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生命历程与妇女社会工作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32192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9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女生命历程与妇女社会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妇女生命历程与妇女社会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妇女生命历程与妇女社会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妇女生命历程与妇女社会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妇女生命历程与妇女社会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女生命历程与妇女社会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女生命历程与妇女社会工作(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 本 框 架 文/ 延安大学贾学斌第一编 妇女社会工作的理论 第二编 妇女社会工作的方法 第三编 当代妇女社会问题与妇女社会作实务第一章妇女社会工作概述 一、妇女社会工作的涵义及其相关概念 (一)妇女社会工作的涵义 广义:广义的妇女社会工作是指:动员社会力量,创造有利条件,消除性别歧 视,吸引妇女参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家庭等各方面的生活,在社会实 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增长才干,逐步实现彻底解放,达到真正的男女平等的工 作。 狭义:运用社会力量,对因生理、心理、天灾、人祸等因素造成的肢体残缺、 患病无靠、流离失所的一般妇女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使她们医治创伤、减少损 失、安居乐业,像正常人那样

2、(或接近正常人)生活。 妇女社会工作就是针对妇女在成长过程中,在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和家庭生 活过程中遇到的群体或个体问题而开展的社会服务性工作。 (1)妇女社会工作的对象是全体妇女; (2)解决妇女在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和家庭生活中中遇到的群体性或个体性 问题; (3)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妇女的全面发展和为妇女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条 件和生活环境。 妇女社会工作是以妇女为对象,一方面运用社会性别视角以及社会工作专业价 值理念和方法,着力解决妇女存在的特殊问题和发展方向,满足妇女的需要, 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的社会福利与妇女发展,推动妇女工作向专业化方向 发展,另一方面推动社会性别视角的普及

3、和纳入决策主流,实现性别平等的目 标。 妇女社会工作主要围绕三个方面: 解决妇女面临的实际困难; 维护妇女权益和关注妇女的发展; 倡导和促进性别平等与公正的机制建设。(二)几个相关概念 1、妇女服务 2、妇女发展服务 3、女性主义社会工作 4、妇女工作:妇联或有关机构为妇女提供的服务和为妇女利益而开展的各项有 关工作。 5、妇联工作:主要由妇联组织去开展的工作。 妇联工作是妇女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 传统的妇女工作 妇女政治工作:宏观的政治层面的工作。妇女社会工作:微观的社会服务层面的工作。(三)妇女社会工作和中国传统的妇女工作的区别 1)工作主体 2)工作方法 3)工作对象 4

4、)工作目标 5)工作范畴 6)价值理念 7)专业训练 妇女社会工作: 突出妇女工作的专业化 突出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社会工作 突出针对妇女这个群体的特殊需要 二、妇女社会工作的缘起 (一)社会工作的兴起 (二)妇女发展的现实需要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地位 2、社会变迁中的中国女性 鸦片战争之后的社会转型直接影响着作为重要社会群体的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社 会地位,冲击着延续了几千年的社会性别制度,改变着中国传统的两性关系。 1)获得了接受正规教育的权利; 2)女性职业的产生和发展; 3)部分参政权的获得; 4)婚姻自主权的初步实现; 5)从缠足到放足; 6)财产权和和继承权的部分获得。 三、妇女社会

5、工作的研究对象及特点、目标 (一)研究对象 1、妇女 2、儿童 3、男性 4、社会 (二)妇女社会工作的特点 1、服务对象规模最庞大 2、服务内容与婚姻、家庭问题密切相关 3、核心目标是创造男女平等的社会环境 (三)妇女社会工作的服务目标 从女性的特定需求出发: 赋义 赋权 赋能 妇女社会工作在妇女维权中扮演的角色: 1)倡导者;3)干预者;2)教育者;4)资源提供者(二)妇女社会工作的价值原则 第一,关于女性: 1)每个女性都是独特的,既有女性的共同特质,也有专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 2)每个女性都拥有自己与生俱来的潜能,都应当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自己的 潜能; 3)每个女性都是平等的; 4)

