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矿井粉尘防治复习资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29730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原理工大学矿井粉尘防治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太原理工大学矿井粉尘防治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太原理工大学矿井粉尘防治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太原理工大学矿井粉尘防治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太原理工大学矿井粉尘防治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原理工大学矿井粉尘防治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原理工大学矿井粉尘防治复习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0. 尘肺病发病机理: (1)在上呼吸道的咽喉、气管内,含尘气流由于沿程的惯性碰撞作用使大于 10 微米的尘粒首先沉降在其内。经过鼻腔和气管粘膜分泌物粘结后形成痰排出体外。(2)在上呼吸道的较大支气管内,通过惯性碰撞及少量的重力沉降作用,使 5 到 10 微米的尘粒沉积下来,经气管、支气管的上皮的纤毛运动,咳嗽随痰排出体外。(3)在下呼吸道的细小支气管内, 由于支气管分支增多,气流速度减慢, 使部分 2 到 5 微米的尘粒依靠重力沉降作用沉积下来,通过纤毛运动排出体外。 (4)粒度 2 微米左右的粉尘进入呼吸性支气管和肺后, 一部分可和呼气排出体外;另一部分沉积在肺泡壁上或进入肺内,残留

2、在肺内的粉尘仅占总吸入量的1% 到 2% 以下。残留在肺内的尘粒可杀死肺泡,使肺泡组织形成纤维病变出现网眼,逐步失去弹性而硬化,无法担负呼吸作用,使肺功能受到损害,降低了人体抵抗能力,并容易诱发其他疾病,如肺结核等。 在发病过程中, 由于游离的二氧化硅表面活性很强,加速了肺泡组织的死亡。1. 粉尘:是指能够较长时间呈悬浮状态存在于空气中的固体微小颗粒2. 生产性粉尘: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并形成的,能够较长时间呈悬浮状态存在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3. 矿尘:指在采矿过程中所产生的细小矿物颗粒,是煤矿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煤尘、岩尘和其他有毒有害粉尘的总称。4. 煤尘:一般指粒径在0.751mm以下

3、的煤炭微粒5. 岩尘:一般指粒径在1045m以下的岩粉尘粒6. 产生矿尘的工序: (1)各类钻眼作业(2)炸药爆破( 3)采煤机割煤、装煤和掘进机掘进(4)采场支护、顶板冒落和冲击地压(5)各类巷道支护,特别是锚喷支护(6)各种方式的装载、运输、转载、卸载和提升(7) 通风安全设施的构筑等7. 矿尘生成量的影响因素:(1)地质构造及煤层赋存条件(2)煤岩的物理性质( 3)环境的温度和湿度(4)采煤方法(5)产尘点的通风状况(6)采掘机械化程度和生产强度8. 矿尘尘源分布:采煤工作面产尘量占 45%80%,掘进工作面产尘量占20%38% ,锚喷作业点产尘量占 10%15% ,运输通风巷道产尘量占

4、 5%10% ,其他作业地点占2%5% 9. 矿尘分类:(1)按矿尘粒径划分粗尘:粒径大于40m ,在空气中极易沉降。细尘:粒径为1040m ,肉眼可以看到,在静止空气中作加速沉降运动微尘:粒径为0.2510m ,用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在静止空气中作等速沉降运动超微尘:粒径小于 0.25 m ,要用电子显微镜才可以看到,在空气中作扩散运动。( 2)按矿尘成因划分:原生矿尘:在开采之前因地质运动和地质变化等原因而生成的矿尘。次生矿尘: 在采掘、装载、 转运等生产过程中 , 因破碎煤岩而产生的矿尘。(3)按矿尘的存在状态划分:浮游矿尘:悬浮于矿井空气中的矿尘,简称浮尘。 沉积矿尘: 从矿井中沉降下

5、来的矿尘, 简称落尘 ( 4)按矿尘的粒径组成范围划分:全尘(总粉尘):粉尘采样时获得的包括各种粒径在内达到矿尘的总和。 呼吸性粉尘:主要指粒径在5m以下的微细尘粒 (5)按矿尘中游离的SiO2含量划分:硅尘:游离SiO2 含量在 10% 以上的矿尘。非硅尘:游离SiO2含量在 10% 以下的矿尘。(6)按矿尘有无爆炸性划分:有爆炸性煤尘无爆炸性煤尘惰性粉尘:能够减弱和阻止有爆炸性粉尘爆炸的粉尘10. 矿尘浓度:单位体积矿井空气中所含悬浮粉尘量11. 矿尘浓度的表示方法: (1)质量法: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浮尘的毫克数。(2)计数法:每立方厘米空气中所含浮尘的颗粒数12. 产尘强度:指生产过程中

