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本体和Agent的网格服务发现机制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9531209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9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种基于本体和Agent的网格服务发现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基于本体和Agent的网格服务发现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基于本体和Agent的网格服务发现机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种基于本体和Agent的网格服务发现机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种基于本体和Agent的网格服务发现机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基于本体和Agent的网格服务发现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本体和Agent的网格服务发现机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 N 4 3 1 2 5 8 T PI ;N1 0 0 7 1 3 0 X计算机工程与科学C 0 妊) I 玎E RE N G 烈E E R I N G 移动代理和主机之 间的安全问题;主机之间的安全问题;主机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安全问题.基于角色的授权和基于公钥证书的认证对于保护主机和移动代理来说是一个很好的 解决方案.Kerberos是最著名的分布式身份验证系统,但它的集中管理模式对多安全域来说是不适用的,而且它是一个身份验证系统,不适用于授权.该文提 出的移动代理访问机制,允许安全服务器根据代理执行的任务来分配角色,支持多安全域的授权和认证,允许被授权移动代理访问其他安全域的主机.和其 他

2、协议相比,它实现更容易,安全性更高.3. 给出了移动代理的工作流协调模型.这个模型有以下的优点: 引入工作流流程控制机制,进行相关的流程建 模,从而可以更好地控制协调; 引入任务和角色,并设定任务和角色对应的权限,使得代理在协调中的行为有所约束; 采用ECA或者ECAA规则控制活动 的流程,满足企业应用中的敏捷化需求. 给予形式化模型,精确定义程序语言的语义,对程序进行正确性分析;4. 因为Petri 网缺少表达并发进程通信行 为和移动特征的能力,该文给出了用-演算形式化描述商业活动过程行为和系统通讯的一个方法,很好地表达了移动代理进程间的通信和移动特性.5. 针 对某企业的实际应用需求,开发

3、了基于移动代理的敏捷供应链应用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协调机制,基于本体的知识共享方案,多安全域的 代理访问控制协议和基于 演算的工作流校验模型,使该系统在可靠性、协调性和安全性方面都得到了保证.这些方面的研究对移动代理的应用具有较强的 实用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6.学位论文 秦炜 协作学习环境中的知识管理方法研究 2004现代网络教育以计算机网络以及卫星通讯技术为支撑,具有时空自由、资源共享、系统开放、便于协作等优点,近年来得到极大的发展.学习资源的可 共享性和系统的互操作性对于网络教育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具有决定性意义.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是现代网络教育的重要实现方式之一.本文提出了一

4、种 基于学习本体的协作学习环境中的知识管理方法,协作学习开始时,根据学习任务得到本次协作学习的学习本体,文本化的信息资源经由语义分析工具分析 后,根据其结果集合中的术语与学习本体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去除无效信息后,得到有效的知识.在传统协作学习环境的交互功能基础上扩展了知识管理的 功能,在基于智能代理的协作学习环境结构中的学习代理上扩展了学习代理的功能,使用学习代理完成基于学习本体的知识的管理.协作学习的过程被看作 一系列学习目标或者说学习任务的实现过程,对协作学习领域的一个学习任务,描述为本领域的一个学习本体.学习任务及其子任务对应的学习本体及子学 习本体构成学习本体的层次结构.协作学习的过程

5、中,学习资源、交互内容、其他学习相关信息等文本化信息,经学习代理处理后得到有效的知识;学习者 可以通过学习代理,在同一个协作网络平台中检索有用的知识,从而实现协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资源的共享.协作学习环境中的知识管理方法,可以实现对协 作学习环境中已有的学习资源和新产生的信息中包含的有效知识进行识别,获取的知识可被协作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者共享使用.7.期刊论文 王洪伟.段永瑞.蒋馥.WANG Hong-wei.DUAN Yong-rui.JIANG Fu 基于UML扩展机制的本体模型的可视化研究 -管理工程学报2006,20(3)首先给出本体的基本模型,并介绍了基于RDF的本体描述语言-DAML,然

