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县烤烟生产标准化示范县介绍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9533717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宾县烤烟生产标准化示范县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宾县烤烟生产标准化示范县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宾县烤烟生产标准化示范县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宾县烤烟生产标准化示范县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宾县烤烟生产标准化示范县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宾县烤烟生产标准化示范县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宾县烤烟生产标准化示范县介绍(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宾县烤烟生产标准化示范县介绍宾县烤烟生产标准化示范县介绍宾县宾县烟草公司烟草公司 2003 年年 8 月月 8 日日一、一、 宾县概况宾县概况、宾县烟区的生态条件宾县烟区的生态条件宾县地处哈尔滨市东部,在长白山余脉,大青山以北的“青山松水”之间;自然状况为“五山一水四分田” ,境内地跨东经 1265504至 12819 17,北纬 45 30 37至 46 01 21。全县面积 3968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240 万亩,人口 64 万。气候属于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温热雨量充沛,秋季短促气候多变;平均无霜期为 148 天,历年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大于等于 10的积温为 2826

2、;历年平均总日照时数 3643.7 小时,年日照百分率 61%左右,光照充足;年降水量多年平均为548.5mm,春季 82.2mm,夏季 353.2mm,秋季 90.6mm;土类主要为暗棕壤和黑土两大类,地势大部分为丘陵漫岗,有机质含量在 1.5-2.5%左右,PH 值在 6-7。、宾县烤烟生产情况宾县自 1975 年开始种植烤烟,目前的种植面积稳定在五万多亩,烟叶销售到省内外 18 个卷烟厂家和部份国际市场,并进入中华、黄山、将军等名牌烟的配方,其中在黄山烟的配方比例中占 18%,赢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市场信誉,2001 年度被中国烟草总公司评2为全国烤烟生产先进县。通过大力实施烟叶标准化生

3、产和提质增效的科技兴烟技术措施,使烟叶的质量和企业的效益有了显著的提高,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01 年,全县种植烤烟 4.8 万亩,收购烟叶 14.5 万担,其中:上等烟比例 8.5%,中等烟比例 81.3%,中上等烟比例提高了近 20 个百分点。全县总收购额 4317 万元,亩单产 302 斤,公斤烟均价 5.88 元,亩产值 887 元,户均收入 9584 元,烟叶销售收入 7143 万元,实现利润 1011 万元,实现税金 1533 万元。其中亩单产、斤烟均价、亩产值均突破了历史最好水平。2002 年,全县种植烤烟 5.3 万亩,虽然遭受了罕见的雹灾,但经过及时

4、采取一系列的自救措施,把雹灾损失控制到了最低程度,2002 年烤烟种植分布在全县 16 个乡镇,128 个行政村,742个自然屯,共有烟户 5224 户,现有烤房 5196 座,高标准的育苗温室 155 座,烟田机电井 123 眼,栽烟或抗旱用水箱 3000 余个,战胜了历史罕见的雹灾和病灾(遭受雹灾面积 28000 亩,折合绝产面积12000 亩) 。收购商品烟叶 13 万担,全县亩单产 158 公斤,亩产值792 元,公斤均价 5.02 元,上缴利税 812 万元。2003 年种植烤烟5.5 万亩,目前烟田长势良好,烤后烟叶质量较好。二、二、 技术标准技术标准2002 年 11 月份已编制

5、出 39 个地方标准,上报到省局科教处及省科研所,并搜集了大量的图片录象等第一手资料,前期生产的各个环节尽在其中。搜集国家标准 3 个,行业标准 13 个。具体内容如下:31、基础标准:烤烟综合标准体系、烤烟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方法、 烟草农药合理使用规则、烟草农艺性状调查办法、烤烟信息代码。、种子品种标准: 种子检验方法、烤烟种子包装、运输、储藏技术条件、烤烟良种繁育技术规程、烟草品种 LJ911、烟草品种 云 87。3、生产技术标准:烤烟育苗技术规范、烤烟大田移栽技术规程、烤烟施肥技术、烤烟烟田灌溉技术规范、烤烟田间管理技术规范、 烤烟缺素症鉴定方法、烤烟病害防止技术、烤烟虫害防止技术、烤烟

