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34766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摘要:幼小衔接不仅对幼儿尽快地适应小学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会影响幼 儿一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加强对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不仅 能有效的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而且对儿童未来与人交往、 合作等有 良好的帮助。而由于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育目标、内容、任务、形式等方面 有明显差异 , 使得幼儿在从幼儿园到小学过程中会面对很多困难。本文主要分析 了目前幼小衔接教育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做 了简单探讨。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两个相邻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互相连接。1在这段时期里学前儿童将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幼儿

2、园生活,开始接受系统性正规课 程的小学教育, 因此这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对幼儿未来发展有着重要 影响。而长期以来,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普遍存在一个明显的误区,即把学前 儿童入学后在知识储备量能否与小学教学接轨视为衡量幼小衔接教育是否成功 的标准,把会拼音、能看书、会计算100 以内加减法、 30 以内的乘法等能力作 为幼小衔接的首要目标, 而忽视了幼小衔接的核心要求:儿童学习兴趣和学习习 惯的培养。这直接导致了很多儿童学习兴趣缺失,而由于缺乏学习习惯的培养, 许多儿童的身心在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困难, 使他们的认 知兴趣迅速下降,自尊心、自信心不断的减弱。因此,如何

3、做好幼小衔接就成为 幼儿园教育关键的一环。要做好幼小衔接,那我们在实际工作中, 就不能光注重 知识的传授衔接,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 让幼儿养成良好的 生活和学习习惯。一、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应当从良好的生活习惯抓起, 培养幼儿的自理。 这一点需要家长和老师之间相互配合。如坚持让孩子按时自己吃饭睡觉、早晚刷 牙、自己穿衣服、叠被子等等。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更有利于孩子的未来发展。 此外,由于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模式的不同,因此,幼儿的自律能力训练也是不 可或缺的。 在幼儿教育时期, 幼儿园老师时时刻刻关注着幼儿的一举一动,从上 课、游戏、吃饭、上厕所

4、到午休等等活动都随时有老师在旁边引导和督促,而小 学教育则给了儿童更多的空间和自由。除了上课之外, 儿童的其他时间都是自己 支配和管理。这时儿童的自律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幼小衔接阶段,教 师应当更加注重幼儿自律能力的培养,如要求孩子在上课铃声响之后立刻停止讲 话并坐好;课前把将要上课的课本准备好放在桌上提前做好上课准备;下课之后 有序离开教室等。 这可能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这对于提高幼儿的 自律能力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二、开展科学教育和兴趣培养 毫无疑问,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得家长和老师们“分数至上”的观念根深 蒂固,这也是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造力

5、相对较弱的主要 原因。幼儿和儿童期是培养儿童科学兴趣和创造力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幼儿 形成的科学素养、学习兴趣和思维行为模式等将会伴随其一生。因此, 家长应该摒弃“分数至上”的错误观念,了解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师加强沟通交流,同步 对儿童进行衔接教育。与此同时, 家长还应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科 学方法和技能 , 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当幼儿被某一事物或现象吸 引而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欲望时, 家长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探索,并且积极地 参与到儿童的探索行为中, 为孩子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例如,当儿童问为什 么船能在水上航行时, 作为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船的模型,一起观察船在水

6、上 航行的过程, 并引导孩子进行思考, 让孩子去寻找答案。 这无疑有利于培养儿童 的科学兴趣和思维能力。 日常生活中只要家长把握时机就能开展科学教育。例如 在入睡前 , 家长可以选择一些图文并茂的科普读物开展亲子阅读;在节假日带领 孩子参观科技馆、 博物馆、动物园等休闲学习场所, 或者为孩子选择具有科学探 索意义的玩具,如有轮轴的机械玩具,不同尺寸的磁铁、放大镜、棱镜;2也可 以抽空和孩子一起种种花、 养养小动物等等。 这些活动将大大丰富幼儿的科学探 索经验;不仅扩大了幼儿的知识面, 还能培养儿童的科学探索兴趣与习惯,增强 孩子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直接影

7、响到儿童未来的学习生活。幼小衔接的主要目的 应当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 在培养儿童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培养他们良好的书写 习惯、听讲坐姿等学习习惯。这一过程同样依赖教师和家长的有效配合。 (1)从教师层面来看,在幼小衔接阶段教师应当采取正面引导的方式,尽 量避免批评和惩罚教育,着重培养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如我们在教授拼音时, 应 当采取情境教学法,加强与儿童的沟通和交流,充分引导孩子去说、去感知。然 后再让孩子们写,而在书写之前我们应当明确的告诉孩子们正确的坐姿和书写姿 势。提醒孩子们时刻保持良好的坐姿,保护好眼睛;其次应当注重及时鼓励,对 于那些敢于读、 读的好、写的好的孩子我们应当充分的给予其肯

8、定,在班里进行 表扬,给上 100分并给予肯定的笑容, 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这将有效 的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从家长层面来看,家长应当及时的与老师沟通,配合老师的教育,做 到步调一致。 为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 学校应当及时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 教师的要求和方法,家长则应当积极配合老师的要求,尤其家长应当注意的是, 在孩子做作业时不要在一旁指手画脚, 给他们提高一个安静的环境。让他们独立 完成作业。 刚开始家长们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例如孩子刚写一个字或一 个题就跑过来问对不对, 写的不对怎么办等,这时候应当让孩子先独立完成作业, 然后自

9、主检查思考, 最后完成之后再过来由家长检查。这样等时间长了以后, 孩 子们慢慢习惯了自己作业, 就能安静的独立完成作业了。此外,家长应当及时检 查作业 , 及时督促。教师布置完作业不等于就没事了,有的孩子经常因为贪玩而 忘记写作业, 这就需要我们及时的检查, 及时给予评价, 这样才能保证学习的效 果,如果我们对布置的作业不闻不问,孩子们就会放松警惕, 不利于良好习惯的 养成。 总之,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做好幼小衔 接的关键。幼小衔接是一项系统而全面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儿童的良好习惯 , 更是一点一滴积累和培养起来的。 它需要教师、家长和学校相互配合, 共同努力,

10、 这样才能培养出儿童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从而为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顺利进入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顺利而有效的度过幼衔接阶段。参考文献1 陈景凡 .浅析我国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54551 2 叶 钟.家园互动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J.学前教育研究,2006,(1):4243. 3 薛 辉.在幼小双向互动中谈幼小衔接教育J.教育管理 ,2011,(4):7274. 4 陈丽雅 .幼小衔接教育:培养科学素养 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5):106108. 5 邬春芹 .西方发达国家促进幼小衔接的国际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2013,(2):2831. 6 刘晓颖 .浅谈幼小衔接阶段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J.教育探索 ,2008,(6):142. 7 沈慧芬 .浅谈小学一年级新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 ,2012,(6):1415. 8 孟繁慧,张代玲.国内幼小衔接研究综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7):90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