6、每个女性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和公平的尊重; 5)每个女性都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成员。第二,关于女性问题: 个人的就是政治的; 女性问题体现在女性自身的困境中,但本质上应该归结为社会的性别不平 等; 解决女性问题应该更多地从社会结构入手; 女性问题更多地表现为历史性和社会性问题。 每个女性都有权利实现权利和能力的最大化; 应该协助女性突破自我,建立关系,形成互助团体; 对女性的介入应该更多地从社会价值观入手,建立正确的性别意识; 不能够仅仅止于女性自身,还应该进一步延伸到男性、儿童、家庭、社区等 诸多女性利益的相关者。 四、妇女社会工作的实务领域和内容 (一)妇女社会工作的公共实务领域 社会主

7、流价值观 社会政策 政治制度 经济制度 教育制度 大众传媒 (二)妇女社会工作的私人实务领域 自我价值观 美丽牢笼 婚姻的梯度效应 家庭权力 家庭暴力 (三)妇女社会工作的具体实务内容1、针对全体女性的妇女社会工作内容: 开展“四自”精神教育(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开展巾帼扫盲活动 希望工程、春蕾计划 突出技能性教育培训 健康保健、优生优育服务婚姻家庭咨询服务 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2、针对特殊困难妇女人口的社会工作内容: 为失业女工提供的服务 为家庭暴力中被虐待的妇女提供的服务 为单亲母亲提供的服务 为进城打工妹提供的服务第二章 妇女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二、女性主义

8、理论 三、社会性别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是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 对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妇女的社会权力和妇女争取解放的 途径等基本问题做出的科学分析和概括 二、女性主义理论 女性主义是指以消除性别歧视、争取男女平等为目标的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 (一)历史沿革 1、女性主义的产生 女性主义是一种社会运动。 女性主义有鲜明的政治诉求。 女性主义有坚定的奋斗目标。2 、两次浪潮:女性主义的历史踪迹 1)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源自于18 世纪中后期,核心奋斗目标是男女平等,主 要思想基础是自由主义,具体斗争诉求是选举权、教育权和就业权的获

9、取。 2)第二次浪潮中的女性主义对男女平等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奋斗目标 上出现了明显的转向,平等不再是核心诉求,差异才是最重要的目标。3 、从自由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漂泊中的女性主义 (二)主要流派 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 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为女权辩护 约翰斯图亚特米尔妇女的屈从地位 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激进主义的女性主义 后现代主义的女性主义 三、社会性别理论 1)生理性别:男女的自然性别,是用生理上的差异来确定的男性和女性。 2)社会性别:社会范畴,是一种社会关系,通常作为男人和女人的社会涵义, 泛指社会对男女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 文化象征、社会象征、身

10、份象征性别刻板印象:对男女两性的性格、作用、能力、从事的活动,在家庭、社会 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等方面的差异的固定看法。 传统的妇女工作往往将妇女问题个人化,归结为社会角色适应不良。 社会性别理论视野下的妇女工作将妇女问题视为个人与社会运动失调的结 果,是社会结构失衡、社会政策偏差的结果。妇女生命历程与妇女社会工作 一、女婴幼儿期的妇女社会工作 二、女童期的妇女社会工作 三、青年妇女与妇女社会工作 四、中年妇女与妇女社会工作 五、老年妇女与妇女社会工作 一、女婴幼儿期的妇女社会工作 (一)女婴幼儿期的发展和需求 1、女婴不能正常出生。 2、女婴非正常死亡率高。 男女性别比失调的原因 1)B超的普及

11、 2)文化因素 3)经济因素 4)社会性别不平等的现实因素 二、女童期的妇女社会工作 (一)女童期的发展和需求获得基本生活照顾的需求 女童受教育的需求 女童免于被剥削的需求 (二)女童期的社会工作 加大男女平等思想的宣传力度。 加大教育投入。 形成维护女童权益的社会服务支持网络 三、青年女性与妇女社会工作 (一)青年女性的问题和需求 心理、生理逐渐趋向成熟但还不稳定 人生观和世界观开始确立 生活上开始走向独立 生理上的变化引起的对异性的好奇 婚姻、情感的选择 (二)对青年期女性的社会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 青春期的性健康教育 正确的价值观、婚恋观教育 四、中年女性与妇女社会工作 生理机能开始衰退,