6、,采落煤中所含的粉尘量。13. 相对产尘强度:指每采掘1t 或 1m3 矿岩所含的矿尘量14. 矿尘沉积量:单位时间内在巷道表面单位面积上所沉积的矿尘量15. 矿尘的危害( 1)污染工作场所,危害人体健康,引起职业病。(2)矿尘危害的另一个表现是燃烧和爆炸。 (3)除此之外,矿尘能加速机械的磨损,减少精密仪表的使用时间(4)能降低工作场所的能见度,使工伤事故增多16. 矿尘中游离的SiO 含量2: 矿尘中的Si 游离 O2含量是危害人体的决定因素,其含量越高,危害越大。游离的SiO2是许多矿业的组成部分,如页岩、砂岩、砾岩和石灰岩等中游离的SiO2含量通常在20%50% 之间,煤尘中含量一般不

7、超过5% 17. 矿尘的真密度:排除矿尘间空隙以纯矿尘体积计量的密度。18. 堆积密度:用包括矿尘间空隙在内的体积计量的密度19. 矿尘的真密度是一定的,而堆积密度则与堆积状态有关,其值小于真密度20. 矿尘的比重:是指粉尘的质量与同体积标准物质的质量之比21. 矿尘的粒度:是指矿尘颗粒的平均直径22. 矿尘的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矿尘的总表面积23. 矿尘的比表面积与粒度成反比,粒度越小,比表面积越大,这两个指标都可以用来衡量矿尘颗粒的大小24. 矿尘的分散度:是指矿尘整体组成中各种粒级尘粒所占的百分比25. 矿尘分散度的两种表示方法:( 1)质量百分比:各粒级尘粒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称为

8、质量分散度。 (2)数量百分比: 各粒级尘粒的颗粒数占总颗粒数的百分比称为数量百分比26. 矿尘分散度的重要意义:矿尘分散度是衡量矿尘颗粒大小组成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研究矿尘性质与危害的一个重要参数(1)矿尘的分散度直接影响着它的比表面积的大小,矿尘分散度越高,其比表面积越大,矿尘的溶解性、化学活性和吸附能力等也愈强(2)矿尘分散度对尘粒的沉降速度有显著的影响( 3)矿尘分散度对尘粒在呼吸道中的阻留有直接影响。综上所述,矿尘分散度愈高,危害性愈大,而且愈难捕捉。27. 矿尘的性质: ( 1)矿尘的湿润性:指矿尘与液体的亲和能力。容易被水湿润的矿尘称为亲水性矿尘,不容易被水湿润的矿尘称为疏水性矿尘

9、(2)矿尘的荷电性:悬浮于空气中的尘粒, 因空气的电离作用和尘粒之间或尘粒与其他物体碰撞、摩擦、吸附而带有荷电。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带负电荷( 3)矿尘的光学特征:包括对光的反射、吸收和透光强度等特征( 4)矿尘的燃烧性和爆炸性有些矿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在高温热源的作用下,能发生燃烧和爆炸。28. 煤尘爆炸的机理: (1)煤本身是可燃物质,当煤炭被破碎成微细的煤尘后,总表面积显著增加,吸氧和被氧化的能力大大增强,一旦遇见火源, 氧化过程迅速展开。 (2)当温度达到 300400时,煤的干流现象急剧增强,放出大量的可燃性气体。(3)形成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 在高温的作用下吸收能量,发生了

10、尘粒的闪燃。(4)闪燃所形成的热量传递给周围的尘粒, 并使之参与链反应,反应速度急剧增加,导致燃烧过程急剧地循环进行。当燃烧不断加剧使火焰速度达到每秒百米后,煤尘的燃烧便在一定临界条件下跳跃式地转变为爆炸。 从燃烧转变为爆炸的必要条件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必须超过热传导和辐射所造成的热损失。29. 煤尘爆炸的特征: (1)形成高温、高压、冲击波。(2)煤尘爆炸具有连续性。(3)煤尘爆炸的感应期,即煤尘受热分解产生足够数量的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所需的时间,一般为40280ms。 ( 4)挥发分减少或形成“粘焦”。 (5)产生大量的CO 。30. 煤尘爆炸的条件: (1)煤尘的爆炸性:是指悬浮在空气中

11、的微细(0.751mm )的煤粒,在着火火源的作用下参与爆炸的性能。( 2)悬浮煤尘的浓度:煤尘爆炸的下限浓度为3050g/m3,上限浓度为10002000g/m3,其中爆炸力最强的浓度范围为300500g/m.3(3) 引爆煤尘的高温热源:我国煤尘爆炸的引爆温度在6101050之间,一般为 700800 。煤尘爆炸最小点火能为4.140MI 。31. 煤尘爆炸与瓦斯爆炸的区别:煤尘爆炸比瓦斯爆炸复杂。煤尘与瓦斯在参与爆炸时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1)存在状态不同。矿井巷道中的瓦斯通常完全混合与空气中;而煤尘有浮尘和落尘之分。 (2)发现的难易程度不同。瓦斯在巷道中的浓度在比它的爆炸下限浓度