6、田间长相标准、烤房建造技术规程、优质烟叶烘烤技术。4、产品标准:初烤烟分级扎把技术、烤烟收购站设置及技术要求、烤烟收购技术规程烤烟实物标样、宾县烤烟产品内控标准、初烤烟包装规格要求、初烤烟储存保管运输标准、烤烟收购技术规程、宾县烤烟产品内控标准。5、服务标准:农资供应服务标准、烟叶生产技术指导服务标准、宾县烤烟产品售后服务标准、附录:部分烟草种子、烟草种子检验规程.、烟草种子包装 、烟草种子储藏与运输、烟草原种良种生产技术规程、烟草国外引种技术规程、烟草品种抗病性、鉴定烟草种子霜霉病检疫规程、烟草种子命名原则(摘录) 、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方法、烟草病害分级及调查方法、烟草病害药效试验方法、烟草烘

7、烤基本技术规程、烟叶储存保管方法、烤烟实物标样。4三、相关政策三、相关政策1、税金分成与奖励。完成县下达的计划面积,基数内县、乡(镇)按:分成,作为烤烟生产发展基金。超额完成税金部分返给乡镇,为发展基金;未完成税金基数的乡镇,未完成部分从所分税金中扣回。各乡镇从本乡镇利税分成中提取千分之六作为领导干部奖金,如超基数完成任务,再从超基数部分提取千分之八。烟草公司对乡镇的奖励总规模仍执行全县烟叶总产值的,年终根据各乡镇实际工作成效和贡献大小区别对待,由县里统一考虑发放。2、机动地优先优价承包给烟农,保证有地种烟。3、金融部门要有限为烟农解决贷款,解决资金短缺问题。4、烟草公司免费提供烤烟良种。5、

8、减免烟农自身当年的“两工一车” (变通执行) 。6、烟农自身可不参加国土整治工程。7、新建一座热风循环标准烟炉补贴元,县和烟草公司各负责。8、建设烤烟标准示范圆区,实施规范化管理。全县建设亩亩连片示范园区共个。园区地块串换由乡村从减免烟户农业税、义务工等渠道负责解决。园区必须严格执行技术方案,经烟草公司检查验收认可后,对园区生产的中上等烟叶,烟草公司给予加价优惠,每斤烟加价元。园区打井灌溉,县和烟草公司尽可能给予扶持。对园区主抓责任人给予奖励,完成各5项工作目标,每百亩地奖励元。9、村屯成立烤烟生产小组,户左右为一组,选一名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烤烟生产的组织领导和科技示范作用,发挥作用的小组长每

9、年由公司发元工资。10、建设防雹炮点、购买防雹炮弹,尽可能给予一定扶持。11、烟农所需防病药又烟草公司统一购买、统一发放,杜绝使用劣杂农药,全县烟田防病用药给予补贴。12、烟户烟田受灾,视灾情优先减免农业税。四、组织机构四、组织机构1、监测体系监测体系机构由省烟草科研所、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县烟草公司技术骨干组成,其职能是监督检查农用物资的质量和对农时关键环节普遍监测。2、领导小组:组 长:高 崴(宾县委副书记)副组长:叶继富(宾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杨志孝(宾县烟草公司经理)焦庆明(黑龙江省烟草科学研究所所长)3、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主任: 高 力(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办公室副主任:李大壮(

10、县烟草公司副经理)办公室副主任:范志新(省烟草公司科教处科长 农艺师)64、技术工作组组 长:张丽萍(黑龙江省烟草公司科教处处长,高级经济师)副组长:栾 双(黑龙江省烟草科研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副组长:孙 野(宾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质检室主任)副组长:李宪法(宾县烟草公司试验站长,农艺师)成 员:刘德玉(省烟草科研所) 赵光伟(省烟草科研所)徐乙飞(宾县烟草公司) 于殿荣(宾县烟草公司)王仁和(宾县烟草公司) 张卫东(宾县烟草公司)徐 宝(宾县烟草公司)5、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技术工作组成员等负责农资落实与技术推广落实,工作组每年召开二次以上工作会议,制定实施方案并安排检查各项工作落实情况。

11、五、管理模式五、管理模式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快企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烟叶生产经营作为实施第一要务的主旋律,加大烟叶标准化生产与科技兴烟力度,努力提高烟叶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加强市场信誉,把构建现代化管理平台作为促进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健全工作运行机制,调动全员工作积极性,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企兴我荣我富、企衰我耻我穷”的思想,强化服务意识,扎实工作,精诚团结,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从而推进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71.实行工效挂钩制。继续实行工资奖金与生产经营指标挂钩,在职工所得工资基础上,按指标完成比例所得报酬,多劳多得。2.实行达标奖励制。为促进烟叶生产上水平、上质量、切实达到提高效益