6、后比较UML与DAML之间的相似性与不同之处,并指出利用UML表示本体模型的关 键问题所在,分析Baclawski等人UML扩展模型的不足,最后提出一种新的UML元模型的扩展模型.8.学位论文 陈冰 基于Web服务的动态虚拟企业(WSDVE)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2003市场的日趋多变和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的制造模式发生变化。并行工程、敏捷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相继出现。作为敏捷制造的组织模式-虚拟企业越 来越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虚拟企业这种组织模式赋予了新的特点和动力。本文从虚拟企业的发展过程着手 ,在深入分析虚拟企业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Web服务(WebSe

7、rvices)技术,对虚拟企业模型以及合作伙伴选择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内容和 取得的成果如下:1.在总结敏捷制造组织模式-虚拟企业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未来虚拟企业的发展趋势是动态虚拟企业,将Web服务作为实现动态虚拟企业的技术 基础。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构建了基于Web服务的动态虚拟企业模型(WebServices-basedDynamicVirtualEnterprise-WSDVE)。从组织结构、信息集成、 应用集成、合作伙伴和实现效能几个方面分析了WSDVE的特点,构造了以UDDI为核心的WSDVE模型框架。提出了集中式、分散式和混合式三种WSDVE基本模 式结构。详细分析了实现W

8、SDVE的难点,阐述了实现WSDVE的关键支撑技术:代理技术、Web服务技术和语义网技术。2.分析目前Web服务技术存在的缺陷以及代理的特点,提出了Web服务与代理相结合形成一种服务代理或者智能Web服务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 了三种在代理环境下应用Web服务的方法,根据这三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新的简化方法。对支持WSDVE的多服务代理环境框架进行研究,设计了基于 多服务代理的虚拟企业市场(ServiceAgent-basedVirtualMarketplace),并且对虚拟企业市场中的核心模块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基于推-拉机制的主 动资源获取方法,设计了UDDI联邦模式下的动态资源库

9、。3.首次将WSDVE环境下的虚拟企业潜在合作伙伴提供的资源定义成一种广义的服务资源,这种广义服务资源可以分为页面形式存在的静态服务资源和 Web服务形式存在的动态服务资源,并且对搜索静态服务资源出现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现有的HTML或者XML语言缺乏相应的语 义描述是导致搜索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语义网是解决静态服务资源搜索和匹配的必由之路。针对DAML+OIL在工程领域应用的缺陷,设计了 DAML+OIL到UML构件之间的基本映射规则,并且用实例说明,较好的解决了DAML+OIL图形化描述不足的问题。在充分研究制造领域资源分类的基础上首次 使用DAML+OIL本体

10、建模语言构建了企业信息本体、制造资源本体、制造对象本体,设计了基于代理的静态服务资源信息检索系统。4.根据动态服务资源匹配的对服务描述语言的需要,提出动态服务资源匹配的难点在于匹配过程中的语义异构性(一词多义和同词异义),总结了服 务描述语言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服务描述语言存在的问题。指出DAML-S规范能够很好的解决服务描述语言的缺点。首次利用DAML-S构建 了制造活动本体,在制造活动本体的基础上举例说明了制造服务实例。构建了服务搜索匹配模型,设计了基于相似度计算的服务语义匹配算法,提出了 服务质量模型,并且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体系。最后结合当前商业领域和学术领域的服务搜索

11、匹配的趋势,提出并构建了支持组合查询和语义匹配的混合服务搜索匹配系统。5.从过程建模、服务组合方式、语义支持、服务质量、形式化描述、事务处理、支持工具和与WSDL的关系等方面对当前流行的几种服务组合语言 (XLANG、WSDL、BPEL4WS、DAML-S)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了DAML-S所存在的缺点以及解决的方法。详细描述了实现制造过程领域过程信息集成规范- PSL,从PSL规范可以发现状态演算是PSL规范的基础理论。使用状态演算及其扩展对语义Web服务组合语言DAML-S的形式化描述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状 态演算初步实现语义Web服务组合语言形式化描述,为以后DAML-S过程模型在制造企

