【合作探究】 3:请谈谈程颐和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做法,对我们的学习有什 么启发?4、程朱理学的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 (2)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3)学术思想流传海外,在日韩形成“朱子学”。 (4)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儒学士大 夫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还致力

9、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 四、理学的发展陆王心学 1心学的基本特征: (1)强调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行 (2)主张,扫除细枝末节,直奔主题。 (注意与程朱理学强调的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区别。) 2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 提出“心即理也”,认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去寻找, 求理的方法是内心反省 (即 “发明本心”) 。这与朱熹的“格物致知”存在分歧。 陆九渊的名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 3王守仁“致良知” (进一步发展) (1)简介:阳明先生,明代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明初,为了强化思想统治,朱元璋和明成祖大力提倡程朱理学。从此,程朱理学成 为官方统治思想。明中

10、叶,明朝的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王阳明认为程 朱理学崇尚空谈,不务实际,遂创立心学,以克服人们心中的“私欲”,挽救封建社 会的政治危机。心学蔚然形成一代学术思潮。 (2)思想主张: 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离开人的思想意识,天地万物都将成为虚无:即“心外 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 (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 王守仁早年对程朱理学的 “格物致知” 深信不疑,年轻时曾和朋友一起面对翠竹 “格 物致知” ,坚持七天七夜却毫无所得,反而害了一场大病。从此,他开始质疑朱熹理 学。后来,王阳明从禅学研究中受到启发,始知“圣人之遣,吾性自足”。并用“心 外无物,心外无理” 来否定“格物致知” 说。在

11、镇压农民起义时, 他进一步悟出 “破 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道理。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 “你说天下无心外之 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 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 你的心外。” (风吹旗动,一位僧人说是旗动,另一位说是风动,慧能过去跟这两位 僧人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是仁者心动。) 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 ,修养的关键在于克服私欲, “致良知”,人人皆可成为 圣贤。 为了遏止伪善流行,他特别强调“知行合一”。4 历史地位专题一第三节历史导学案- 3 - 陆

12、王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完成,理学发展到一个新 阶段,号称“心学”。 【合作探究】 4:宋明理学的特点: 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佛教传入中 国以后,其所具有的哲学思辨性深深吸引了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刺激了中国本土思 想道家和儒家的发展。其中,道家借鉴佛教的宗教内容和形式,反应更为敏捷而迅 速。相对而言,儒学的应变能力则要差得多。有唐一代,儒学中的有识之士如韩愈 等,就已经意识到儒学面临着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尤其是佛教)在文化上的严重 挑战。宋明的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 传统儒学中寻找

13、能够利用的因素,例如被称为“五经之首”的周易、孟子 与中庸中关于“性”与“天”的内容。利用这些外来的和传统的文明成果,在 消化吸收的同时,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 学论证,如周敦颐的“无极”、邵雍的“太极”、张载的“太虚”、二程和朱子的 “天理”、王荆公和二苏的“道”、王阳明的“心”等。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 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 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理学家们标榜自己的学说为“实学”、“实说”,批评佛老的学说以及汉唐的 章句之学和讲求诗词歌赋的词章之学为“虚学”、“虚说”

14、。虚实之别,就在于是 否讲求义理。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它包括儒家 所提倡的伦理道德理学家所强调的义理,就其内容而言,与汉代董氏的儒学相比, 其重点不在政治哲学上,而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的儒学相比,其对伦理道德的阐 述,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宋明理学家在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上,提出了一系列非 常有逻辑层次的哲学范畴和理论结构。无论是理学哲学各种各样的本体论、作为道 德基础的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 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 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它

15、带有明显的佛学化的特点。宋明理学的 佛道化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建构儒学的伦理 道德形而上学,其二是借鉴佛道二家的传教谱系,创立儒家学说的传道体系,即儒 学的“道统”,其三是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 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合作探究】 5: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共同点: (1)内容相同:(2)影响相同:不同点: (1)(2)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 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 是物质的反映。而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 主要区

16、别是是否承认物质的存在。 如朱熹等虽然认为 “理”决定 “气” , 但仍承认“气” 是真实存在的,故是客观唯心主义。而王守仁的“心外无物”,否认物质的存在,故 为主观唯心主义。 五、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 1. 积极: 对于维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促进中国古代文化、教育进一步发展有 重要作用; 2. 消极:强化“三纲五常”,进一步禁锢人们思想,扼杀人们的欲求, 有助于专制统 治, 对封建社会后期的变革起了一定阻碍作用。 一、选择题 1. 西汉董仲舒与南宋朱熹都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思想相 比,相同之处是 都促使儒家思想向前发展都推崇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观点 都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思想武器都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A.B.C.D. 2. 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哪些重大发展? 完成了理论化 .思辨化的过程倡导 “ 经世致用 ” 学说 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