12、之目的,在烟叶购销等级合格率上,对上等烟和桔黄烟给予特殊的达标奖。3.实行费用承包制。部门和生产经营各阶段,实行费用控制在年度指标之内。4.实行跟踪问效制。继续加大跟踪问效考评力度,对各部门各项指标实行随时考评、季考评、年度考评,通过考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时解决问题。5.实行奖惩兑现制。根据年终考评兑现结果,按照挂钩的原则兑现工资和奖惩。6.实行干部任用制。公司领导根据工作需要实行干部任用制,对合格的可连续任用,对工作不负责任,在职工中造成不良影响的随时免职换人。中层干部对本部门职工要全面负责,对工作不认真,不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纪律松懈,劳动观念差、思想落后不求进取的职工,有权提交公司调换

13、岗位或离岗待业。形成执政为企,能者上,庸者下,干部职工互相监督,逐级负责,共同对企业负责的约束机制,保证企业政令畅通。7、末位淘汰制。在正常年景,未完成生产经营指标,实行末位淘汰,单位和部门负责人降半职,副职免职。8六、科技网络科技网络1、在黑龙江省烟草公司科教处和烟叶处及宾县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黑龙江省烟草科学研究所、辽宁省丹东烟草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为技术依托单位,以哈尔滨烟叶公司为经济支撑,组成了科技网络的领导体系。2、黑龙江省宾县烟草试验站和烟叶生产技术部组成了科学试验研究、新技推广的主体网络。3、黑龙江省宾县技术监督局为标准化技术实施的技术保障和政府监督网络。4、宾县

14、常安、宁远、宾安、胜利等乡镇政府烟办与烟叶生产技术指导站组成了指导标准化技术措施的技术覆盖网络。5 、村一级以抓烟村长和科技示范户组成了标准化生产技术工作具体实施的示范网络。6 、成立了全县烟农科技协会。在全县范围内组建了 386 个烟协小组,组成了烟农对烤烟生产标准化技术自我实施与监督的终端网络。 七、相关新技术七、相关新技术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的具体工作由烟草试验站和烟叶生产技术部负责,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项目:1、强抓最佳农时。全县 3 月 10 日前播种结束;3 月末假植结束;5 月 10 日前移栽结束。2、选择种植优良品种。通过良种区域试验、新品种大面积示范9试验,选育出适宜我县

15、种植的云 87、云 85、龙江911、CF978、CF965 作为我县烤烟生产的主栽新品种。3、采用统育分植托盘技术。全县 100%统育分植,共建温室大棚 134 个,建造中型拱棚 4892 个。多年的实践证明,这项技术对提高育苗质量作用明显,这是解决北方高纬度地区育苗气候不利条件的最佳办法。近几年,我们在统育分植上又进行了改进。在温室建设上统一标准,以乡镇为单位,整体推进,把温室内小棚防寒被保温改为室外防寒被保温,提高育苗期的积温。4、平衡施肥技术。针对以往因地因茬配方一次性穴施肥,但肥料发挥不合理的弱点,进行了改进。即:改因地因茬配方为测土配方;改一次性穴施肥为破垅夹肥的施肥方法,扩大测土

16、施肥面积和破垅夹肥面积,全县共测土样近 1600 多个,破垄夹肥 3.5 万余亩,同时,根据烟田土壤特性,亩增施饼肥 20 斤,增强施肥的合理性,保证了烟株正常生长需要的养分,使烟田前期生长旺盛,成熟期适中,烟田分层成熟落黄。5、大垄稀植技术。推行科学合理的移栽密度。根据品种不同确定适当的株行距,平均密度为 1105560cm,亩栽烟平均 1100-1200 株,使烟株通风透光顺畅,品种特性、肥料正常的发挥。6、推广烟田灌溉技术。在掏苗后用水车拉水进行埯灌,在团棵至旺长期采取就近取水进行垅灌,在烟田管理的全程,坚持用机井进行喷灌,保证烟株生长有充足的水份。7、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网。推广防治病虫害技术。除常规的药10物防治病虫害外,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进行防治病虫害。从育苗期开始,带药播种,带药移栽,到田管期实行分阶段药物封闭,从而,最大限度的防治病虫害。8、科学平顶、留叶。采取统一平顶部位,统一留叶 16-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