12、业领域中与其他过程建模语言进行无缝集成奠定了基础。6.以陕西黄河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ZL50C装载机的开发过程为背景,开发了支持WSDVE的原型系统-WSDVEPS,同时根据后车架开发过程的资源匹配 要求进行初步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构建服务资源的描述与匹配方法切实可行。9.期刊论文 钱巧能.刘亚军.Qian Qiaoneng.Liu Yajun Ontology在Semantic Web Services中的应用综述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5,33(11)介绍了Web Services的基本原理和Ontology的基本概念.基于这两种技术的结合,简单描述了多种基于本体的Web语言的发展,并

13、重点阐述其中的OWL语 言及其在Web Services中应用OWL-S的主要内容.最后介绍本体在语义web服务中的一些拓展性的应用.10.学位论文 杨小冬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语义地理信息服务组合方法研究 2008地理信息服务已经前所未有的走进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如果经常使用这些服务,就会发现它 们或多或少还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个性化和人性化的需求,因为它们还不能很好的理解人们的自然语言,人们的需求也是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可 能需要组合不同服务提供商的服务才能完成人们的一个请求。因此,对于语义信息的理解与处理和对地理信息服务的自动发现与组合成为目前

14、地理信息 服务研究的热点方向。 Goodchild曾指出“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是被需求牵引的”,这个需求包括科学上的需求和应用上的需求,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日积月累的遥感影像 和海量空间数据使人们逐渐被淹没在空间信息的浩渺烟波之中,更多的数据并没有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越来越多的数据自从被接收或者生产 出来以后,就没有被发现或使用,成了信息垃圾,因此空间数据的知识发现和应用是人们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如何来发现和挖掘空间信息,则牵引 了地理信息服务的发展,地理信息服务使空间数据的发现和应用从研究机构走向社会大众,这无疑大大促进了空间信息的应用。 语义地理信息服务是地理信息服务和语义Web两

15、大先进技术发展趋势的融合,语义地理信息服务一方面保留和发展了地理信息服务的功能,同时又吸收 了语义Web的特点,引入本体来标记地理信息服务的语义信息,促进地理信息服务发现和组合的自动化,进一步促进了地理信息服务走向普通社会大众 ,进一步服务社会和企业。 本文针对某烟草企业面临的地理信息服务与业务流程整合的实际需求,同时又希望基本保留现有的系统架构,因此,本文提出以SOA架构为基础的整合 思路,以建立地理信息服务为基础,结合语义Web技术和贝叶斯网络技术,构建企业内部的地理信息服务整合框架,基本实现了企业所面临的地理信息服 务与业务逻辑进行无缝整合的要求。完成的主要工作有: 1、提出了建立企业地

16、理信息服务库,实现与企业业务流程逻辑的无缝整合的解决方案。 数字烟草项目在原有业务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整合的过程中,提出融为一体、无缝整合的目标,因此本文作者在设计之初,就决定采用地理信息服务的 方式,来整合地理信息服务。本文作者在项目实践中,以ESRI公司的ArcGIS Engine和ArcIMS软件为基础,建立了企业业务流程中所需求的包括地理地图 服务、地理数据服务、地理编码服务和地理处理服务等完整的地理信息服务库,很好的满足了项目提出的地理信息无缝整合到业务流程中的需求。2、建立了地理信息服务的OWL-S本体。 由于企业在调用地理信息处理的过程中,经常会需要组合不同的包括地理信息服务和普通Web服务在内的各种服务来形成服务链,已完成某项复杂的业 务流程,因此需要考虑到服务自动组合的需求,因此本文作者在实践中采用OWL-S服务本体描述语言建立了地理信息服务的语义描述。为实现地理信息服 务的自动组合打下良好的基础。 3、建立了地理本体、地理信息服务质量和地理信息服务的贝叶斯网络推理框架。 烟草企业采用了农业、国土和水利等多个行业的分类体系,形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