12、出现更年期 家庭和社会责任沉重 面临下岗与失业 夫妻情感易出现危机 享有与男性同等的社会发展环境和条件的需求 妇女的特殊保护需求 (二)对中年女性的社会工作 为中年女性的健康保健提供服务。 帮助中年女性解决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舒缓女性的压力。为中年妇女提供婚姻家庭服务,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五、老年妇女与妇女社会工作 (一)老年妇女的问题和需求 老年妇女人口比重高于老年男性人口。 老年妇女人口素质低于老年男性。 老年妇女的经济自立程度低于老年男性。 老年妇女丧偶率高,再婚率低。 老年妇女家务负担重、地位低,社会参与少。 四个“倒挂现象”: 分工倒挂 地位倒挂 消费倒挂 供养倒挂 老年妇女的需求

13、: 老有所养 老有所医 合法权益的维护 (二)老年妇女的社会工作 1)关注老年妇女问题 2)加强老年妇女的再社会化,促进健康老龄化 3)加大涉老服务工程的投入。第四章 妇女社会工作方法 ?一、妇女个案工作 ?二、妇女小组工作 一、妇女个案工作 定义 专业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的理念和理论指导下,采取个别化服务的方法,以面 对面的方式为妇女及其家庭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目的在于协助受助妇女疏导 情绪、解决困难、提高其适应环境、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 内容 女性婚恋辅导 女性健康指导 女性家庭关系调适 女性沟通技巧训练 特征 关系性质:利益具有单向性 助人手段:重在对女性的情绪、心理、情感等沟通 助人目的:

14、助人自助。 功能 复原的功能提供资源的功能 预防的功能 建设的功能 1)介入模式 协助女性案主认识问题和困境,理清思路 从优势视角帮助妇女求助者寻找资源 优势视角:社会工作的一种全新的工作理念,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 资源的视角,把人们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所关注 的焦点,而不是关注其问题和病理。 每一个妇女都有优势 不幸事件具有伤害性,但也可能是成长的机遇 所有的环境都充满资源 2)构建妇女社会支持网络 3)妇女个案工作的过程 1、接案阶段 申请、接案面谈、建立专业关系2 、收集资料和初步评估阶段 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评估3 、制定计划阶段4 、开展服务阶段 支持

15、与鼓励、情绪疏导、观念澄清、行为改变、 环境改善、直接干预5 、结案阶段6 、评估和跟进阶段 二、妇女小组工作 (一)妇女小组工作的定义 妇女小组工作:指社会工作者秉持社会工作的理念,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 方法和技巧,通过小组互动、小组经验、小组凝聚以及方案活动达到小组中妇 女个人的问题解决、妇女个人和小组的成长与社会目标的完成的一种专业服务。 (二)妇女小组工作的主要类型 1、以蕴含性别意识的程度分 无性别意识小组 家庭为本的小组 以女性为本的小组 男性小组 2、以小组的性质分 发展性小组 支持性小组 预防性小组 单亲女性自强小组 治疗性小组 二、妇女社区工作 (一)妇女社区工作的定义妇女社区

16、工作: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的指导下,以社区妇女为服 务对象,在充分了解社区妇女的需求及相关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发动和组织社 区妇女参与集体行动,利用社区内外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社区范围内 与妇女相关的问题,推动整个社区的妇女全面发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二)妇女社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提升妇女的意识和能力,协助社区妇女建立自己的集体能力,从而解决家庭和 社区文题,改善人们的社区生活环境。 (三)妇女社区工作的目标 促进妇女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社区妇女的社会意识。 调整和改善社会关系,减少家庭和社会冲突。 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提高妇女个人和家庭生活质量,促进社区进步。 (四)妇女社区工作的内容 妇女维权服务 婚姻家庭服务 创业就业服务 教育培训服务 家政信息服务 社区文化服务 帮扶救助服务 社区健康服务第三编 当代妇女社会问题与妇女社会工作实务 ?政治地位 ?经济地位 ?教育地位 ?婚姻家庭地位 ?健康地位 第五章 妇女与婚姻家庭 一、中国妇女婚姻家庭地位的历史变迁 二、当代中国妇女婚姻家庭地位现状 三、家庭暴力对妇女的危害及社会工作介入 一、中国妇女婚姻家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