12、低几倍时就能发现,而落尘厚度小于1mm 时很难判断其是否具有爆炸的危险性。(3)爆炸倾向性不同。 矿井瓦斯的燃烧性与爆炸性在所有的瓦斯矿井内实际上都是相同的,而煤尘的爆炸倾向程度各矿不尽一致。( 4)荷电性不同:尘云很容易带有静电荷,而瓦斯则不具有这种特性。 (5)产生 CO量多少不同。瓦斯爆炸时,若氧气不足,则产生少量CO ;而煤尘爆炸时由于部分煤尘被焦炭化可产生大量极毒的CO 32. 影响煤尘爆炸的因素: (1)煤的挥发分:煤尘的可燃挥发分含量越高,其爆炸性就越强。(2)煤的灰分和水分:灰分是不可燃物质,能吸收热量,阻挡热辐射,破坏链反应,降低煤尘的爆炸性。 (3)煤尘的粒度:粒度对爆炸性

13、的影响极大。粒径在 1mm以下的煤尘粒子都可能参与爆炸,而且爆炸的危险性随粒度的减小而迅速增加。(4)空气中瓦斯浓度(5)空气中氧的含量(6)引爆热源33. 尘肺病:是指工人长期大量吸入作业环境中悬浮粉尘而引起的肺部组织纤维性病变的总称。34. 尘肺病的分类:(1)硅肺病: 由于吸入含游离SiO2含量较高的岩尘而引起的尘肺病。( 2)煤硅肺病:由于同时吸入煤尘和含游离SiO2的岩尘所引起的尘肺病。(3)煤肺病:由于大量吸入煤尘而引起的尘肺病多属煤肺病。以硅肺病的危害性最大,发病期短,发病率高,病情发展快,久治不愈。35. 尘肺病的发病症状:第一期:重体力劳动时,呼吸困难、胸痛、轻度干咳;第二期

14、:中等体力劳动或正常工作时,感觉呼吸困难、胸痛、干咳或带痰咳嗽;第三期:做一般工作甚至休息时,也感到呼吸困难、胸痛,连续带痰咳嗽,甚至咳血和行动困难。36. 影响尘肺病的发病因素:(1)矿尘的成分。能够引起肺部纤维病变的矿尘,多半含有游离 SiO2,其含量越高,病变进展程度越快(2)矿尘粒度及分散度。 (3)矿尘浓度和接尘时间:矿尘浓度越大,越易患病。接触粉尘作业的时间越长,越易发病。(4)矿尘的形状和硬度( 5)个体方面的因素:人的机体条件,对尘肺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37. 预防尘肺病的措施:风、水、密、护、革、管、教、查。风是通风除尘,水是湿式作业,密是密闭尘源和抽尘净化。护是个体

15、防护。革是改革生产技术和工艺,减少产尘强度。管是加强技术与组织管理工作。教是宣传教育工作。查是测尘和健康检查工作第二章综合防尘技术1. 什么叫通风除尘?通风除尘是稀释和排出作业地点悬浮粉尘,防止其过量积聚的有效措施。2. 通风除尘常用方法:控制矿尘在井巷空气中沉降、扩散和随同风流一起流动3. 什么叫湿式除尘?湿式除尘是利用水或其他液体,使之与尘粒相接触而捕集矿尘的方法。4. 湿式除尘常用方法:洒水降尘,喷雾洒水5. 什么叫密闭抽尘?密闭抽尘是把局部产尘地点首先密闭起来,防止矿尘飞扬扩散,然后再将矿尘抽到集尘器内,含尘空气通过集尘器将尘粒阻留,使空气净化。6. 密闭抽尘常用方法:孔口捕尘和孔底捕

16、尘7. 什么叫净化风流?净化风流是使井巷中含尘的空气通过一定的设施或设备,将矿尘捕获净化风流的措施。8. 净化风流常用方法:水幕净化风流和除尘器(机械除尘器,过滤除尘器,电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净化风流9. 为什么要采取个体防护?井下各生产环节采取防除尘措施后,仍有少量微细矿尘悬浮于空气中, 甚至个别地点不能达到卫生标准,所以加强个体防护是综合防尘措施的一个重要方面。10. 个体防护措施有哪些?防尘口罩(简单式,复式),防尘安全帽(头盔) , AYH 系列压风呼吸器11. 其他防尘措施有哪些?磁化水防尘,水中添加湿润剂除尘,泡沫除尘,荷电水雾降尘第三章煤体防尘注水1. 煤层注水为什么能减尘?答:通过钻孔注入压力水,使其渗入煤体内部,增加煤的水分,从而减少煤层开采过程中的产尘量。(1)煤体内的裂隙中存在着原生煤尘,水进入后, 可将原生煤尘湿润并粘结,使其在破碎时失去飞扬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消除这一尘源。(2)水进入煤体内部,并使之均匀湿润。当煤体在开采中受到破碎时,绝大多数破碎面均有水存在,从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