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中国结 5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30389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中国结 5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中国结 5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中国结 5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中国结 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中国结 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三 单元 课题:中国结中国结 课时:第 1 课时 内内 容容中国结中国结1、会认 19 个生字,理解“杰作” 、 “受宠” 、 “巧夺天工” 、 “叹为 观止” 、 “图腾” 、 “憧憬”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知 识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中国结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了解中国结外形变化无穷,寓意丰富的特 点,体会作者对中国结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教 学学 目目 标标情 感 目 标激发学生关注中国民间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 自豪感。 重难重难 点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结外形变化无穷,寓意丰富的特点,体会作 者对中国结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方法方法合作探究课课 前前 准准 备备1.课件 2.生字卡片一、谈话导课一、谈话导课教师出示一根编中国结的红丝线,同学们这是什么?教师出示一个中国结,这又是什么呢?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吗?教师总结:“这跟绳子扯的再远,也离不开这个“头”这就形成了这个“中国结” 。板书课题:中国结二、整体认读了解课文内容内容。二、整体认读了解课文内容内容。1、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解决课文中新的生字朋友。2、思考:课文中写的中国结都在什么地方出现?三、细读课文,交流品读。三、细读课文,交流品读。(一)1.默读二、三段,思考: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2.让学生展开想象除了书

3、上的这些描写你还能想到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通过学生的相互补充达到完美的境界。3.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人民喜欢中国结,在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画下来,全班互相交流。指名读一读画出的语句。4.指导朗读,通过个别的词语体会中国结的意义,应该读的速度快一点,声音响亮。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上下理解。过渡:中国结不仅代表着你们说的意义?它还代表着中国心,饱含这中国情(二)自由读第四自然段1.读完后集体交流你是怎样理解文章中所说的头的。2.中国结中寄托着所有华夏子孙的浓浓深情,有一种怎样的感情?课文中那些词语表达这种情感?3.通过课文的分析让学生试着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四、总结:四、总结:根据板书,由学生总结

4、从课文中学到了写什么?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介绍了中国结受欢迎的原因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通过课文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五、作业:五、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板书设计: 中国结一根红绳三缠两绕编织万千祝福蕴涵悠悠古韵课后教学反思课后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我把重点放在把握顺序、理清思路。把握住文章的顺序,不难发 现,文章是由中国结形式上的浅层次含义逐步推进到形式上深层次含义的过程, 是由一种中国人内心对生活的美好祝福、美好憧憬向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对祖国 故土,不离不弃、心心相连的爱国主义情感的高度发展。第 三 单元 课题:中国结中国结 课时:第 2 课时 内内 容容中国结中国结1、会认 19 个生

5、字,理解“杰作” 、 “受宠” 、 “巧夺天工” 、 “叹为观止” 、 “图腾” 、 “憧憬”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教 学学 目目知 识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中国结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了解中国结外形变化无穷,寓意丰 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中国结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标标情感 目标激发学生关注中国民间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 族自豪感。重难重难 点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结外形变化无穷,寓意丰富的特点,体 会作者对中国结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 感方法方法合作探究课课 前前 准准 备备1.课件 2.生字卡片一、导入揭题

6、一、导入揭题1、你喜欢的中国结,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你都见 过什么样的中国结?2、我们继续来感受文章中给我们怎样来解释中国结的板书课文标题播放课文录音。 二、重新认识全文二、重新认识全文1、速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用笔画下来。 2、你能读出自己喜欢的语气吗?3、小组研究:它包含了什么样的民族感情?4、反复阅读第 5 自然段,然后把这个课文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 述出来的秘诀 三、总结全文三、总结全文1再读全文:跟着课文录音轻声读课文。2纵观全文,说一说:中国结代表了什么?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二句话说 出来。 四、学习本课的生字词四、学习本课的生字词1、学习生词A、

7、本课中你还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B、集体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叹为观止 憧憬2、学习写本课生字。A、出示生字“宠 饰 颈 侨 憧 憬 乞” 。B、读字组词。观察字形,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C、认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模仿写。D、写完后在班里展示写的好的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 五、课堂小结五、课堂小结对于本节课你想说点什么? 课后教学反思课后教学反思 第一,文章的写作结构是写法的指导;第二,工具性的体现,学生发言依据 文中词句,随时板书;第三部分为人文性体现,点明中国结特点以及蕴含深意。 如此板书既渗透文化知识的学习,又不失对文章内涵的掌握,可以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文章。我认为本节课比第一节成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